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依次簡明論述天台學的思想淵源、歷史發展、判教觀點、基本概念、主要義理、修證途徑、涵融綜攝,書末另附五篇天台學名著選讀、〈天台宗的觀心論〉,以及〈從智圓思想看佛法與儒學之交涉〉等論文,從而建構具有教相與觀行的天台學說體系。每章後附有關鍵詞彙、評量題目,以利讀者掌握本書的內容,並且增加學習的成效。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天台學與龍樹思想
-
第二節 天台學與三論宗
-
第三節 天台止觀與達摩禪法
-
-
第二章 《法華經》的譯本、內容、特色與影響
-
第一節 《法華經》的版本與譯本
-
第二節 《法華經》各品大意
-
第三節 《法華經》的主要特色
-
第四節 《法華經》的重大影響
-
-
第三章 天台宗的歷史發展
-
第一節 隋唐時期天台宗的開展
-
第二節 趙宋以還天台宗的流布
-
第三節 近代以來天台宗的傳衍
-
-
第四章 天台學的判教觀點
-
第一節 判教的意義
-
第二節 南三北七的判釋
-
第三節 五時八教的判釋
-
-
第五章 天台學的基本概念
-
第一節 教相
-
第二節 觀心
-
第三節 教觀
-
第四節 實相
-
第五節 三智
-
第六節 三惑
-
第七節 四諦四教
-
第八節 四教十二因緣
-
第九節 開權顯實
-
第十節 會三歸一
-
第十一節 六即說
-
第十二節 四悉檀
-
-
第六章 天台學的主要義理
-
第一節 如來藏緣起
-
第二節 萬法互攝
-
第三節 一心三觀
-
第四節 三諦圓融
-
第五節 十如是
-
第六節 十界互具
-
第七節 一念三千
-
第八節 性具善惡
-
第九節 無情有性
-
第十節 色具三千
-
第十一節 別理隨緣
-
第十二節 理毒性惡
-
-
第七章 天台學的修證途徑
-
第一節 止觀並重
-
第二節 三種止觀
-
第三節 三止三觀
-
第四節 四種三昧
-
第五節 二十五方便
-
第六節 十乘觀法
-
第七節 止觀十境
-
-
第八章 天台學的涵融綜攝
-
第一節 智圓的會通儒佛
-
第二節 宗曉的台淨合匯
-
第三節 傳燈的弘揚淨土
-
第四節 智旭的融攝台淨
-
第五節 諦閑的台淨並修
-
-
附錄一 天台學名著選讀
-
一、《摩訶止觀》(節選)
-
二、《始終心要》
-
三、《金剛錍》(節選)
-
四、《天台傳佛心印記》(節選)
-
五、《性善惡論》(節選)
-
-
附錄二 天台宗的觀心論
-
一、前言
-
二、慧文、慧思的觀心論
-
三、智顗、湛然的觀心論
-
四、真心觀與妄心觀之諍
-
五、結論
-
-
附錄三 從智圓思想看佛法與儒學之交涉
-
一、前言
-
二、生平
-
三、著述
-
四、思想背景
-
五、思想淵源
-
六、思想特色
-
七、結語
-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