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求真無私:吳妍華的大學之道

出版日期
2024/12/0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47099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科學家到教育家,
見證臺灣生科成長,
推動高等教育銳變。


「我自認心無大志,凡事只要努力不懈,順其自然,便心安理得。我個人非常喜歡『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的座右銘;然而在因緣際會之下,意外從研究走向學術行政之路,人生變得越來越複雜,考慮的層面及問題更益發多元。我很慶幸這一生有非常多的機緣,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為臺灣兩所頂尖大學(陽明大學及交通大學)打拚效勞。」──吳妍華〈自序〉



吳校長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女性學術領袖,領導學術機構、教育青年學者、從事卓越研究,對臺灣學術發展貢獻極巨。這本書將她一生的寶貴經歷、卓越成果,清晰簡明地寫下來,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性書籍。
──錢煦(中研院院士)


傳記中,詳實地記述了吳妍華的學術歷程以及她擔任兩所國立大學校長,為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篳路藍縷及開創新猷的精彩回顧,筆力之下高潮迭起,觀來興味無限。
──吳成文(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


我一路看她從一位研究病毒的傑出女科學家,到投入高等教育、培養人才,並促成兩所國立大學的合併,這一史無前例的成就背後可以看見她的理念、洞見、堅持的毅力。
──翁啟惠(中研院前院長)


吳校長很「真」,這不單單是說她個性真摯,她處事更是認真,這些特質在她就任交大校長最是展露無遺。
──曾志朗(教育部前部長)


吳校長之人格特質:光明磊落、不畏強勢,且行事果決、劍及履及、擇善無私,有古俠士之風。
──張懋中(交通大學前校長)


吳校長的高瞻遠矚,讓交大逐步從台灣電子工業的搖籃,轉型為生醫研究的重鎮,為學校帶來了嶄新的發展契機。
──鄧啟福(交通大學前校長)


這本書帶領我們重溫陽明、交大、宜蘭附醫的歷史,讓我們有機會了解那段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這不僅是吳妍華的回憶錄,更是台灣生醫發展與高等教育的回憶錄。
──林奇宏(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她是我最尊崇的學者及校長,對每一件事情都秉持著非常認眞、有理想的態度堅持己念、一絲不苟的精神做事。
──徐明達(陽明大學前副校長兼生化所教授)


吳妍華校長為人正直,做事中道,公正無私,只考慮學校利益,不會有灰色地帶,做事有明確的法則可遵循,因此往往能事半功倍。
──林一平(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她始終堅信教育的力量是改變未來的關鍵,這分信念,也必將激勵我們不斷追求卓越,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陳震寰(陽明交通大學前醫學院院長)
  • 目錄
  • 推薦序 最傑出的女性學術領袖 錢煦
  • 推薦序 一部科學成長的競爭史:自吳妍華的傳記說起 吳成文
  • 推薦序 青年學者的學習典範 翁啟惠
  • 推薦序 在那不遠的山腳下,有位好教授 曾志朗
  • 推薦序 蕙質蘭心、學養雙全,又能擇善無私、劍及履及的現代儒俠 張懋中
  • 推薦序 是回憶錄,也是一部臺灣生物醫學及高等教育的發展史 林奇宏
  • 推薦序 帶領交大走向下一個顛峰:我眼中的吳妍華校長 鄧啟福
  • 推薦序 我最尊崇的學者及校長 徐明達
  • 推薦序 支持教授們追夢的校長 林一平
  • 推薦序 吳妍華校長與醫學系教改 陳震寰
  • 自序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吳妍華
  • 前言 從A到 A+的高教女力典範
  • 第一章 糖廠工程師的女兒
    • 雙親因數學牽起紅線
    • 追求更好教育,從虎尾遷居高雄
    • 南臺灣女兒初進臺北城
    • 受教歸國學人,扎根科學研究
    • 萬里書信,情定田納西
    • 讓美國教授刮目相看的臺灣女學生
  • 第二章 平凡女子的不凡旅程
    • 留美博士謀職碰釘子
    • 「試用期」開啟陽明生涯
    • 陽明五人小組傳奇
    • 從B肝到C肝,奠定學術地位
    • 曾志朗一通電話,走上行政不歸路
    • 代理校長期間,獲選中研院院士
  • 第三章 陽明十年 開疆闢土
    • 簽署陽明、交大合併意願書
    • 當選第一位國立大學女校長
    • 政府欠陽明一百億
    • 困境中找出路,收復校地所有權
    • 校地危脆,颱風來襲的滅校危機
    • 動用校務基金,取回校地
    • 還我河山,幼稚園變身小白宮
    • 爭取蛋黃地「致和園區」
    • 傳統醫學大樓的歷史糾葛
  • 第四章  邁向頂尖大學之路
    • 五年五百億,久旱逢甘霖
    • 成立院士級校務諮詢委員會
    • 評鑑敬陪末座,重整人文教育
    • SARS疫情,危機處理
    • 天助康復計畫
    • 教育創新,跨領域人才培育
    • 校長也參與教師評估
    • 世界排名大躍升,臺灣第三
  • 第五章  竹北生醫 未竟之功
    • 一場關鍵協調會
    • 規畫三校聯合醫學校區
    • 政黨輪替,計畫趕不上變化
    • 二度政黨輪替,臺聯大重燃希望
    • 臺大與臺聯大之爭
    • 計畫走樣,錯失良機
  • 第六章 八年奮戰 爭取陽明附設醫院
    • 三理由三方案,爭取陽明附醫
    • 穿越雪山隧道,尋找新契機
    • 陽明附醫,第一屆校友當院長
    • 萬里飛行考察醫院,聽力老了二十歲
    • 在政治角力的槍林彈雨中前進
    • 傳承陽明創校精神
  • 第七章 臺聯大攜手研究型大學
    • 從三校二院,到四校攜手組臺聯大
    • 代理臺聯大系統校長
    • 諾貝爾大師講座,向典範學習
    • 信義榮譽講座,推動研究誠信素養
    • 全臺首發,學術倫理列必修課程
    • 對大學系統未來的期許與展望
  • 第八章 交通大學首位女校長的挑戰
    • 從說三十個「不」,到允諾交大一個未來
    • 未上任校長,先為頂大計畫「加班」
    • 交傲計畫,千人捐款建賢齊館
    • 改革教師聘用制度,尋找千里馬
    • 以前瞻眼光,進行系所整併
    • 培養跨領域人才,讓國際看見交大
    • 全國第一個半導體國際產業學院
    • 全臺灣第一座智慧型研究生宿舍
    • 八仙塵爆,危機處理總動員
    • 從我們陽明、你們交大,再到陽明交大一家親
  • 第九章 太陽花學運失言風波
    • 走進立法院關懷學生
    • 還原失言風波
    • 罷免校長危機,一天平息
    • 緊張的腦與快樂的腦
  • 第十章 實驗室裡的春風化雨
    • 實驗室的品格
    • 培育有自信的「土博士」
    • 對學生視如己出
    • 蔡宗元博士獎學金,傳承實驗室品格
    • 十年一度慶生會,實驗室家族團圓日
    • 實驗室學生遍布學產界
    • 不當直升機媽媽,兒子學會獨立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第十一章 大學之道 同行致遠
    • 十年磨一劍,看見陽明DNA
    • 超越性別,找回「交大魂」
    • 臺灣高教人才培育危機
    • 最有成就感與最感動的事
  • 後記 第三人稱視角寫吳妍華
  • 附錄 吳妍華年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