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進階/全文搜尋
IP : 216.73.216.52
會員登入
語系選單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切換外文館
全館分類
圖書分類
學科分類
商管‧財經
管理‧領導
廣告‧行銷
傳記
工作‧職場
投資理財
電子商務
溝通‧談判
創業
經濟
會計‧統計
貿易
財務‧金融
企業經營
產業調查報告
多媒體電子書
語言學習
童書
其他
文學‧小說
華文現代文學
中國古典文學
中文文學評論
日本文學
英美文學
世界文學
外國文學評論
大眾讀物
推理/驚悚小說
科幻/奇幻小說
武俠/歷史小說
言情小說
青少年文學
其他
設計‧藝術
工業設計
建築
室內設計
視覺設計
攝影
電影
音樂
表演藝術
美術
工藝
其他
生活
飲食文化
食譜
生活保健
運動
園藝/寵物
旅遊
命理/占卜
兩性
勵志
時尚風潮
收藏
手作/DIY
筆記書
其他休閒娛樂
圖文‧漫畫
漫畫
繪本/插畫
其他
科普
綜合科普
天文、地球科學
數/理/化學
動物/植物/生物
參考書
科學史/傳記
環保
人文
中國/臺灣歷史
世界史
哲學
文化研究
語言學
宗教研究
性別研究
圖書資訊學
其他
社科
考古/人類學
社會學
教育學
傳播學
政治學
法律學
區域研究/地理
軍事
其他
親子‧童書
親子教育
兒童繪本
教材
語言學習
嬰幼兒書
學齡前幼兒
兒童文學
知識類
其他
語言
字典
語言工具書
中文
英文
英文檢定/托福
日文
日文檢定
法文
德文
西班牙文
其他語文
電腦
數位生活
網頁設計
數位攝影
影音多媒體
3D/CAD/CAM
行動裝置開發
資料庫
資訊總論
硬體組裝
網路技術
工具軟體
作業系統
程式語言
影像繪圖排版
文書處理軟體
技能檢定測驗
其他
考用‧參考書
國考用書
留學考試
升大專考試用書
國中基測
小學參考書
其他升學考試
升學考試
其他各類考用書
理工農醫
心理學
生物‧生化科學
農漁畜牧
藥學
中醫
醫學用書
工程技術
其他
學術書
文學院
外語學院
社會科學院
傳播暨藝術學院
理學院
管理學院
法學院
工學院
電機資訊學院
生命科學暨獸醫學院
醫學院
政府出版品
國家內政
國防、外交與國際事務
司法、法律事務
地方、縣市行政與觀光
族群、文化與藝術
財政經濟
交通與建設工程
農業、生態與環保
衛生與醫療
勞工事務與社會福利
綜合行政
單位自行出版品
美和瑞昌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健行科大出版品
臺北科技大學推廣出版品
高苑科技大學出版品
明台高級中學出版品
向下捲動瀏覽更多
總類
特藏
目錄學;文獻學
圖書資訊學;檔案學
國學
普通類書;普通百科全書
連續性出版品;期刊
普通會社;博物館學
普通論叢
普通叢書
群經
哲學類
哲學總論
思想;學術
中國哲學
東方哲學
西洋哲學
邏輯學
形上學
心理學
美學
倫理學
宗教類
宗教總論
宗教學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猶太教
其他宗教
神話
術數;迷信
科學類
科學總論
數學
天文學
物理學
化學
地球科學;地質學
生物科學
植物學
動物學
人類學
應用科學類
應用科學總論
醫藥
家政
農業
工程
礦冶
化學工程
製造
商業:各種營業
商業:經營學
社會科學類
社會科學總論
統計
教育
禮俗
社會學
經濟
財政
政治
法律
軍事
中國史地
史地總論
中國通史
中國斷代史
中國文化史
中國外交史
中國史料
中國地理
中國地方志
中國地理類志
世界史地
世界史地
海洋志
亞洲史地
歐洲史地
美洲史地
非洲史地
大洋洲史地
傳記
文物考古
語言文學類
語言學總論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總集
中國文學別集
中國各種文學
東方文學
西洋文學
其他各國文學
新聞學
藝術類
藝術總論
音樂
建築藝術
雕塑
繪畫;書法
攝影;電腦藝術
應用美術
技藝
戲劇
遊藝及休閒活動
向下捲動瀏覽更多
特色書系
獨家推薦
有聲書
簡體書
套書
獨家推薦
看更多
PDF
0
2025
任修女的人格養成講堂(3):情緒奏鳴曲-成人心理.情緒與健康指標
PDF
0
2025
相宗八要直解
PDF
0
2025
八德集義(下)
PDF
0
2025
工業安全衛生月刊NO.432
PDF
0
2025
八風吹不動:安身立命的智慧
有聲書
看更多
PDF
0
2025
學習力開外掛:精準學習!學霸都在用的41項法則,打造高效率讀書心法【純有聲】
PDF
0
2025
洛克斐勒父子真實的信件往來,不是只有給兒子的三十八封信:投資策略×合約協議×專案研發,兩代間的接力,共創富可敵國的商業奇蹟【純有聲】
PDF
0
2025
餐廳點餐不用怕:菜單美食印尼語【有聲】
PDF
0
2025
生活技能一手握:必用APP印尼語【有聲】
PDF
0
2025
從鬼故事學閱讀:毛骨悚然印尼語【有聲】
簡體書
看更多
PDF
0
2025
自由之矩
EPUB
0
2025
今夜不关灯:恶鬼怪谈日本篇(2)
EPUB
0
2025
月光下,打勾勾
EPUB
0
2025
X-探险特工队. 万兽之王系列(3): 海洋争霸战-大白鲨VS旗鱼
EPUB
0
2025
吼!我们的友谊在成长
套書
看更多
PDF
0
系列書籍
2025
平凡無奇的每一天(2):貓咪與鄰居
PDF
0
系列書籍
2025
東萊博議(4)
PDF
0
系列書籍
2025
法苑珠林(上)
PDF
0
系列書籍
2025
法苑珠林(下)
EPUB
0
系列書籍
2025
魔法十年屋特別篇(3):呼風喚雨的天氣屋
主題書展
閱讀專欄
IP:216.73.216.52
切換外文館
最新消息
全館分類
圖書分類
商管‧財經
多媒體電子書
文學‧小說
設計‧藝術
生活
圖文‧漫畫
科普
人文
社科
親子‧童書
語言
電腦
考用‧參考書
理工農醫
學術書
政府出版品
單位自行出版品
學科分類
總類
哲學類
宗教類
科學類
應用科學類
社會科學類
中國史地
世界史地
語言文學類
藝術類
特色書系
獨家推薦
有聲書
簡體書
套書
主題書展
閱讀專欄
切換以下語系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登入
首頁
科普
詳目頁
我要寫評分/評論
0
人評分過此書
植物生理學
作者
:
柯勇 (編)
出版社
:
藝軒圖書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06
閱讀格式
:
PDF
書籍分類
:
科普
;
學術書
學科分類
:
科學類
ISBN
:
9576166039
QRCODE借書
推薦給圖書館
本館館藏
借閱
試閱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人
等待人數
0
人
借閱天數
14
天
線上看
0
人
丨
借閱中
0
人
已收藏
收藏
追蹤
分享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輸入單位名稱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波蘭)
Asian Collections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德國)
Berkeley (UCB)
Brisbane School of Theology(BST)
CMTS
Ca’Foscari University of Venice(義大利)
Cambridge University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泰國)
Colegio San Augustin Makati
Columbia University
Comenius University(斯洛伐克)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Duke University Libraries
GETS Theological Seminary 創欣神學院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Georgetown University
Ghent University(比利時)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宏恩基督教書院)
Gyeongsang National Univ.
HAS(匈牙利)
Harvard University
Harvest University
Heidelberg University(德國)
Institute de France(法國)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俄羅斯)
Jagiellonian University(波蘭)
Jeju National University 濟州大學
Jeonbuk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Kyoto University(日本)
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韓國)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L)
Leiden University
Library of Congress
Library of Congress of the Nation(阿根廷)
LibraryCEO
Logos Evangelical Seminary 美國正道神學院
MBTS 马来西亚浸信会神学院
MTR學習資源中心
Macao Polytechnic University-澳門理工大學
Masaryk University(捷克)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Melbourne School of Theology (MST)
Monash University
NLB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ational Library of Latvia(拉脫維亞)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国立大学
Nordic NIAS Counc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UCOP)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捷克)
Palacky University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San Francisco Public Librar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Singapore Bible College 新加坡神学院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 新加坡社科大学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Stanford University
Tallinn University(愛沙尼亞)
Tel Aviv University(以色列)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洲)
The Digital Theological Library(DTL)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恒生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Trier University
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
Tyndale University
UC Irvine(UCI)
UC San Diego
UC Santa Barbara(UCSB)
UC Santa Cruz(UCSC)
UC_Los Angeles
Universitaire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BULAC(法國)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拉曼大學
University Jean Moulin Lyon 3(法國)
University of Alberta Libraries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of Edinburgh-NL
University of Helsinki(芬蘭)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versity of Latvia(拉脫維亞)
University of Leipzig(德國)
University of Ljubljana(斯洛維尼亞)
University of London_SOAS
University of Malay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UNC)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Roland(匈牙利)
University of Rome La Sapienza(義大利)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Ho Chi Minh City(越南)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英國)
University of Tartu(愛沙尼亞)
University of Toronto East Asian Library
University of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Zurich, East Asian Institute
Utah State University
Vanderbilt University
Vilnius University(立陶宛)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Yale University
Yonsei University Library
三義高中
三軍總醫院(併)
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併)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併)
上騰工商
世界高中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世新大學
中國神學研究院(CGST)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中國科技大學
中央研究院
中央警察大學
中港高中
中正預校
中山醫學大學暨附設醫院
中山工商
中原大學
中信科技大學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中華大學
中華福音神學院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中臺神學院
中臺科技大學
五育高中
亚罗士打吉华独立中学
亚罗士打新民独中
亞洲餐旅學校
亞洲大學
亞東醫院
亞東科技大學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伯特利神學院
佛光大學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信義宗神學院(LTS)
修平科技大學
健行科技大學
僑光科技大學
僑泰高中
元智大學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光田綜合醫院
光復高中
內思高工
內灣國小
全誼資訊
六家高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北市教育局-成淵高中
北市教育局-木柵高工
北市教育局-萬芳高中
北市教育局-中正高中
北市教育局-永樂國小
北市教育局-政大附中
北市教育局-南門國中
北市教育局-瑠公國中
北市教育局-內湖高中
北市教育局-景美女中
北市教育局-松山家商
北市教育局-百齡高中
北市教育局-復興高中
北市教育局-仁愛國中
北市教育局-私立東山高中
北市教育局-私立喬治工商
北市教育局-私立泰北高中
北市教育局-士林國中
北市教育局-華江高中
北市教育局-延平國小
南強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南山高中
南開科技大學
南投縣立圖書館
南投高商
南亞技術學院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 SALEM-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
南榮科技大學(X)
南方大學學院
南華大學
南英商工
南臺科技大學
古晉一中
古来宽柔中学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
台灣武俠傳說(出版社)
台灣拿撒勒人會神學院
台鋼科技大學
吉蘭丹中華獨立中學
吉隆坡坤成中学
吉隆坡臺灣學校
君毅高中
吳鳳科技大學
和春技術學院(X)
和美高中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唯心聖教學院
嘉南藥理大學
嘉陽高中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嘉義市私立興華高中
嘉義市私立嘉華高中
嘉義縣立竹崎高中
嘉義高工
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諾撒聖家書院
國防醫學大學圖書館(含三總、北投、松山、澎湖)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_海外「臺灣漢學資源中心」(Chinese Studies Resources Center)
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_南大校區
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國立興大附中
國立興大附農
國立嘉義大學
國立嘉義女中
國立嘉義家職
國立嘉義高中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商水
國立民雄農工
國立北港農工
國立北港高中
國立北門農工
國立北門高中
國立土庫商工
國立大湖農工
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中興高中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
國立中科實驗高級中學
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恆春工商
國立虎尾農工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虎尾高中
國立屏北高中
國立屏東大學
國立屏東女中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國立屏東高中
國立屏東高工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中
國立內埔農工
國立潮州高中
國立聯合大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立彰化高商
國立東港海事學校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國立佳冬高農
國立空中大學
國立白河商工
國立陽明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國立陽明高中
國立西螺農工
國立羅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立羅東高中
國立玉井工商
國立後壁高中
國立澎湖海事學校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國立斗六家商
國立斗六高中
國立宜蘭大學
國立宜蘭高中
國立宜蘭高商
國立岡山農工
國立岡山高中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立溪湖高中
國立馬祖高級中學
國立馬公高中
國立新化高中
國立新化高工
國立新港藝術高中
國立新豐高中
國立新店高中
國立新營高中
國立新營高工
國立新竹高商
國立新竹高工
國立花蓮女中
國立花蓮高商
國立花蓮高農
國立花蓮高工
國立秀水高工
國立仁愛高農
國立苑裡高級中學
國立金門大學
國立金門高級中學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國立體育大學
國立旗山農工
國立旗美高中
國立苗栗農工
國立苗栗高中
國立苗栗高商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附屬餐旅高級中等學校
國立高雄大學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立關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國立關西高中
國立員林崇實高工
國立員林農工
國立員林家商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國立華南高商
國立華僑高中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立鳳山商工
國立鳳山高中
國立鳳新高中
國立竹北高中
國立竹南高中
國立竹山高中
國立竹東高中
國立基隆商工
國立基隆女中
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立臺中二中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國立臺中高工
國立臺南大學
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女中
國立臺南海事學校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國立臺南二中
國立臺南家齊高級中等學校
國立臺南高商
國立臺南高工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
國立臺東女中
國立臺東高中
國立臺東高商
國立曾文農工
國立曾文家商
國軍醫院聯合圖書館
國軍高雄總醫院(併)
國軍臺中總醫院(併)
國泰綜合醫院
國史館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
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埔里基督教醫院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
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
基隆市立暖暖高級中學
基隆培德工業家事高級中等學校
堵南國民小學
壢新醫院
大興高中
大同大學
大明高中
大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大千綜合醫院
大葉大學
大榮高中
大仁科技大學
天主教輔仁中學
天主教永年高中
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
天主教德光中學
天主教私立文興高級中學
安順三民獨中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宜蘭縣文化局
宜蘭縣立南澳高級中學
客家宣教神學院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實踐大學
寶安商會溫浩根小學
尊孔獨立中學
屏南社區大學_食農
屏東縣屏榮高中
屏東縣文化局
屏東縣私立陸興中學
屏東縣立東港高中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
屏東縣立枋寮高中
屏東寶建醫院
屏東基督教醫院
峇株華仁中學
崇真小學暨幼稚園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崑山科技大學
嶺南大學 Lingnan University
嶺東科技大學
巴生光華獨立中學
市立后綜高中
市立成德高中
市立大甲高工
市立香山高中
康橋國際學校
康寧大學
建國科技大學
建道神學院(ABS)
建臺高級中學
弘光科技大學
彰化縣草港國民小學
彰化縣湖埔社區大學_食農
彰化縣南州國民小學
彰化縣好修國民小學
彰化縣新港國民小學
彰化縣新庄國民小學
彰化縣立圖書館
彰化縣立文祥國民小學
彰化縣立原斗國民中學
彰化縣員東國民小學
彰化縣建新國民小學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秀傳醫療體系)
彰化藝術高中
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
彰基雲林分院
循人中學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德育學校財團法人德育護理健康學院
忠貞國民小學
怡保培南獨中
恆春鎮立圖書館
恆毅高中
慈濟大學
慈濟科技大學
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慶應義塾大学
成功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拔萃女書院
振興醫院
播道神學院(ES)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敏實科技大學
教育雲電子書
文化部
文化部API串接使用
文生高中
文藻外語大學
斗湖巴華中學
新樓醫院
新北市天主教聖心女中
新北市林口區東湖國民小學
新北市私立莊敬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
新北市私立醒吾高級中學
新北市私立及人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清水高中
新北市立崇林國民中學
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明德高中
新北市立圖書館
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
新北市立板橋高中
新北市立安康高中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新北市立新北高工
新北市立新莊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秀峰高中
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新生學校財團法人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新山宽柔中学 Foon Yew High School
新竹市圖書館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新竹縣東泰高級中學
新竹縣寶山鄉新城國民小學
旗美社大_食農
日新獨立中學
日新工商
明道大學(x)
明道中學
明新科技大學
明志科技大學
明臺高級中學
普臺高中
景文科技大學
智光商工
曉明女中
朝陽科技大學
東港安泰醫院
東吳大學
東南科技大學
東海大學
東海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
東京大学
東方設計大學(X)
林朝成(臺南社大)_食農
林口高中
桃園市六和高級中學
桃園市新興高中
桃園市育達高中
桃園市立圖書館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級中等學校
桃園市立武陵高中
桃園市立內壢高級中等學校
桃園市立龍潭高級中等學校
桃園縣立永豐高中
梁文燕紀念中學
梅山國中
槟华女子独立中学
樹德科技大學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正修科技大學
民生家商
永春高中
永平中學 Yong Peng High School
永平工商
永慶高中
汐止國小
沙田祟真學校
法鼓文理學院
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波德申中華中學
海軍軍官學校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淡江大學
淡江高中
深斋中學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澳洲華人教牧神學院
澳門民政總署
澳門圖書館暨資訊管理協會
澳門大學 University of Macau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
澳門聖若瑟大學
澳門公共圖書館
澳門管理學院
澳門旅遊學院
澳門城市大學
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
澳門鏡平學校
為恭紀念醫院
玄奘大學
生產線用
田中高中
真理大學
真道書院
磐石高中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_食農
私立大慶商工
私立稻江商職
私立格致高級中學
私立光仁中學
私立啟英高中
私立文德女中
私立宜寧高中
私立方曙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私立治平高中
私立金陵女中
私立至善高中
私立延平中學
科訊科技學校(My ID)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X)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空軍軍官學校
童綜合醫院
精誠高中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縣立南崁高中
縣立苑裡高級中學
羅東聖母醫院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高中
義大國際高級中學
義守大學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聖約翰科技大學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HSS
聖公會基恩小學
聖方濟各大學 Saint Francis University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聖保羅男女中學
育才獨立中學
育達科技大學
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至達城寬柔中學
致理科技大學
致用高中
臺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臺北市立陽明高中
臺北市立陽明高中-永久下載版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臺北酷課雲
臺北文山_食農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含附醫、萬芳及雙和醫院)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臺北科大附屬桃園農工
臺北基督學院
臺中市國中小
臺中市北屯區四張犁國民小學
臺中市光華高工
臺中市青年高中
臺中市海線社區大學_食農
臺中市新民高中
臺中市私立立人高級中學
臺中市立清水高中
臺中市立明德中學
臺中市立圖書館
臺中市立大里高級中學
臺中市立霧峰農業工業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豐原商業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東勢工業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西苑高中
臺中市立文華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龍津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沙鹿工業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市立忠明高級中學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臺中家商
臺南市崑山高中
臺南市天主教聖功女中
臺南市私立瀛海高級中學
臺南市私立港明高級中學
臺南市私立慈濟高中
臺南市私立光華高級中學
臺南市私立育德工業家事職業學校
臺南市立圖書館
臺南市立大灣高中
臺南市立永仁高中
臺南市黎明高級中學
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臺灣浸會神學院
臺灣首府大學(X)
臺灣觀光學院(X)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
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臺東縣富岡國小
臺安醫院
花蓮縣公共圖書館
花蓮縣四維高中
花蓮高中
苗栗縣立興華高中
苗栗縣立圖書館
苗栗縣泰安鄉象鼻國民小學
菁典有限公司
華夏科技大學
華梵大學
華盛頓中學
菲律賓光啟學校Nuvali校區(Xavier School Nuvali Campus)
萬能科技大學
董总
葳格高級中學
蒙古國立大學
蘭陽技術學院(X)
蘭嶼高中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衛道中學
試閱專區
豐原高中
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_會員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柳營院區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
輔仁大學
輔英科技大學
迦密中學
逢甲大學
逢甲Moocs教師
連江縣公共圖書館
達德商工
郭綜合醫院
醒吾科技大學
金山高中
金門縣公共圖書館
金宝培元独立中学
銘傳大學
鍾靈獨立中學
長庚紀念醫院--土城院區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
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院區
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院區
長庚紀念醫院--臺北院區
長庚大學
長庚科技大學
長榮大學
長榮中學
長榮女中
開南大學
閱讀專區
關丹中華中學
阮綜合醫院
陳瑞祺(喇沙)書院 Chan Sui Ki (La Salle) College
陸軍專科學校
陸軍軍官學校
雙溪大年新民獨中
雲林縣鄉鎮(市)圖書館
雲林縣大興國民小學
雲林縣大埤鄉仁和國民小學
雲林縣永定國民小學
雲林縣豐安國民小學
雲林縣鹿場國民小學
雲林縣溝壩國民小學
雲林縣義賢國民小學
雲林縣維多利亞實驗高級中學
雲林縣立麥寮高中
雲林縣僑美國民小學
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
靜宜大學
韓國中央大學CHUNG-ANG UNIVERSITY
韓國景仁
頭城家商
香港紅十字會醫院學校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大學圖書館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樹仁大學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香港教育大學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東華學院 Tung Wah College
香港浸會大學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珠海學院
香港建造學院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Hong Kong Nang Yan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香港都會大學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
馬偕紀念醫院-臺東分院
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學大學
馬六甲培風中學
馬來西亞神學院Seminari Theoloji Malaysia
高師大附中
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X)
高雄市前鎮區光華國小
高雄市楠梓區援中國民小學
高雄市私立樹德家商
高雄市私立復華中學
高雄市私立立志高級中學
高雄市私立高英工商
高雄市立三民家商
高雄市立三民高中
高雄市立小港高中
高雄市立鼓山高中
高雄市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中正高中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
高雄市立中山高級中學
高雄市立前鎮高中
高雄市立瑞祥高中
高雄市立楠梓高中
高雄市立六龜高中
高雄市立海青工商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高雄市立文山高中
高雄市立福誠高中
高雄市立林園高中
高雄市立新興高中
高雄市立新莊高中
高雄市立仁武高級中學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高雄市立高雄女中
高雄市立高雄高商
高雄市立高雄高工
高雄市立左營國民小學
高雄市立左營高中
高雄市立路竹高中
高雄市鳳山區鳳西國民小學
高雄慈惠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
高雄私立三信家商
高雄私立普門高中
高雄科技大學
高苑工商
鹿港高中
麻坡中化中學
黎明技術學院
龍華科技大學
請選擇圖書館
*
姓名
:
請輸入姓名
*
身分
:
請選擇
教師
大專院校學生
行政人員
其他
請選擇您的身分別
系所
:
請輸入系所
*
E-mail
: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請輸入Email
電話
: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請輸入電話
*
請輸入驗證碼
:
驗證碼錯誤
更新驗證碼
送出
目錄
第一章 植物細胞構造、功能與組織
1.1植物細胞壁
(一)初生壁
(二)次生壁
(三)壁基質係經由高爾基體囊胞的分泌同時纖維素在細胞質膜上被合成
(四)原生質連絡絲
1.2植物細胞
(一)細胞膜
(二)核
(三)核糖體在核仁內形成,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四)內質網
(五)高爾基體
(六)液胞
(七)粒線體
(八)色素體
(九)微粒體
1.3細胞骨架
(一)微細管的蛋白
(二)微細管在有絲分裂及細胞質分裂上的功能
(三)微絲體參與細胞質流動和頂端生長
1.4植物之組織
(一)表皮組織
(二)薄壁組織
(三)支持組織
(四)輸導組織
1.5器官與植物體
第二章 植物細胞生理的理化基礎與基因表達
2.1熱力學與能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能的兩種形式-熱與功
(二)熱力學第一定律
(三)化學能的轉化
(四)熱力學第二定律與熵的概念
2.2化學反應中自由能的變化與意義
(一)自由能
(二)化學反應的自由能變化公式
(三)標準自由能變化(△G(上標 o))及其與平衡常數的關係
2.3氧化還原電勢
2.4電勢和自由能的關係
2.5標準電動勢和平衡常數之間的關係
2.6植物細胞質內之化學組成分
(一)蛋白質
(二)核酸
(三)碳水化合物
(四)脂肪物質
2.7酶(Enzyme)
(一)酶是生物催化劑
(二)酶之組成
(三)酶之輔助因子
(四)酶催化反應的動力學
(五)影響酶活性之因子
2.8基因表達
(一)DNA結合蛋白質調控原核細胞的轉錄
(二)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三章 植物之水分生理
3.1 水的結構和性質
(一)水的結構
(二)水的性質
3.2擴散作用及滲透作用
(一)擴散作用
(二)滲透作用
3.3水勢之觀念
(一)滲透勢
(二)壓力勢
(三)基質勢
3.4植物細胞的水勢組成
3.5植物細胞的吸脹作用
3.6植物細胞的水分平衡
3.7土壤中的水分
3.8植物根系對水分的吸收
(一)水分通過根之途徑
(二)水分吸收之機制
(三)水分輸導的動力學
3.9蒸散作用
(一)蒸散作用的生理意義
(二)氣孔的蒸散作用
第四章 植物的礦物營養
4.1植物根系的生長與礦物養分的有效性
(一)植物根之特性
(二)植物根系分佈深度與土壤養分的有效性
(三)根對礦物元素的吸收及向根表面的移動
(四)根部吸收礦物營養的過程及在根部的移動
(五)土壤pH對礦物元素有效性、土壤微生物與根生長之影響
(六)菌根和養分的有效性
4.2生長中植物對營養需求之研究(人工培養液)
(一)水耕栽培法
(二)人工培養液的配方
4.3植物必需元素
(一)植物必需元素的確定
(二)必需營養元素的功能組別
(三)植物必需礦物元素的生理作用
(四)植物必需礦物元素缺乏(或過多)時引起的病徵
(五)養分再利用與缺某元素表現部位
(六)植物缺乏礦物元素之診斷
(七)土壤分析與植物組織分析可當為植物養分的指標
(六)化學肥料、有機農業和葉面施肥
(七)鹽逆境及直鹽生植物
第五章 溶質運輸(無機營養運輸)
5.1溶質的跨(橫越)膜運輸
(一)擴散勢的形成
(二)擴散勢和離子梯度跨膜之相互關係
5.2離子的跨膜運輸
(一)生物膜的組成與結構
(二)礦物元素跨膜運輸之兩種型式
(三)濃度和膜勢可區分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
(四)電效質子運輸是膜勢的主要決定因素
(五)礦物元素跨膜進入根細胞的機制
5.3礦物元素運輸的途徑
第六章 韌皮部運輸
6.1運輸途徑
(一)韌皮部的結構
6.2韌皮部內(光合產物)運輸的模式
(一)代謝源到代謝庫途徑係依解剖學上和發育上的原則進行
6.3韌皮部內物質的運輸
(一)韌皮部汁液的收集和分析
(二)糖類以非還原性形態在韌皮部運輸
(三)韌皮部與木質部內運輸之含氮化合物具相互關係性
6.4有機物質之運輸率和運輸速度
6.5韌皮部的裝載
(一)韌皮部的裝載需要代謝能
(二)從葉肉細胞到篩管分子之運輸只有部分是質外體運輸
(三)韌皮部裝載具有專一性及選擇性
(四)韌皮部內運輸之物質並非全都是主動裝載的
(五)蔗糖裝載係由質子梯度所驅動
6.6韌皮部的卸載
(一)韌皮部的卸載和輸入受體細胞可經由共質體或質外體
(二)韌皮部質外體卸載的模式
(三)韌皮部的卸載需要代謝能量
(四)葉片之發育過程中從代謝源到代謝庫關係的轉化
6.7韌皮部運輸之機制
(一)壓力流動假說
(二)壓力流動假說尚待補充的證據
6.8光合同化產物之分配及再分配
(一)分配包括植物體內固定碳之貯存、利用和運輸
(二)糖類一旦被合成,再運輸並分配到各不同代謝庫組織
(三)代謝源葉內之分配係由主要的酶所調控
(四)代謝庫組織問會為可利用的運輸同化物而競爭
(五)代謝源和代謝庫比例改變發生源代謝長期之改變
(六)膨壓可能直接調控代謝源和代謝庫之反應
(七)植物荷爾蒙可作為代謝源和代謝庫之長距離信使
第七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反應
7.1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
7.2一般觀念和歷史背景
(一)光之性質
(二)當分子吸收或放射光時,會改變它們的電子態
(三)光合色素
(四)捕獲光能的色素複合體-葉綠素天線及光化反應中心
(五)光合作用之化學反應係由光所驅動的
(六)光合作用是光所驅動之氧化還原反應過程
(七)光系統-光合作用的兩個階段
7.3光合裝置的結構
(一)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二)類囊體含插入性的膜蛋白質
(三)光系統Ⅰ和光系統Ⅱ區域的分隔
7.4吸收光之葉綠素天線之組成
(一)葉綠素天線匯集能量至反應中心
(二)積疊之類囊體參與兩個光合系統問能量的分配
7.5電子和質子之傳遞機制
(一)光合系統Ⅱ中心複合體在Z模型中的功能
(二)細胞色素b6-f複合體及其功能
(三)第一階段光合系統Ⅰ複合體在Z模型中之功能
7.6光合磷酸化作用
(一)光合磷酸化作用之形成
(二)光合磷酸化作用之機制
7.7除草劑可阻礙光合作用電子流
7.8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劑
7.9葉綠體基因組
(一)葉綠體DNA分子結構及其反向重複序列
(二)葉綠體DNA含有之基因
(三)光合系統內之基因
第八章 光合作用:碳素代謝作用
8.1 C3型光合碳還原循環
(一)C3型植物之第一個產物
(二)二氧化碳的接受體
(三)與光反應的連接
(四)C3PCR循環(三碳循環,Calvin循環)
(五)三碳循環可再生本身之生化物質
8.2 C3光呼吸碳氧化(PCO)循環
(一)光合作用之固定CO2和光呼吸加氧在同一Rubisco活性位點之競爭(氧化反應和羧化反應在同一活性位點之競爭)
(二)植物體內脫羧作用和加氧作用反應問之競爭,減少了光合作用熱動力的效能
(三)光呼吸的生物學上功能有待探討
8.3二氧化碳之濃集機制Ⅰ:藻類和藍色細菌的CO2/HCO-泵
8.4二氧化碳之濃集機制Ⅱ:C4光合碳同化循環(PCA循環)
(一)C4光合碳同化(PCA)循環包括之四個步驟
(二)C4PCA循環的亞型
(三)C4PCA循環產生能量的計算
(四)C4光合碳同化(PCA)循環的意義
8.5二氧化碳濃集機制Ⅲ:景天酸代謝
(一)景天酸代謝(CAM)之機制
(二)景天酸代謝之調節
8.6 C3、C4、CAM型植物的性質比較
8.7蔗糖和澱粉之生物合成
(一)蔗糖的合成
(二)澱粉之生物合成
(三)蔗糖和澱粉的合成係-競爭性反應,經由關鍵代謝物來調控
第九章 光合作用之影響因子
9.1光照對光合作用之影響
(一)整個葉片的光和光合作用
(二)葉部最大光吸收之組織結構和組成
(三)葉綠體的在再排列和葉片運動可調控對光量的吸收
9.2二氧化碳對光合作用之影響
(一)二氧化碳和葉部之光合作用
(二)供給光合作用之二氧化碳取決於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到葉綠體的擴散
(三)二氧化碳之濃集機制可影響整個葉片的光合反應
9.3溫度對光合作用之影響
9.4水分逆境對光合作用之影響
第十章 呼吸作用與脂肪代謝
10.1解醣作用
10.2發酵代謝
(一)乳酸發酵
(二)酒精發酵
10.3植物亦能利用解醣作用之逆反應以合成葡萄糖
10.4粒線體為能量的工廠
10.5丙酮酸的氧化脫羧作用
10.6三羧酸循環途徑
10.7植物細胞三羧酸循環之特性
10.8電子傳遞鏈和氧化呼吸鏈
10.9粒線體內ATP之合成被偶聯到電子傳遞
(一)P/O比和由ADP形成ATP的部位
(二)電子傳遞和ATP形成之偶聯及調節
(三)氧化磷酸化的偶聯機制
(四)跨膜質子移動力驅使ATP形成
(五)粒線體內膜的ATP-合成醃複合體
10.10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聯劑和抑制劑
(一)氧化磷酸化解偶聯劑
(二)氧化磷酸化抑制劑
(三)離子載體抑制劑
10.11三羧酸循環所生成的ATP
10.12抗氰之呼吸作用
10.13呼吸作用之調控係由能量的需求和主要代謝產物之濃度來調節
(一)解醣作用的調節
(二)三羧酸循環的代謝調節
10.14五碳醣磷酸途徑:氧化葡萄糖生成核酮糖5-磷酸和還原型NADH
(一)五碳醣磷酸途徑之反應
(二)五碳醣磷酸途徑在植物生理上之調節
(三)五碳醣磷酸途徑之調節
(四)細胞內之呼吸作用緊密偶聯到其他代謝途徑
10.15影響呼吸作用之因子
(一)氧濃度
(二)溫度
(三)機械刺激、傷害與疾病
(四)呼吸受質
(五)植物之形態和年齡
10.16脂質的代謝
(一)脂肪和油類之化學組成
(二)植物脂肪與油類之分佈及重要性
(三)脂肪物質之生物合成
(四)脂肪和油類之分解
(五)磷脂質合成(在內質網及粒線體膜上之磷脂合成)
(六)乙醛酸循環將脂肪轉變成蔗糖
第十一章 植物礦物養分的同化作用
11.1氮素同化作用
(一)氮素以許多形式存在,它們在氮素循環中相互改變
(二)空氣中氮之固定和利用
(三)生物之固氮作用
(四)共生氮固定關係建立的第一步-根瘤菌與大豆根部之接觸
(五)根瘤菌感染豆類根部的步驟
(六)寄主植物基因型對共生體系的影響
(七)生物固氮機制
(八)與固氮作用有關的基因及其調控
11.2硝酸鹽同化作用途徑
(一)硝酸鹽由一誘導性的運輸系統所吸收
(二)硝酸鹽的還原過程
(三)氨的同化作用
(四)轉氨基作用
(五)氨基酸碳骨架的來源
(六)固氮植物體內之主要輸出形式-醯胺類和醯脲類
11.3硫之同化作用
(一)硫酸鹽之還原
11.4磷之同化作用
11.5陽離子同化作用
(一)陽離子與含碳化合物之複合體參與配價鍵或靜電鍵之形成
(二)鐵同化作用包括氧化還原反應與複合體的形成
11.6氧同化作用
第十二章 植物之二次代謝物質
12.1角質素、臘及木栓質
(一)角質素
(二)臘質
(三)木栓質
(四)角質層的功能
(五)角質層在農業上之應用
12.2植物的二次代謝產物
(一)二次代謝物的種類
12.3萜類
(一)化學組成
(二)萜類的生物合成
(三)植物體內之萜類
(四)萜類之生理作用
12.4酣類化合物
(一)化學組成
(二)生物合成
(三)酚化合物參與植物-掠食者、植物-真菌及植物與植物問之相互關係
(四)木質素
(五)類黃炕
(六)花青素類
(七)黃酮和黃酮醇
(八)異類黃烷類
(九)單寧
(十)酚類物質的功能
12.5含氮化合物
(一)生物鹼
(二)氰糖苷
(三)芥子油糖苷
(四)非蛋白氨基酸
第十三章 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信息傳導
13.1植物的生長
(一)植物生長的定義是體積不可逆的增大
(二)生長模式(生長曲線)
(三)生長分析
13.2生長和形態發生的細胞基礎
(一)細胞分裂與擴大
13.3細胞分化和形態發生
(一)基因與分化
(二)極性與分化
(三)細胞分裂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四)植物荷爾蒙與分化
13.4調控生長發育過程的信息系統
(一)細胞信息
(二)磷酸肌醇信號系統
(三)鈣信號系統
13.5植物生長的相關性
(一)地下部分(根)和地上部分(莖和葉)的相關性
(二)地上部與地下部之間大量物質的相互交換
(三)主莖和側枝的相關性
(四)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關性
第十四章 生長素
14.1生長素研究簡史
14.2高等植物體內之主要生長素是吲哚乙酸
14.3生長素之測定和分析
14.4植物體內存在的結合性生長素
14.5生長素之分佈
14.6生長素濃度由IAA合成和分解來調控
(一)生長素之合成
(二)生長素之分解
14.7生長素之自動轉移和被動轉移
14.8生長素(IAA)極性轉移的機制
14.9生長素之生理效應
(一)可誘導莖和芽鞘細胞的伸長
(二)生長素增加細胞壁的延伸性
(三)生長素可否調節根和葉的生長?
(四)植物對生長素反應之向性(向性是對方向刺激物的生長反應)
(五)向光性之作用光譜
(六)內向光性可能是由生長素之橫向再分佈所導致的
(七)莖的向地性
(八)根冠細胞之平衡石引導抑制劑轉移至水平放置根之下方
(九)頂芽之生長素可抑制側芽的生長
(十)生長素促進支根之形成
(十一)山生長素可延緩落葉
(十二)生長素調節果實之發育
(十三)合成生長素有許多商業上的用途
14.10生長素之作用機制
(一)生長素誘發生長之滯留期約15-20分鐘
(二)細胞內第二信使係由植物荷爾蒙作用所介導
(三)具潛力生長素受體已被鑑定出來
(四)生長素之作用可能有鈣離子之參與
(五)生長素調控特殊基因的表達
(六)生長素誘導之基因分成二類;早期基因和晚期基因
(七)生長素反應區是一複合的結構
(八)殼梭孢菌素激活先天固有的質子-ATP酶
(九)殼梭孢菌素結合到質膜上的蛋白複合體
第十五章 激勃素
15.1簡介
15.2生物合成
(一)激勃素係由異戊二烯的單位所構成的
(二)激勃素生合成分為三個階段
(三)大多數激勃素是具生物活性激勃素的前驅物
(四)結合性激勃素
(五)生長阻礙劑-激勃素合成抑制劑
15.3偵測和檢定
(一)激勃素或類似激勃素化合物之生物檢定和測量
15.4激勃素之生理效應
(一)施用激勃素對植物產生影響(效應)之範圍
(二)內源GA1的調控莖伸長
(三)沒有激勃素存在時,有些植物也長得比正常的高
(四)激勃素與植物細胞壁的伸長
(五)光期性可能調控激勃素的代謝作用
15.5激勃素作用之機制
(一)激勃素可增進細胞壁的延伸性
(二)穀類種子之胚內所含激勃素可刺激α-澱粉酶之產生
(三)GA可增進α-澱粉醃mRNA的轉錄
(四)DNA-結合蛋白質調控α-澱粉酶之轉錄
(五)激勃素接受體可能位於糊粉層細胞之質膜上
15.6激勃素及其抑制劑在農業上之應用
(一)激勃素的應用
(二)激勃素合成抑制劑的應用
第十六章 細胞分裂素
16.1植物發育之細胞分裂
(一)分化之植物細胞能再進行分裂
(二)植物之組織和器官能被培養
16.2細胞分裂素之發現和鑑定
(一)激勃素的發現
(二)玉米素的發現
(三)有些合成化合物可模仿或拮抗細胞分裂素的作用
(四)細胞分裂素之分析方法
(五)自然發生的內源性細胞分裂素之種類
(六)細菌也可以分泌游離態細胞分裂素
16.3細胞分裂素的合成、代謝和運輸
(一)細胞分裂素之合成
(二)聚合鹼基的修飾而形成了tRNA細胞分裂素
(三)細胞分裂素合成的部位
(四)冠癭腫瘤組織之細胞分裂素
(五)木質部內之細胞分裂素以核苔酸佔多數
16.4細胞分裂素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
(一)促進細胞分裂
(二)延緩老化及促進營養物質流動
(三)誘導芽原體的分化、抑制頂端優勢和促進側芽的發育
(四)促進葉綠體的成熟
(五)促進細胞擴大
(六)促進結實
(七)促進種子休眠及芽的萌發
16.5細胞分裂素作用之機制
(一)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分裂素結合性蛋白質
(二)細胞分裂素調控蛋白質的合成
(三)細胞分裂素對浮萍植物後轉錄步驟的影響
(四)tRNA中之細胞分裂素可能調控蛋白質合成
(五)細胞分裂素可調節細胞液內鈣的濃度
16.6細胞分裂素之應用
第十七章 乙烯和離層酸
17.1乙烯
(一)乙烯之性質
(二)細菌、真菌和植物器官產生之乙烯
(三)乙烯之生合成
(四)逆境和生長素促進乙烯生合成
(五)乙烯之產生和作用都可被專一性的抑制劑所阻斷
(六)乙烯之生理效應
(七)乙烯可能的作用機制
(八)乙烯參與的基因表達與信號傳導
(九)乙烯在商業上之用途
17.2離層酸
(一)離層酸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
(二)離層酸之化學結構決定它的生理活性
(三)離層酸的檢定(定量分析)
(四)離層酸之代謝
(五)離層酸內離層酸含量變化與移轉
(六)離層酸對植物之生理效應
(七)ABA調節蛋白質合成及參與基因表達
(八)ABA信號傳導及作用機制
第十八章 光敏素與光形態發生(對光的反應)
18.1光敏素光化學的和生化學的性質
(一)光敏素的光化學性質
(二)遠紅光光敏素(Pfr)在生理上是活性之形式
(三)遠紅光光敏素(Pfr)之量可經由合成、分解和暗逆轉而受調控
(四)光敏素之化學
18.2光敏素在植物體內的分佈
18.3光敏素誘導整株植物之反應
(一)光敏素調控發育的光流量需求
(二)光敏素與種子萌發
(三)光敏素與幼苗發育
(四)光敏素促使植物適應光條件之變化
(五)光敏素調控某些日周期韻律
18.4光敏素作用之細胞和分子模式
(一)光敏素作用之細胞模式
(二)光敏素作用之分子模式
(三)rbc S基因之啟動子區是由光所調節的
第十九章 植物開花的生理調控
19.1植物無齡的影響
(一)頂端組織從幼齡期到成熟期間之轉變極為重要
(二)頂端組織接受從植物體來的養分和荷爾蒙
19.2植物內在的日周期性韻律
19.3光周期性
(一)日照長短是開花時問的主要決定因素
(二)植物依光周期現象的反應類型
(三)暗期和光期對開花的意義
(四)內在之生物鐘參與光周期之計時
(五)光周期誘導
(六)光敏素在光周期性中的作用
19.4春化作用
(一)春化作用的部位
(二)光周期性和春化作用之相互作用
(三)蛋白質合成似乎亦需要春化作用
19.5開花和生化信號
(一)光周期性與植物開花
(一)開花素或春化素之分離、鑑定仍待努力
(二)植物荷爾蒙與開花
19.6光周期與春化作用在農業上的應用
(一)引種栽培
(二)調節花期
(三)加速育種過程
第二十章 植物逆境生理學
20.1缺水逆境
(一)水分缺乏和抗旱性
(二)抗旱性策略因氣候或土壤條件而改變
(三)水分缺乏之早期反應是葉面積之減少
(四)水分缺乏刺激落葉,並可促進根部伸入更深的土層吸收
(五)缺水時產生離層酸並引起氣孔關閉
(六)缺水對光合作用之影響
(七)細胞進行滲透調節以幫助維持水分的平衡
(八)滲透調節作用之功能
(九)缺水可改變葉面能量的消失
20.2寒害和凍害
(一)冷凍促使細胞間隙形成冰晶,造成膜的破壞和細胞死亡
(二)冷(低溫)馴化及離層酸之前處理
(三)有些木本植物可馴化至忍受極低溫度
(四)超低溫和脫水參與抗細胞間隙之凍害
(五)有些生長於葉表面上之細菌,可增進霜害
20.3熱逆境與熱休克
(一)高溫下植物生長受抑制(可逆性的)
(二)高溫下光合作用較呼吸作用先受到抑制
(三)高溫傷害到膜和蛋白質對熱的穩定性
(四)溫度驟升誘導熱休克蛋白質的合成
20.4鹽逆境
(一)鹽累積於土壤中損害植物功能及破壞土壤結構
(二)高鹽對植物之生長及光合作用之影響
(三)植物避免鹽害的機制
(四)鹽逆境下可誘導新蛋白質的合成
20.5缺氧逆境
(一)植物在淹水及缺氧逆境下造成根部受傷害
(二)根部缺氧導致莖之功能傷害
(三)植物淹水而造成缺氧逆境之適應及調控
20.6空氣污染
(一)各種不同的空氣污染源
(二)空氣污染對植物的影響
(三)二氧化硫對植物影響
(四)氟化物對植物的影響
(五)臭氧對植物的影響
(六)PAN對植物的影響
(七)二氧化氮對植物的影響
20.7酸雨
(一)對植物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二)酸雨對植物有關生理性狀之影響
索引
詳細資訊
國際計量
出版地
:
臺灣
語言
:
繁體中文
植物生理學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看更多
相似主題
推薦閱讀
PDF
0
2023
圖解水文學
PDF
0
2023
基礎磁性物理
PDF
0
2023
基礎線性代數
PDF
0
2022
大学物理实验(英文教程)
PDF
0
2023
多目标分布估计算法及其在图像配准上的应用
PDF
0
2024
植物聞學家:63種天然香氣不為人知的科學功效
PDF
0
2021
紅樹林真好玩
PDF
0
2001
水草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借閱規則
使用教學
常見問題
裝置版本需求
借閱規則
註冊登入
閱讀電子書
檢索邏輯
下載書紐教育版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聯絡我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