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166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自序
  • 第一章 導論
    • 一、關於書名
    • 二、民間信仰的定義問題
      • 民間信仰的定義方式
      • C.K. Yang的類型學與漢人民間信仰
      • 兩種分析性定義民間信仰的方式
      • 與漢人民間信仰相接近的各種概念範疇與相關定義
    • 三、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文獻回顧
      • 民間信仰的空間範圍與對應的組織層面:祭祀圈
      • 西方人類學家對於台灣民間信仰的討論
      • 同一性與差異性,兼及不同詮釋社群間的互動與並存
      • 基本文化範疇與象徵邏輯
      • 整合性的觀點之一:實踐理論的角度
      • 整合性的觀點之二:權力的「文化交結銜接叢」與漢人地方社會的性質
    • 四、關於漢人民間信仰的幾個歷史社會文化向度的說明
      • 以保護型相互關係為主的萬物有靈論
      • 超自然世界已被濃厚的人文化
      • 兩種象徵類比下的重疊性
      • 帝國治理與地方社區自主性互動過程中的民間信仰
    • 五、國家框架遞變下地方社區裡的宗教實踐
      • 中央政府與細胞化的農村社會
      • 不同歷史發展時期中國家與村莊關係的變化
      • 古典國家時期村落的「半法人式位置」與民間信仰
      • 古典國家時期裡的地方菁英與上下層之間的文化流動
    • 六、全書寫作的理論性脈絡
      • 表徵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 實踐理論的觀點
      • 實踐場域中的城鄉階序與「中地」
      • 意識型態的有關研究傳統
    • 七、全書寫作的經驗性脈絡
      • 保安村
      • 分析架構中主要經驗性材料的依據
    • 八、各章主要內容
  • 第二章 靈驗︰漢人民間信仰超自然世界的基本象徵結構及其外在顯現
    • 一、前言
    • 二、過去對漢人民間信仰靈驗概念的學術性理解
    • 三、靈驗顯現背後的象徵結構:超越家的界線與進入「結構化」的狀態
      • 漢人民間信仰中不同的超自然範疇
      • 家神與家鬼
      • 結構化
      • 靈驗的顯現:單純性靈驗顯現
    • 四、互動性靈驗顯現:個人或集體與神明間的「交互對等性關係」
      • 互動性靈驗顯現
      • 由個人到社會集體性層次的與神結盟
      • 做靈驗
    • 五、一個關於靈驗現象的異例:大家樂「求明牌」的例子
    • 六、結論
  • 第三章 香火:歷史脈絡中的香火制度及其內涵
    • 一、前言
    • 二、文獻回顧
    • 三、異化
    • 四、香火制度的歷史面向
    • 五、超越性的在地化
      • 分香制度的內涵和性質
      • 漢人社會中的「成神」的概念
      • 地域性之具象化的實現
      • 「滑落差」的概念
      • 超越性的「滑落差」
      • 地方性脈絡中的二度成神
    • 六、結論
  • 第四章 神明階序的結構與展演︰以廣澤尊王巡台為例
    • 一、前言
    • 二、進香、巡狩與遶境:宗教遊行隊伍中的神明階序
    • 三、2009年大陸南安詩山鳳山寺「廣澤尊王遊台巡香」
    • 四、宗教階序的建構、神聖權威的承接與靈力的分享
    • 五、漢人民間信仰神明權威階序的結構與展演
      • 階序的作用
      • 地方情境中神明權威的階序性結構
      • 神明權威階序的展演
    • 六、摘要與結論
    • 七、一個實踐理論觀點的補充說明
      • 實踐理論的提出
      • 漢人民間信仰中的神明階序所構成的場域
      • 由實踐理論觀點觀照漢人神明階序
      • 由實踐理論看2009年詩山鳳山寺廣澤尊王的遊台
  • 第五章 社區的集體性通過儀式:漢人民間信仰集體象徵的基本分類
    • 一、前言
    • 二、集體性通過儀式
    • 三、「非參與性的集體性通過儀式」:以「做醮」為例
    • 四、參與性的集體性通過儀式:保安村的例子
    • 五、討論與結論
      • 集體性通過儀式的類型
      • 信仰系統的不同面向與儀式的功能
  • 第六章 地方性與大型地方性︰「全球─國家─地方」連結脈絡中的民間信仰
    • 一、前言
    • 二、祭祀圈與信仰圈
    • 三、地方性與大型地方性
    • 四、漢人社會裡的地方性
    • 五、西港刈香的文獻討論與當代現況
      • 西港刈香的文獻
      • 西港刈香的概況
    • 六、西港刈香地方性中的歷史感
    • 七、千歲爺的降臨:一個循環性時間的開始
      • 循環性時間取代固定永恆的歷史起點
      • 千歲爺的靈驗及其將社區予以真確化的作用
      • 對等性層面的真確化之一:做醮以創造「大型地方性」裡的「中心」
      • 對等性層面的真確化之二:王府直接創造出大型地方性裡所需的靈力
    • 八、大型地方性中的路徑與網絡
      • 慶安宮的中心性位置
      • 不同區塊的先後加入
      • 不同區塊加入所形成的新態勢和各庄陣頭的發展
      • 宗教慶典與社區的真確化
      • 大型地方性中的村際網絡
    • 九、「全球─國家─地方」連結脈絡中的大型地方性
      • 中央政府與細胞化的農村社會
      • 不同歷史發展時期中國家與村莊關係的變化
      • 歷史框架變遷下的大型地方性
    • 十、討論與結論
      • 幾個相關的概念
      • 漢人傳統社會的地方性
      • 大型的地方性
      • 大型地方性與現代國家
  • 第七章 地域性民間信仰與教派活動間的分野︰麻豆鸞堂「奧法堂」的例子
    • 一、前言
    • 二、David Jordan與麻豆奧法堂
    • 三、2009年我的再度造訪奧法堂:重新理解奧法堂
    • 四、既有的鸞堂研究
    • 五、討論與分析
      • 「飛鸞」作為一種具有文化特色的「神靈招魂」活動
      • Bryan Wilson 的教派類型學
      • 非西方社會中的教派的產生
      • 對於奧法堂發展的教派社會學分析
    • 六、摘要與結論
      • 法術型活動氛圍中操控型與改革型行動的建構:宗教的理性化
      • 參加鸞堂之作為一種社會文化選擇的盛行化:複雜社會生態中「對應性的可信性」與「反差性的可信性」的相加
      • 本章的限制與未來研究的方向
  • 第八章 結論
    • 一、主旨與摘要
    • 二、由對照中呈現漢人民間信仰與教派宗教的性質與界線
    • 三、傳統漢人村落與民間信仰
    • 四、村落進入現代國家與全球化框架
    • 五、與過去各種理論觀點的比較
      • 祭祀圈理論
      • Watson的標準化理論和Weller的詮釋社群概念
      • Duara權力的「文化交接銜接叢」的概念
      • 實踐理論
    • 六、研究限制以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 附錄 災難的降臨與禳除:地方性社區脈絡中的改運與煮油淨宅,保安村的例子
    • 一、導論
    • 二、David Jordan田野民族誌中對於保安村驅邪過程的書寫
    • 三、災難的降臨與禳除:保安村的實例
    • 四、討論與結論
  • 參考書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