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邁向新紀元的刑事訴訟

出版日期
2025/03/3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26539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特色】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比較刑法研究中心(CrimLaw)於2024年8月16、17日舉行「2024年度(第三屆)研討會暨高大刑事法學講座系列(17)──邁向新紀元的刑事訴訟」。隨著台灣社會的科技發展與政治變遷,刑事訴訟法在二十餘年來歷經頻繁的修法,刑事訴訟改革逐漸跳脫職權主義與當事人進行主義之爭,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多元風貌。尤其在2017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大法官解釋及最高法院判決的推動之下,刑事訴訟立法、實務與學說發展百花齊放。因此本研討會所發表的14篇論文,除了涵蓋科技偵查、國民法官、刑事鑑定、被害人保護、特殊程序與非常救濟等程序法議題之外,亦納入以刑法保護司法制度之必要性與界限的實體法議題。本書收錄全部的研討會論文,期能藉助全體與會刑事法學者的努力,對於台灣刑事司法發展提供一定的貢獻。 【作者簡介】(依姓氏筆畫排序) 古承宗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李榮耕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吳俊毅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法學院院長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比較刑法研究中心主任(CrimLaw) 范耕維國立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高泉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許戎沂銘傳大學財金法律學系助理教授許恒達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俊偉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黃士軒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黃鼎軒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副教授黃種甲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劉傳璟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薛智仁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蘇凱平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序】 前言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比較刑法研究中心(CrimLaw)於2024年8月16、17日舉行「2024年度(第三屆)研討會暨高大刑事法學講座系列(17)──邁向新紀元的刑事訴訟」。隨著台灣社會的科技發展與政治變遷,刑事訴訟法在二十餘年來歷經頻繁的修法,刑事訴訟改革逐漸跳脫職權主義與當事人進行主義之爭,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多元風貌。尤其在2017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大法官解釋及最高法院判決的推動之下,刑事訴訟立法、實務與學說發展百花齊放。因此本研討會所發表的14篇論文,除了涵蓋科技偵查、國民法官、刑事鑑定、被害人保護、特殊程序與非常救濟等程序法議題之外,亦納入以刑法保護司法制度之必要性與界限的實體法議題。本書收錄全部的研討會論文,期能藉助全體與會刑事法學者的努力,對於台灣刑事司法發展提供一定的貢獻。   本次研討會能順利籌備並圓滿落幕,除了必須感謝每位作者的全程參與之外,也必須感謝以下單位的支持與協助: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與法律學系、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法務部、巍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信華法律管理講座、聯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致和法律事務所、明法臻興律師事務所、高鼎法律事務所、新阜昌法律事務所以及國立高雄大學法律系系友會。   本次研討會成果的出版,感謝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林靜妙副總編輯與毛基正總經理長年不計成本的支持。本書首度同步發行電子書(e-Book),並且採取如同線上影音串流平台EP訂閱的單篇文章銷售模式,透過打破專書與期刊的紙本出版模式分界,讓本書及所收錄的單篇文章可以在電子資料庫被輕鬆找到,大幅提升專書論文的引用率,鼓勵投入專書與專書論文的撰寫。誠摯期待本書能夠引起各界學者專家的迴響,共同推動台灣刑事訴訟法的進步。 吳俊毅薛智仁 2025年3月31日 【目錄】 前言 i 致詞稿徐錫祥 iii 賀辭 陳明堂 vii 賀辭 陳啟仁 ix 犯罪偵查中模擬基地台的應用及2024年刑事訴訟法修正簡評李榮耕 001 初探人工智慧作為科技偵查中保護私人生活核心領域手段許戎沂 031 鑑定人制度中的專家證人色彩?──2023年刑事訴訟鑑定規範修正分析蘇凱平 057 國民法官制度下審判外偵訊錄音錄影證據之使用──以日本法制為借鏡黃鼎軒 087 論附屬刑法中行政調查證據於刑事程序之使用──以行政法協力義務與不自證己罪原則的調和─為中心陳俊偉 137 法治理念與國民法律感情的衝突及衡量──反思二審對國民法官量刑審查中罪刑相當原則與平等原則之關係范耕維 165 犯罪被害人導向的刑事程序?──被害人訴訟參與制度的規範現狀與將來展望許恒達 201 對被害人採用保護計畫的正當性與證據禁止吳俊毅 233 論協商程序當事人合意之程序保障與救濟──對於近年最高法院裁判的觀察高泉鼎 259 有利受判決人之再審事由改革方向──以量刑減輕與事實認定歧異之再審為核心薛智仁 285 被告妨礙司法行為之入罪化與程序從屬古承宗 317 我國增訂藐視法庭罪之芻議──必要與挑戰黃種甲 339 偽證罪之共犯問題劉傳璟 379 特殊洗錢罪的基本問題──以我國之立法、學說與實務為素材黃士軒 407
  • 前言
  • 致詞稿 徐錫祥
  • 賀辭 陳明堂
  • 賀辭 陳啟仁
  • 犯罪偵查中模擬基地台的應用及2024 年刑事訴訟法修正簡評 李榮耕
  • 初探人工智慧作為科技偵查中保護私人生活核心領域手段 許戎沂
  • 鑑定人制度中的專家證人色彩? 蘇凱平
  • 國民法官制度下審判外偵訊錄音錄影證據之使用 黃鼎軒
  • 論附屬刑法中行政調查證據於刑事程序之使用 陳俊偉
  • 法治理念與國民法律感情的衝突及衡量 范耕維
  • 犯罪被害人導向的刑事程序? 許恒達
  • 對被害人採用保護計畫的正當性與證據禁止 吳俊毅
  • 論協商程序當事人合意之程序保障與救濟 高泉鼎
  • 有利受判決人之再審事由改革方向 薛智仁
  • 被告妨礙司法行為之入罪化與程序從屬 古承宗
  • 我國增訂藐視法庭罪之芻議 黃種甲
  • 偽證罪之共犯問題 劉傳璟
  • 特殊洗錢罪的基本問題 黃士軒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