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通过十课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儒学的精华思想,能够使读者从中吸取人生智慧和做人道理,通俗易懂,是人们学习、认识和了解儒学的基础书籍。
- 封面
- 前言
-
第一章 德:德治、人治的治世主张
-
1.为政以德,以德配天
-
2.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
3.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5.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
第二章 礼:“内圣外王,知行合一”的伦理思想
-
1.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
2.礼之用,和为贵
-
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4.敬而无失,恭而有礼
-
5.不学礼,无以立
-
6.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
-
第三章 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仁政思想
-
1.人之初,性本善
-
2.得道多助,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4.仁者无敌,不是靠空谈道义就能实现的
-
5.仁眇天下,义立而王
-
6.仁人之兵,王者之志
-
-
第四章 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
-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2.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3.礼不下庶人
-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5.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
-
第五章 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纲常
-
1.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2.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
3.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
4.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
-
5.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
6.言忠信,行笃敬
-
-
第六章 让: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中庸之道
-
1.不拘泥,不偏激
-
2.适可而止,不偏不倚
-
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5.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
6.谦,德之柄也;让,礼之主也
-
-
第七章 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的天人合一思想
-
1.智者不惑,识时达务
-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4.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
第八章 温:“在明明德,在亲民”的大学之道
-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2.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
3.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4.多闻慎言,多见慎行
-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6.讷于言,敏于行
-
-
第九章 恭:利人皆得以自利,损人终不免损己的和谐理念
-
1.修身自省,躬行实践
-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
5.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
6.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
-
第十章 宽:重德轻刑、轻徭薄赋的法律准则
-
1.时使薄敛,可以劝百姓
-
2.为政以德,宽则得众
-
3.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
4.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