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自我的追尋: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

出版日期
2025/05/2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481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自我,是愛欲利己的理由,
還是開創潛能的動力?

《逃避自由》續篇,佛洛姆人本倫理學經典
歸納現代人五種性格原型,認識自己

人只要活著就必須擁有創造性,發揮潛能。
不為別的,而是為了自己。
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成為一個人。

本書可視為《逃避自由》的續篇,為現代人孤獨不安的心理困境提出積極正向的解決之道,將觸角伸展至人生面的整體觀照,是理解佛洛姆思想的重要書單之一。

承繼《逃避自由》的論述:現代人缺乏心理資源來應對個體化和社會化之後的孤單不安狀態,因此寧願放棄自由,將決定權奉還給各種權威。佛洛姆強調個人的幸福快樂不假外求,必須落實到自己本然的性格與潛能,並發揮創造力,如此才能體現真正的自我。同時,以健康人性為基礎所衍生的道德倫理和價值判斷,必然能夠引導全人類走向良善的面向,開創利己利人的社會文明。

本書也是「性格學」方面的重要著作。佛洛姆歸納出五種現代人的性格原型,包括「接受型取向」、「剝削型取向」、「囤積型取向」、「市場型取向」與「創造性取向」,前四者都是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被現代社會不良影響而塑造出來的負面性格,唯有最後一種「創造性取向」,是健康人生不可或缺的特質。

佛洛姆重申「人本倫理」的價值,闡明社會倫理的規範應以人性為基礎來發展,他將倫理議題重新融入心理學的探究,說明人本主義倫理學的價值即在證明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權利,以及愛人的能力。書中認識自我,努力做自己,為自己而活的論點,為茫然失序的現代人找到了成就美好人生的明確方向。
  • 封面
  • 作者簡介、譯者簡介
  • 書籍簡介
  • 自我的追尋
  • 推薦序 才要出發去找答案
  • 前言
  • 第一章 問題
  • 第二章 人本主義的倫理學
    • 一、人本主義倫理學和威權主義倫理學
    • 二、主觀主義和客觀主義的倫理學
    • 三、人的科學
    • 四、人本主義倫理學的傳統
    • 五、倫理學和精神分析
  • 第三章 人性和性格
    • 一、人的處境
    • 二、人格
  • 第四章 人本主義倫理學的難題
    • 一、自私、愛己和利己
    • 二、良知,人的回歸自我
    • 三、快樂和幸福
    • 四、信仰作為性格特徵
    • 五、人的道德力量
    • 六、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的倫理學,普世性和社會內部的倫理學
  • 第五章 今日的道德難題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