
0人評分過此書
賓主章法析論
「章法」乃謀篇布局的方法,本書即針對其中「賓主」一法,以文學作品為經,結構分析為緯,分就八章,論述其理論、心理基礎、結構類型與美感效果。而其中「賓主法的結構類型」一章,特別分「全主」、「全賓」、「先賓後主」、「賓主相間」、「賓主呈層級」等六種類型,並舉目前高中、國中的國文課文為例,進行分析闡釋,以呈現「賓主」章法之特色。
- 陳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旨趣
-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論文架構
-
-
第二章 賓主法理論概述
-
第一節 賓主法的一般理論
-
一、散文方面
-
二、古典詩詞方面
-
三、小說方面
-
四、戲劇方面
-
五、繪畫方面
-
六、書法藝術方面
-
第二節 賓主法中的「四賓主」理論
-
第三節 賓主法的襯托理論
-
第四節 賓主法的別名異稱
-
一、有將賓稱為「旁影」、「陪客」者
-
二、有將賓主稱「客」「主」者
-
三、有將賓主間「烘襯」之關係以別名稱之者
-
四、有將賓主法視為「譬喻格」者
-
五、有將賓主法視為「引用格」者
-
六、有將賓主法稱「主伴變幻」法者
-
第五節 與賓主法相關的寫作技法
-
-
第三章 賓主法的心理基礎
-
第一節 「全賓」結構的心理基礎
-
一、言意系統的局限性
-
二、溫婉蘊藉的創作旨趣
-
三、傳統鑑賞理論的影響
-
四、儒道思想的薰陶
-
五、美感的騰飛反映
-
六、審美移情
-
七、審美投射
-
第二節 「賓主兼具」結構的心理基礎
-
一、審美對立原則
-
二、審美聯想
-
三、美感的鏈式反映
-
四、美感情緒的雙邊跳躍
-
-
第四章 賓主法的結構類型(上)
-
第一節 「全主」的結構
-
一、古代散文
-
二、古代韻文
-
三、現代散文
-
四、現代詩
-
第二節 「全賓」的結構
-
一、古代散文
-
二、古代韻文
-
三、現代散文
-
四、現代詩
-
第三節 「先賓後主」的結構
-
一、古代散文
-
二、古代韻文
-
三、現代散文
-
四、現代詩
-
-
第五章 賓主法的結構類型(下)
-
第一節 「先主後賓」的結構
-
一、古代散文
-
二、古代韻文
-
第二節 「賓主相間」的結構
-
一、古代散文
-
二、古代韻文
-
三、現代散文
-
四、現代詩
-
第三節 「賓主呈層級」的結構
-
一、古代散文
-
二、古代韻文
-
三、現代詩
-
-
第六章 賓主法的美感效果
-
第一節 形式結構美
-
一、繁多的統一
-
二、調和美
-
三、對比美
-
第二節 內容意涵美
-
一、婉曲蘊藉的含蓄美
-
二、托義於物的象徵美
-
三、跌岩多姿的變化美
-
-
第七章 賓主法與其他修辭格、章法的比較
-
第一節 賓主法與譬喻格的異同
-
一、就客觀基礎而言
-
二、就心理基礎而言
-
三、就適用對象、運用範圍而言
-
四、就表達的思想意涵而言
-
五、就形式結構特徵而言
-
第二節 賓主法與映襯格的異同
-
一、就客觀基礎而言
-
二、就心理基礎而言
-
三、就適用對象、運用範圍而言
-
四、就表達的思想意涵而言
-
五、就形式結構特徵而言
-
第三節 賓主法與引用格的異同
-
一、就心理基礎而言
-
二、就表達的思想意涵而言
-
三、就形式結構特徵而言
-
第四節 賓主法與正反法的異同
-
一、就客觀基礎而言
-
二、就心理基礎而言
-
三、就適用對象、運用範圍而言
-
四、就表達的思想意涵而言
-
五、就形式結構特徵而言
-
第五節 賓主法與興法的異同
-
- 第八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