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
本書以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九九年間的台灣通俗小說為研究對象,以估定通俗文學的屬性與價值為目的,因而全書之撰寫以文學社會學的角度為主線,對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作了一外緣性的研究。同時也將文學社會學以外的其它視角收攝於此主線之中,內容兼顧社會言情、武俠、科幻、歷史、推理、鄉野傳奇等各類通俗小說在台灣通俗小說史上之發展現象,為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理出了一條清晰的脈絡,可說彌補了多年來台灣文學史獨缺通俗小說的憾事。
- 前言
-
第一章 台灣通俗小說之界定及流變
-
第一節 台灣通俗小說之界定
-
第二節 台灣通俗小說之流變
-
-
第二章 貼近現實世界的台灣社會言情小說
-
第一節 從「才子佳人」到「都會男女」-台灣社會言情小說的走向
-
第二節 社會言情小說的敘事模式
-
第三節 社會言情小說的深層意涵
-
-
第三章 出入傳統的台灣新武俠小說
-
第一節 從香港到台灣-台灣新武俠小說的發展
-
第二節 武俠小說中的「武、俠、情、仇」模式
-
第三節 武俠小說蘊含的傳統精神
-
第四節 虛擬傳統中的現代因素
-
-
第四章 探索人類前景的台灣科幻小說
-
第一節 從翻譯到創作-台灣科幻小說的歷史
-
第二節 科幻小說的科學性
-
第三節 科幻世界的現代啟示
-
-
第五章 借古鑑今的台灣歷史小說
-
第一節 從古代到現代-台灣歷史小說的源流
-
第二節 歷史的真實與小說的虛構
-
第三節 歷史小說的借鑑功能
-
-
第六章 台灣推理小說和鄉野種傳奇之性質與發展
-
第一節 推理小說的界定和發展
-
第二節 鄉野傳奇的發展和侷限
-
-
第七章 台灣通俗小說之社會性
-
第一節 通俗小說和作者、讀者的關係
-
第二節 出版商和書商的角色定位
-
第三節 通俗小說和電影媒體的互動關係
-
第四節 通俗小說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史意義
-
- 第八章 通俗小說之木釆展望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