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知名書評網站BookAuthority選為2024年「最適合殘疾人士閱讀的書籍」 ★《富比世》雜誌盛讚:出色無比! ★牛津大學神經多樣性研究中心讚賞作者致力於理解「神經非典型發展」 深入洞察「正常心智的發明史」,看看「正常」的背後潛藏哪些權力結構,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被霸凌的親身經驗,讓作者反思少數者遭受的壓迫作者生於父親酗酒、母親離家的貧困家庭,在學校遭受霸凌,罹患飲食失調,甚至一度想自殺。他露宿街頭,靠著賣大麻維生。進入寄養家庭後,他一邊研究哲學,一邊在工廠值夜班,並拿到自閉症診斷證明。他發現自己的創傷和心理疾病不只源自貧困和父母的忽視,也源自這個打從結構就歧視障礙人士的世界。「正常」被當成壓迫異己的一種工具,針對自閉症、同性戀、憂鬱症、精神疾病等少數者,進行隔離、矯正、排除和汙名化。 把人分為正常跟不正常,原來跟資本主義有關資本主義這種經濟體系強調競爭力與勞工生產力,使得人類被重新定義為機器,接著,「正常基準」的概念出現了,人們利用這個概念重新想像健康和能力的本質,創造了壓迫少數者的「常態帝國」。 不正常,或許根本不是件壞事神經多樣性的概念,認為「正常大腦」和「神經典型」不應該被視為理想狀態,應該以看待生物多樣性的觀點看待心智運作。1990年代起展開的「神經多樣性運動」,希望能結束對神經多樣性價值的壓迫,推動神經多樣性發展。 消除偏見和歧視,看見多樣性的美麗透過作者的角度,宏觀地回顧歷史各種思潮的背景脈絡,像是與基準常態密切相關的種族主義、男性威權主義與資本主義邏輯,瞭解神經多樣性運動為何出現、神經多樣性解放需要的集體意識,以及通往多元共融美好未來的路徑。
- 封面
- 作/譯者簡介
- 目次
- 推薦序 重新審視資本主義下所謂的「正常」/朱家安
- 推薦序 「異常」是人類多樣性的自然展現/郭詔今
- 各界推薦
- 前言 前往神經多樣性的未來
- 引言 神經多樣性使我得到自由
-
第1章 機器的崛起
-
健康就是和諧
-
身體是機械
-
資本主義的勝利
-
用來生產的身體
-
-
第2章 基準常態的發明
-
平均的理解力
-
大禁閉
-
基準常態與資本主義
-
-
第3章 高爾頓的典範
-
演化的階級排名
-
克雷佩林精神醫學的高爾頓化
-
-
第4章 優生學運動
-
納粹優生學
-
病理學典範
-
-
第5章 反精神醫學的迷思
-
佛洛伊德的勝利
-
薩茲談心理疾病的「迷思」
-
反精神醫學的政治
-
精神病院停業
-
薩茲和病理學典範
-
-
第6章 福特主義者的常態化
-
福特主義
-
行為主義者的常態化
-
福特主義製藥產業
-
-
第7章 高爾頓精神醫學的回歸
-
羅伯.斯比澤與第三版DSM
-
生物精神醫學的限制
-
-
第8章 後福特主義導致大規模失能
-
新的異化
-
神經多樣性障礙
-
新自由主義常態化
-
-
第9章 神經多樣性運動
-
障礙理論
-
多樣性
-
神經多樣性典範
-
神經多樣性馬克思主義
-
-
第10章 認知衝突
-
將障礙變成武器
-
開採式拋棄
-
神經多樣性的力量
-
-
第11章 常態過後
-
脫離常態
-
- 致謝
- 原書附註
- 參考書目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