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电子商务起源于美国,迅速发展在中国。电子商务就像一个强大的帝国,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悄然崛起,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发展电商更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了解电商发展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必将成为所有中国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和个人创业的必修课。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推荐序 拥抱互联网,让传统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 前言
-
第一章 电子商务的界定及其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东西方电商帝国的产生
-
一、世界级电商庞然大物阿里巴巴
-
二、杰夫·贝佐斯及其亚马逊帝国
-
-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不同界定
-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
二、电子商务系统
-
三、电子商务的三个关键环节
-
四、电子商务是对传统商务的颠覆
-
-
第三节 万流归宗:电商发展的必然性
-
一、电子商务产生的技术条件
-
二、电子商务产生的社会条件
-
三、电子商务产生的历史背景
-
四、电子商务发展的个性特点
-
-
第四节 电商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路径选择
-
一、电商商业模式的创新
-
二、企业电商模式的路径选择
-
-
-
第二章 参差不齐的不同国家及地区电商发展
-
第一节 美国:电商路上高飞的老鹰
-
一、美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二、美国电子商务的法规与政策
-
三、美国电子商务的领先模式
-
四、美国电子商务的环境支持
-
五、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
-
第二节 欧洲:紧追不舍的“斗牛士”
-
一、欧洲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
二、德国的电子商务
-
三、英国的电子商务
-
四、法国的电子商务
-
五、俄罗斯的电子商务
-
六、意大利的电子商务
-
-
第三节 亚洲:后来居上的第三梯队
-
一、亚洲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二、日本的电子商务
-
三、韩国的电子商务
-
四、印度的电子商务
-
五、台湾地区的电子商务
-
六、新加坡的电子商务
-
-
第四节 非洲:不是蜗牛也不是乌龟
-
一、非洲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二、南非的电子商务
-
三、科特迪瓦的电子商务
-
四、肯尼亚的电子商务
-
五、加纳的电子商务
-
-
-
第三章 中国:一只在电商路上奔跑的兔子
-
第一节 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精彩历程
-
一、萌芽与酝酿期(1997~1999年)
-
二、冰冻与调整期(2000~2002年)
-
三、复苏与回暖期(2003~2005年)
-
四、崛起与高速发展期(2006~2007年)
-
五、转型与升级期(2008~2016年)
-
六、中国电子商务“宇宙速度”发展探因
-
-
第二节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国特色”
-
一、平台建设为主导的构建特色
-
二、电商服务业发展迅速
-
三、网购环境越来越成熟
-
四、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
-
五、移动电商发展基础良好
-
六、政府大力支持电子商务
-
七、社会化电商发展空间广阔
-
八、电子商务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
-
-
第三节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春秋战国”
-
一、B2B:王者至尊
-
二、B2C:战阵中的突围
-
三、C2C:从混沌到秩序
-
-
第四节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地域格局
-
一、行政地域分布格局
-
二、各城市电商发展格局
-
-
-
第四章 电商发展的未来趋势——确定性抑或哥德巴赫猜想
-
第一节 从B2B到O2O
-
一、B2B发展的确定性
-
二、O2O发展的预示性
-
三、还有什么电子商务模式在等我们去开发
-
-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
一、移动社交将成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
-
二、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赢利来源
-
三、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
四、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新宠
-
五、移动电子阅读填补狭缝时间
-
六、移动定位服务提供个性化信息
-
七、移动搜索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助推器
-
八、手机内容共享服务将成为客户的黏合剂
-
九、移动支付蕴藏巨大商机
-
-
第三节 虚拟与实体的高度融合
-
一、现实在呼唤一种新模式的产生
-
二、虚拟与实体融合的必然性
-
三、实体与虚拟的互融——“+互联网”VS“互联网+”
-
-
第四节 电商与物流企业将深度整合
-
一、传统物流的局限性
-
二、物流成制约中国电商发展的瓶颈
-
三、电商与物流互融协同才是王道
-
四、标志性事件——“菜鸟”成立
-
五、从物通天下到汇能天下
-
六、中国电商与物流融合的缺失——呼叫中心
-
-
第五节 四位一体模式或将成为商业主流
-
一、关于商业模式的有益探索
-
二、UPCC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
-
三、电子商务的蛋糕依然在发酵
-
-
第六节 美国电商发展给中国电商从业者的启示
-
一、美国电商发展的新特点
-
二、美国电商模式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
三、对中国从业者的启示
-
-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