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醫道:個人基層公衞、中西世界政策

出版日期
2025/07/2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39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黃譚智媛醫生過去三十多年來行醫、教學、社會服務經驗豐富,醫學研究主題涉獵計劃生育、圍產期乙肝的傳染機制及疫苗預防、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等;投身的公共及社會服務範疇遍及婦女、兒童、環保、教育、健康及中醫藥。她有話要說,自是醫者的肺腑之言。她多年來作為醫生與公職人員,對醫療制度、政策、發展都有第一身的感受,她日常思考醫療改革的可行方案和中西醫結合該走的道路。 本書是黃譚智媛醫生在2014至2024年間於《信報》「自講自治」專欄中發表的139篇文章結集。全書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有關作者作為醫生的「大愛」觀念,講醫療機構和藥廠的社會責任、環保的重要。第二部分專寫個人身體與精神健康,介紹幾種常見癌病的預防與治療方法和維護精神健康的各種學說。第三部分關於中西醫結合,概述香港到歐美情況,強調中醫的「治未病」概念結合西醫的精準診斷和急性病管理,可為巿民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降低醫療成本和減低疾病負擔。第四部分用亞太隊列研究聯盟、埃博拉危機和增加煙稅等切入公共衞生話題,再討論港府應付重大疾病負擔的挑戰與機會,最後談國家與香港的醫療改革。第五部分談中西醫防治流感的策略,提出世衞專家支持中醫藥抗疫的證據,以及如何活化「基層醫療」處理「長新冠」負擔,最後回顧公共衞生政策如何步步帶領大家走過抗疫時期。第六部分繼續探討香港在傳承與創新中醫上的角色,具體講述香港如何可以輔助國內醫療政策,幫助中醫藥「走出去」。
  • 第一部分 社會責任/環保健康
    • 如何選擇有「同理心」的醫務團隊?
    • 藥物研究背後
    • 選擇哪一問醫院?
    • 大愛捐「軀」
    • 醫管局良方:領導關爱、「行醫之樂」
    • 大愛智慧·齊家治國·固本培元
    • 油·公衛·自保
    • 「新食尚」––救地球?
    • 氣候變化,空氣污染:新思路
    • 雙贏:氣侯與健康
    • 「樹」立健康
    • 「樹·酷生活」
    • 綠色交通:健康未來
    • 氣候·農業·扶貧·養生
    • 個人防護設備,如何減少污染?
  • 第二部分 個人健康/未病先防
    • 早發現早防治–– 糖尿病
    • 肥胖:世紀最大健康問題
    • 陳智思領導「減鹽減糖」
    • 針刺可减肥嗎?
    • 酒:情不自禁?無法自拔?
    • 戒酒保護健康
    • 缺乏運動综合症
    • 全城一萬步
    • 吸煙危害健康 奶粉危害健康嗎?
    • 防止乙肝致癌之旅程
    • 抗癌挑戰––平衡貧富之別
    • 大腸癌的早期檢測
    • 大腸癌的早期檢測之二
    • 乳癌防治策略2016
    • 行政長官你快樂嗎?
    • Pura Vida 、Hygge、快樂與健康
    • 快樂抗逆·治抑鬱·平焦慮
    • 壓力、情緒、抑鬱之一:身心靈的管理
    • 壓力、情緒、抑鬱之二:情志養生
    • 壓力、情绪、抑鬱之三:SMART小组治療
    • 瑜伽可治療抑鬱症
  • 第三部分 基層醫療/社區健康
    • 中西结合社區保健:上海、香港、世界
    • 中西醫結合從香港到歐美
    • 中西結合社區康健中心:中學西
    • 社區健康服務網絡樞紐:一條龍·全方位·治未病·自選自治
    • 中西结合––家庭快樂抗逆
    • 基層醫療處理更年期,中西结合減疾病負擔
    • 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之一
    • 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之二
    • 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之三
    • 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之四
    • 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之五
    • 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之六
    • 社區健康服務網絡:糖尿「治未病」
    • 社區健康服務網絡:精神「治未病」
    • 社區健康服務網絡:體重及腰圍控制「治未病」
    • 基層健康服務管理局:内在潛能 自我管理
    • 基層醫療健康局 康養理療合作團:策略性採購·跨境醫療(OUR HK Foundation)
    • 基層醫社合作 综合護理長者:ICOPE、WHO
  • 第四部分 公共衛生/醫療政策
    • 埃博拉:非洲的困局?國際的危機?
    • 煙税可减少過早死亡?!
    • 「隊列研究」、「生物庫」與「康和樂」
    • 手機電腦,影響公共健康嗎?
    • 「認知障礙症」:醫護、社福及家庭的負擔
    • 個人化醫療之一––「精準治療」之危與機
    • 個人化醫療之二––「精準防治」之「腸道菌群」(Gut Microbiota)
    • 重大疾病負撸之一:非傳染性疾病
    • 重大疾病負擔之二:傳染病蔓延的危機
    • 减輕抑鬱負擔 提振國民經濟
    • 醫療改革·「健康中國」·「治欲病」
    • 中西通、公私通、醫社通
    • 優化醫療護理途徑,全天候共享––病歷
    • 改善男女健康服務不平等 増加一兆美元生産經濟量
    •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香港篇
  • 第五部分 流感防治/溫故知新
    • 中醫藥可治療流感:知難而上
    • 中西醫防治流感的策略
    • 中藥防治「新冠」,是草還是寶?之一
    • 中藥防治「新冠」,是草還是寶?之二
    • 中藥防治「新冠」,是草還是寶?之三
    • 智慧精準齊改策,中西整合馳方艙(之一)
    • 智慧精準齊改策,中西整合融方艙(之二)
    • 世衞專家支持中醫藥抗疫證據
    • 流感防治,前期分流
    • 中醫兒科整體觀,強化防治抗流感
    • 戰疫危機·創科扶貧·中醫求存:預防、减輕
    • 活化「基層醫療」,處理「長新冠」負擔(之一):醫療、社會、經濟
    • 活化「基層醫療」,處理「長新冠」負擔(之二)
    • 活化「基層醫療」,處理「長新冠」負擔(之三)
    • 「瘟」故知新,平安要「缺」
    • 抗疫新常熊·衛管新行業之一
    • 抗疫新常態·衛管新行業之二
    • 抗疫新常態「捉室中大象」
    • 抗疫新常態:「疫」向思維,風險為本
    • 追英趕美 溫故知新
    • 優質旅游·安全過關·創新經濟之一
    • 優質旅游·安全過關·振興經濟之二
    • 貧富合作「戰疫」,疫苗合理推廣
    • 氣溶膠、飛沫和物體––傅播「活三角」
    • 官民合作防超級傳播大爆發
    • 精準抗疫後 旅遊新動向
    • 社經彈力,疫苗為重
    • 回顧抗疫,展望馴[毒]
  • 第六部分 中西並重/世界接軌
    • 中西互補長短:中醫藥癌症舒缓治療
    • 古學今用:針刺輔助麻醉
    •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中西结合「治未病」
    • 中西結合 循證規範
    • 中西専職綜合 基層實證防治
    • 臨床實踐指南,中西結合創新:中醫藥規範研究學會
    • 從「世運」到中醫藥世界大同
    • 中醫藥與世界接軌之一:醫、藥、研 從北京出發
    • 中醫藥與世界接軌之二:科玄之爭:中醫的教亡
    • 中醫藥與世界接軌之三:ICD-11·WHO 2014-2023
    • 中醫藥與世界接軌之四:中醫院腫瘤中心
    • 中醫旗艦·追韓趕澳:臨床試驗中心
    • 防治中風國際論壇之啟示
    • 現代化·標準化·國際化:優質中藥品牌走出去
    • 追粤趕滬 基層中醫藥 一帶一路 國際作基地:改革示範區
    • 中奧合作典範,輻射一帶一路:GPTCMRA、MCMIA
    • 「十四五」中醫藥重大工程:大灣區高地建设(2020-2025)
    • 中醫藥聯盟給特首的急件 : 創科七大樞紐/應用發展局
    • 粤港澳大灣區中醫醫聯體建議篇:中醫藥產業園和服務平台
    • 中醫藥全球發展策略之醫療篇:疫病中醫研究(香港)中心
    • 中醫藥振興發展工程––指導香港方案:2023八項工程
    • 中醫藥振興發展工程––打造健康香港方案:民建聯發展藍圖
    • 中醫藥文化弘揚,八部局聯手實施
    • 中醫藥綜合改革
    • 中醫藥發展之一:中西看齊 公營醫療錢跟病人走
    • 中醫藥發展之二:香港「中醫専科卓越醫療中心」
    • 中醫院前瞻之一:醫教研,中西看齊
    • 中醫院前瞻之二:中醫藥應用發展管理局 専科學院 卓越醫療中心
    • 中西醫並重之一:「西學中」之成果
    • 中西醫並重之二:「中醫染研發中心」在香港
    • 中西醫並重之三:「醫」:旗艦中醫院
    • 中西醫並重之四:「教」:香港三间大學中醫學院合作升格
    • 中西醫並重之五 :從瑪麗醫院「教授樓」到中醫薬寒科学院
    • 中西醫並重之六 :流感的「危」「中醫院+」的「機」
    • 公平資源分配,促進中西協作:地區康健中心,進門診,進醫院
    • 中醫藥傳承創新在香港之一––醫改醫保 預防、治療、康復
    • 中醫藥傳承創新在香港之二––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
    • 中醫藥傳承創新在香港之三––中醫科學院大學
    • 中西協作防腎衰,策略採購治未病:太極不倒翁
    • 十年耕耘尋證據、循證中藥護腎臟
    • 廿載中西結合服務,數十西醫循證先驅
    • 國家中醫藥十大發展 香港啟突破如箭在弦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