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蔡詩萍第一本跑步散文──
跑完就好!人生尾段班的奮戰哲學!
在過半的人生階段,他如何卸下重重光環,毅然選擇重新起跑,
開啟一段賽道中場的思索,關乎人生,也關乎馬拉松
身為作家,他寫生活點滴的散文、談紅樓聊齋經典;
身為媒體人,他主持藝術討論,拿下一座金鐘;
這次,他盤點過往、重啟人生,從Somebody到Nobody,
化身為人生與馬拉松賽道上數千至上萬名跑者中的一員。
在跨越中場的生命階段裡,面對青春不再、體力大不如前,
除了滿懷感傷的回憶往昔,又或是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歲月倒數外,
還能做些什麼?還能創造什麼意義?
蔡詩萍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因為健康問題與內心驅動,他開始起跑;
如今,他更愛上跑步,進而在跑道上書寫自己獨到的節奏與體悟,
成為打破日常慣習的四十個選擇哲學!
◎對馬拉松賽道好奇的人,應該要看!
‧人生苦短,年過半百為何還要重當艱苦的馬拉松新生?
‧忙寫作、工作,休息都不夠了,怎麼還有時間跑?
‧不必搶快破紀錄,「跑不快」反而更快樂?
‧肯亞菁英跑步選手,也會坐上失敗的跑馬回收車?
‧長達四十二公里的賽事,邊跑邊想的是什麼?
如果你對上述感興趣,那就不容錯過這本書,
這些問題,只有「跑者蔡詩萍」才會給出最趣味又深刻的回答!
◎跑在人生賽道的每個人,更應該要看!
他以多年跑馬拉松的經歷和體會,深入探討人生哲學的核心議題,透過馬拉松中的痛苦與挑戰,不斷體驗和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價值,從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
▍由此至彼的挑戰與跨越
每一次的奔跑,都是身體在空間中的挑戰。上下坡、晴雨天,皆與不同環境進行較量,透過雙腳丈量世界。他透過跑進台灣各地的鄉間小道、高速國道或人煙罕至的深山,也從台灣到日本跨越地理與文化,進而發現賽道上「堅持與超越自我」的共同語言。
▍成為「慢咖」,與歲月和解
中年以後的年齡與時間流逝,也是他在賽道上的深刻感觸。跑步過程中,他看見不同時前的自己,從學校操場上的青澀少年,為人丈夫、成為父親,到如今的後中年跑者。每一次的跑馬都是在與時間賽跑,但他與之抗衡的方式不是「搶快」,反而是以「不快跑者」的後段班姿態,學會珍惜每一步的珍貴經歷,細細體會每一馬的自我成長。
特別的是,棄賽、超過時限「被關門」的無奈與豁達,更是他接納現在的自己、與之為友的寫照。
▍不孤單,熟悉又陌生的跑伴
賽道上,跑者們撇開平日裡的身分與社會地位,僅僅以一名「跑者」存在著。他見過腦性麻痺的跑者,步伐笨拙但穩定前行,甚至在與他擦肩而過時,還能為他微笑喊加油。還有許多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分享一瓶水、陪跑在後段班,這些來自他人無聲的支持,展現出跑步中的人性溫暖與力量。
無論是初次接觸跑步,還是已有豐富的跑馬經驗,藉由蔡詩萍跑出的內心風景,這本書都將帶來人生與馬拉松賽道「在路上」的深遠啟發。
跑完就好!人生尾段班的奮戰哲學!
在過半的人生階段,他如何卸下重重光環,毅然選擇重新起跑,
開啟一段賽道中場的思索,關乎人生,也關乎馬拉松
身為作家,他寫生活點滴的散文、談紅樓聊齋經典;
身為媒體人,他主持藝術討論,拿下一座金鐘;
這次,他盤點過往、重啟人生,從Somebody到Nobody,
化身為人生與馬拉松賽道上數千至上萬名跑者中的一員。
在跨越中場的生命階段裡,面對青春不再、體力大不如前,
除了滿懷感傷的回憶往昔,又或是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歲月倒數外,
還能做些什麼?還能創造什麼意義?
蔡詩萍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因為健康問題與內心驅動,他開始起跑;
如今,他更愛上跑步,進而在跑道上書寫自己獨到的節奏與體悟,
成為打破日常慣習的四十個選擇哲學!
◎對馬拉松賽道好奇的人,應該要看!
‧人生苦短,年過半百為何還要重當艱苦的馬拉松新生?
‧忙寫作、工作,休息都不夠了,怎麼還有時間跑?
‧不必搶快破紀錄,「跑不快」反而更快樂?
‧肯亞菁英跑步選手,也會坐上失敗的跑馬回收車?
‧長達四十二公里的賽事,邊跑邊想的是什麼?
如果你對上述感興趣,那就不容錯過這本書,
這些問題,只有「跑者蔡詩萍」才會給出最趣味又深刻的回答!
◎跑在人生賽道的每個人,更應該要看!
他以多年跑馬拉松的經歷和體會,深入探討人生哲學的核心議題,透過馬拉松中的痛苦與挑戰,不斷體驗和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價值,從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
▍由此至彼的挑戰與跨越
每一次的奔跑,都是身體在空間中的挑戰。上下坡、晴雨天,皆與不同環境進行較量,透過雙腳丈量世界。他透過跑進台灣各地的鄉間小道、高速國道或人煙罕至的深山,也從台灣到日本跨越地理與文化,進而發現賽道上「堅持與超越自我」的共同語言。
▍成為「慢咖」,與歲月和解
中年以後的年齡與時間流逝,也是他在賽道上的深刻感觸。跑步過程中,他看見不同時前的自己,從學校操場上的青澀少年,為人丈夫、成為父親,到如今的後中年跑者。每一次的跑馬都是在與時間賽跑,但他與之抗衡的方式不是「搶快」,反而是以「不快跑者」的後段班姿態,學會珍惜每一步的珍貴經歷,細細體會每一馬的自我成長。
特別的是,棄賽、超過時限「被關門」的無奈與豁達,更是他接納現在的自己、與之為友的寫照。
▍不孤單,熟悉又陌生的跑伴
賽道上,跑者們撇開平日裡的身分與社會地位,僅僅以一名「跑者」存在著。他見過腦性麻痺的跑者,步伐笨拙但穩定前行,甚至在與他擦肩而過時,還能為他微笑喊加油。還有許多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分享一瓶水、陪跑在後段班,這些來自他人無聲的支持,展現出跑步中的人性溫暖與力量。
無論是初次接觸跑步,還是已有豐富的跑馬經驗,藉由蔡詩萍跑出的內心風景,這本書都將帶來人生與馬拉松賽道「在路上」的深遠啟發。
- 封面
- 書名頁
- 目次
- 序 自己的賽道,自己完成
-
輯一 光陰追趕,再喘也要抬腳伸志
-
1 / 中年震盪,聽見內心鼓聲
-
2 / 回不去了,但有一種暢快
-
3 / 奔跑中,總有未完待續的劇情
-
4 / 我跑,所以我存在
-
5 / 沒空對年齡討價還價
-
6 / 缺乏自律,只會成為歲月的奴隸
-
7 / 和自己當麻吉,日子才好過
-
8 / 「決定開跑」是最自由的選擇
-
9 / 虛假不符的榮冠,何必強戴
-
10 / 無能為力?跑起來去找平靜
-
11 / 超越極限,疲憊但不狼狽
-
12 / 跑步和寫作一樣,難在「開動」
-
13 / 進化不是天擇,需要一點人為
-
14 / 享受吧,喧囂中的孤獨
-
-
輯二 足夠業餘,才懂享受後段班
-
15 / 只要比年輪快,就好
-
16 / 明知會失敗,還是要出門一探
-
17 / 不一定要贏,但要記得輸
-
18 /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積累
-
19 / 當菁英選手的失敗組同學
-
20 / 請問,長跑中都在想些什麼?
-
21 / 倒一杯,品味奔馳後的韻味
-
22 / 在道上,說謊是必須更是美德
-
23 / 賽道又漫又長,但來日更方長
-
24 / 沒有勝負的「英雄之旅」
-
25 / 「理由正當」的缺席,是一種幸福
-
26 / 請記得,給自己「放個暑假」
-
27 / 尊重身體,才有能力發揮自己
-
-
輯三 都是風景,陪跑的可愛地方與人們
-
28 / 挖掘習以為常的美好
-
29 / 跑進郊鎮裡的鄉間野趣
-
30 / 人生有上下坡,沒人能一路緩行
-
31 / 面對厭世長坡,要用跳恰恰的舞步
-
32 / 有時候,我們必須不斷的繞圈圈
-
33 / 顛覆賽道的「夾腳拖跑步文化」
-
34 / 在最年華的記憶裡,重新起跑
-
35 / 「女力」奔馳出一路芬芳
-
36 / 打破熟齡屏障,維持跑場身價
-
37 / 行路難,人情暖
-
38 / 我期待,為女兒跑出典範
-
39 / 有一種愛,是永不說抱歉
-
40 / 一步步,都在傳承無悔
-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