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第一篇 印度佛學
-
第一章 原始佛學
-
第一節 緣起思想
-
第二節 三法印說
-
第三節 四聖諦論
-
第四節 八正道說
-
第五節 中道思想
-
-
第二章 部派佛學
-
第一節 根本部派分裂的原因
-
第二節 枝末分裂與各部派名稱
-
第三節 部派佛學的主要觀點
-
第四節 各派爭論的主要問題
-
-
第三章 大乘佛學
-
第一節 大乘佛學的源流及其成因
-
第二節 大乘佛學的經典
-
第三節 初期大乘佛學
-
第四節 後期大乘佛學
-
第五節 世親以後的大佛學
-
第六節 如來藏思想
-
第七節 密乘思想
-
-
-
第二篇 魏晉南北朝佛學
-
第四章 魏晉佛學
-
第一節 東吴支謙的般若想
-
第二節 東吳康僧會的佛學思想
-
第三節 西晉佛學
-
-
第五章 東晉佛學
-
第一節 清談與佛學
-
第二節 格義佛學
-
第三節 般若思想
-
第四節 禪觀思想
-
第五節 涅槃思想
-
-
第六章 南北朝佛學
-
第一節 涅槃學派
-
第二節 成實學派
-
第三節 毗曇學派
-
第四節 地論學派
-
第五節 攝論學派
-
第六節 俱舍學派
-
-
-
第三篇 隋唐佛學
-
第七章 三論宗學說
-
第一節 緣起性空
-
第二節 真俗二諦
-
第三節 八不正觀
-
第四節 中道實相
-
第五節 佛性思想
-
第六節 破而不立
-
第七節 判教觀點
-
-
第八章 天台宗學說
-
第一節 三諦圆融
-
第二節 十如是
-
第三節 一念三千
-
第四節 性具善惡
-
第五節 無情有性
-
第六節 定慧雙開
-
第七節 五時八教
-
-
第九章 法相宗學說
-
第一節 本宗緣起
-
第二節 識變哲學
-
第三節 賴耶緣起
-
第四節 貪戀執著
-
第五節 轉依哲學
-
-
第十章 華嚴宗學說
-
第一節 法界緣起
-
第二節 四法界
-
第三節 六相圓融
-
第四節 十玄無無礙
-
第五節 心造萬法
-
第六節 性起思想
-
第七節 五教十宗
-
-
第十一章 律宗學說
-
第一節 止持與作持
-
第二節 小乘戒與大乘戒
-
第三節 四科
-
第四節 三種懺法
-
第五節 化制二教
-
-
第十二章 密宗學說
-
第一節 心性思想
-
第二節 即身成佛
-
第三節 六大緣起
-
第四節 四曼荼羅
-
第五節 三密相應
-
第六節 五智五佛
-
第七節 判教觀點
-
-
第十三章 禪宗學說
-
第一節 心性思想
-
第二節 自性空寂
-
第三節 迷悟之別
-
第四節 無念為宗
-
第五節 定慧慧等學
-
第六節 頓悟法門
-
-
第十四章 淨土宗學說
-
第一節 淨業正因
-
第二節 信、願、行
-
第三節 本願思想
-
第四節 念佛法門
-
第五節 唯心淨土
-
第六節 禪淨合一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