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易经》提供的不是形而下的答案。《易经》启发的是形而上的大智慧。天人国学提要:邵雍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天人国学”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和修养混成体系。“天人”取义于“天人合一”;“国学”取材于“传统经典”。“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题,“传统经典”是“道”的基本载体。“天人国学”从研读中华经典继承“道”、“德”精髓且构建体系,进而去指导研读中华经典且发展和完善“天人国学”。“天人国学”以明道、修德、做人为根本,内容包括一个中心即“道体德用、道生德畜”;两个基本点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条原理即“无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论,“有无相生、至大至小”的认识论,“存无守有、下学上达”的实践论,“作君子、为圣贤”的价值论,“演绎仿真”、“数据挖掘”的方法论;两个环节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一个目标即“归根复命”、“万物合一”。
- 封面
- 插图
- 时代的国学,进取的国学,未来的国学——《国学经典丛书》序
- 前言
-
上篇 有关《易经》的理论阐述
-
第一章 《易经》发展简史
-
第一节 伏羲与“三易”
-
第二节 文王与《周易》
-
第三节 孔子与《易传》
-
第四节 后世与“易学”
-
-
第二章 《易经》基础知识
-
第一节 《易经》预测符号
-
第二节 卦象与爻象
-
-
第三章 易象思维模式研究
-
第一节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
第二节 太极顺序和基本形象
-
第三节 两仪顺序和基本形象
-
第四节 四象顺序和基本形象
-
第五节 经卦顺序和基本形象
-
第六节 重卦顺序和基本形象
-
第七节 易象模式的三才和五行
-
第八节 易象思维模式基本原理
-
第九节 易象思维符号基本规律
-
-
第四章 《易经》文字解说模式研究
-
第一节 阴阳对立统一的解说模式
-
第二节 六爻质量互变的解说模式
-
第三节 六十四卦循环解说模式
-
第四节 《易经》解说文字的辩证性
-
-
第五章 八卦的空间和时间
-
第一节 八卦图形的演变和改进
-
第二节 八卦与甲子的时空搭配
-
第三节 15轮重卦与16轮甲子
-
第四节 六十甲子纳音
-
第四节 《易经老黄历》
-
-
第六章 《易经》传统排卦方法
-
第一节 蓍草排卦法
-
第二节 梅花易数法
-
-
第七章 《易经》预测分析性排卦
-
第一节 《易经》预测分析性排卦原理
-
第二节 《易经》预测分析性排卦方法
-
-
-
中篇 有关《易经》的文本解读
-
《易经》阴卦系统
-
第一章 坤地系列
-
第一卦 000·000地地坤卦(02):柔顺利贞,厚德载物
-
第二卦 000·001山地剥卦(23):消息盈虚,厚下安宅
-
第三卦 000·010水地比卦(08):建万国,亲诸侯
-
第四卦 000·011风地观卦(20):下观而化,四时不忒
-
第五卦 000·100雷地豫卦(16):豫顺以动,作乐崇德
-
第六卦 000·101火地晋卦(35):丽乎大明,自昭明德
-
第七卦 000·110泽地萃卦(45):除戎器,戒不虞
-
第八卦 000·111天地否卦(12):俭德辟难,不以荣禄
-
-
第二章 艮山系列
-
第九卦 001·000 地山谦卦(15):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
第十卦 001·001山山艮卦(52):行不失其时,思不出其位
-
第十一卦 001·010水山蹇卦(39):当位贞吉,反身修德
-
第十二卦 001·011风山渐卦(53):居贤德,善风俗
-
第十三卦 001·100雷山小过卦(62):上逆下顺,行过乎恭
-
第十四卦 001·101火山旅卦(56):柔得中,顺乎刚
-
第十五卦 001·110泽山咸卦(31):柔上而刚下,以虚受人
-
第十六卦 001·111天山遁卦(33):远小人,不恶而严
-
-
第三章 坎水系列
-
第十七卦 010·000地水师卦(07):容民畜众
-
第十八卦 010·001山水蒙卦(04):果行而育德
-
第十九卦 010·010水水坎卦(29):常德行,习教事
-
第二十卦 010·011风水涣卦(59):阴阳接,风行水
-
第二十一卦 010·100雷水解卦(40):赦过而宥罪
-
第二十二卦 010·101火水未济卦(64):慎辨物而居方
-
第二十三卦 010·110泽水困卦(47):困而不失其所
-
第二十四卦 010·111天水讼卦(06):天水违行,作事谋始
-
-
第四章 巽风系列
-
第二十五卦 011·000地风升卦(46):地中生木,顺德积小
-
第二十六卦 011·001山风蛊卦(18):山下有风,振民育德
-
第二十七卦 011·010水风井卦(48):木上有水,劳民劝相
-
第二十八卦 011·011风风巽卦(57):随风而巽,申命行事
-
第二十九卦 011·100泽雷恒卦(32):圣人久于其道,君子立不易方
-
第三十卦 011·101火泽鼎卦(50):正位凝命,是以元亨
-
第三十一卦 011·110泽风大过(28):巽而说行,独立不惧
-
第三十二卦 011·111天风姤卦(44):天地相遇,命诰四方
-
-
-
下篇 有关《易经》的文本解读
-
《易经》阳卦系统
-
第五章 震雷系列
-
第三十三卦 100·000地雷复卦(24):朋来无咎,反复其道
-
第三十四卦 100·001山雷颐卦(27):天地养万物,圣人养万民
-
第三十五卦 100·010水雷屯zhūn卦(03):天造草昧,君子经纶
-
第三十六卦 100·011风雷益卦(42):天施地生,与时偕行
-
第三十七卦 100·100叠雷震卦(51):震惊百里,恐惧修省
-
第三十八卦 100·101火雷噬嗑(21):中而上行,明罚敕法
-
第三十九卦 100·110泽雷随卦(17):大亨贞无咎,向晦入宴息
-
第四十卦 100·111天雷无妄(25):刚中而应,天命不佑
-
-
第六章 离火系列
-
第四十一卦 101·000地火明夷(36):莅众用,晦而明
-
第四十二卦 101·001山火贲卦(22):察时变,化天下
-
第四十三卦 101·010水火既济(63):初吉柔得中,终乱其道穷
-
第四十四卦 101·011风火家人(37):言有物,行有恒
-
第四十五卦 101·100雷火丰卦(55):天地盈虚,折狱致刑
-
第四十六卦 101·101火火离卦(30):柔丽乎中正,明照于四方
-
第四十七卦 101·110泽火革卦(49):水火相息,治历明时
-
第四十八卦 101·111天火同人(13):以类辨物,利涉大川
-
-
第七章 兑泽系列
-
第四十九卦 110·000地泽临卦(19):教思无穷,保民无疆
-
第五十卦 110·001山泽损卦(41):损刚益柔,惩忿窒欲
-
第五十一卦 110·010水泽节卦(60):制数度,议德行
-
第五十二卦 110·011风泽中孚(61):信及豚鱼,议狱缓死
-
第五十三卦 110·100雷泽归妹(54):人之终始,永终知敝
-
第五十四卦 110·101火泽睽卦(38):天地睽,其事同
-
第五十五卦 110·110泽泽兑卦(58):悦以先民,民忘其劳
-
第五十六卦 110·111天泽履卦(10):辨上下,定民志
-
-
第八章 乾天系列
-
第五十七卦 111·000地天泰卦(11):财成天地,小往大来
-
第五十八卦 111·001山天大畜(26):刚而尚贤,日新其德
-
第五十九卦 111·010水天需卦(05.):往为有功,饮食宴乐
-
第六十卦 111·011泽天小畜(09.):刚中志行,以懿文德
-
第六十一卦 111·100雷天大壮(34):刚动而正,非礼弗履
-
第六十二卦 111·101火天大有(14):刚健而文明,应天而时行
-
第六十三卦 111·110泽天夬卦(43):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
第六十四卦 111·111天天乾卦(01):保合大和,自强不息
-
-
-
附录 有关《易经》的深度阅读
-
第一章 正易心法
-
第二章 《易传》阅读
-
第一节 文言
-
第二节 系辞上
-
第三节 系辞下
-
第四节 说卦
-
第五节 杂卦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