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
兩漢以來的騷體,是承續屈原、宋玉作品遺緒而發展出來的新文體,本書的特色,在對屈原、宋玉文學作品的研究基礎上,探討從兩漢到唐騷體文學的發展與衍變,主要針對屈、宋作品的形式、題材、意象及其影響,整理出騷體一系文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一方面考察騷體的淵源及其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更進一步肯定騷體獨特的文學價值。
- 李序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壹 研究動機
-
貳 研究面向
-
-
第二章 騷體名實論
-
第一節 騷名辨析
-
壹 楚辭
-
貳 屈賦
-
參 騷
-
第二節 騷體淵源與定型
-
壹 先秦楚歌
-
貳 屈宋作品
-
小結
-
-
第三章 屈宋騷體形式之發展與衍變
-
第一節 兮字
-
壹 上句句末用「兮」
-
貳 句中用「兮」
-
參 下句句末用「兮」
-
第二節 些、只、羌等楚語的變化
-
壹「只」字
-
貳「些」字
-
參「羌」字
-
第三節 亂辭淵源與流變
-
壹 「亂辭」淵源
-
貳 屈宋作品中的「亂辭」
-
參 「亂辭」發展與變化
-
小結
-
-
第四章 屈宋作品意象之發展與衍變
-
第一節 美人意象
-
壹 傳統美人之比興思維
-
貳 屈宋作品的美人意象
-
參 美人意象的流變
-
第二節 香草意象
-
壹 屈宋作品的香草意象
-
貳 香草意象的流變
-
第三節 禽鳥意象
-
壹 屈宋作品的禽鳥意象
-
貳 禽鳥意象的流變
-
小結
-
-
第五章 屈宋作品題材之發展與衍變
-
第一節 神女題材的發展與衍變
-
壹 屈原建立美善的傳統
-
貳 宋玉的繼承與拓新
-
參 從漢到唐的發展與衍變
-
第二節 悲秋題材的發展與衍變
-
壹 屈原建立浪漫的傳統
-
貳 宋玉抒情的延續
-
參 從漢到唐的發展與衍變
-
第三節 遊仙題材的發展與衍變
-
壹 屈原創遊仙文學之先
-
貳 宋玉的超越與脫離
-
參 從漢到唐的發展與衍變
-
第四節 不遇題材的發展與衍變
-
壹 屈原的不遇情結
-
貳 宋玉延續抒情與諷諭傳統
-
參 從漢到唐的發展與衍變
-
第五節 紀行題材的發展與衍變
-
壹 屈原紀行賦的特色
-
貳 從漢到唐的發展與衍變
-
小結
-
-
第六章 屈宋騷體文學影響
-
第一節 三言與樂府
-
壹 三言詩
-
貳 樂府詩
-
第二節 七言詩
-
第三節 組詩
-
第四節 以「九」名篇
-
壹 命題
-
貳 屈宋以「九」名篇之作品
-
參 漢代以降以「九」名篇之作
-
第五節 漢賦
-
壹 文人擬騷作品
-
貳 系詩
-
參 序與亂
-
肆 主客問答與韻散結合
-
第六節 駢文
-
壹 駢麗
-
貳 對偶
-
參 四六言句
-
第七節 敘事詩
-
第八節 詠物詩賦
-
壹 詠物之起源
-
貳 詠物濫觴
-
參 屈原詠物創作的藝術與成就
-
肆 宋玉的繼承與突破
-
伍 漢代以來騷體詠物的繼承與發展
-
小結
-
- 第七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