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向矽谷學敏捷創新:史丹佛轉型專家親授微軟、亞馬遜等矽谷巨頭8大致勝心態,打造創新、活力十足的卓越組織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3666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蘋果、微軟、亞馬遜……持續創新的祕訣是什麼?
史丹佛轉型領導聖經,帶你打造活力十足的卓越組織

★《今日美國》、《富比士》和《企業家》 評選為五大商業書之一
★ NEXT BIG IDEA俱樂部2023 必讀書籍
★ 史丹佛熱門課程「如何帶領組織成功轉型」精華集結

為什麼微軟能歷久不衰,今日再度站上股價高峰?
為什麼蘋果能一再推出劃時代產品,顛覆數個產業?
為什麼是亞馬遜發明了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為什麼特斯拉能夠發明出電動車並推行至全世界,其充電樁讓所有汽車業者都追著用?

為什麼這些偉大的公司都位在美國矽谷?
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做對了什麼?

答案是敏捷與創新,在AI遠比人類更聰明、背後有機器人大軍虎視眈眈的今天,企業唯有不斷敏捷調整與永續創新才得以生存。
本書將揭開亞馬遜、蘋果、特斯拉、微軟等矽谷巨頭都有的8大致勝心態

5家矽谷巨頭深度分析╳8大致勝心態╳6大關鍵做法
歷時七年,史丹佛熱門課「如何帶領組織成功轉型」教授塔布里奇針對六千八百七十三位全球高管、學者和消費者調查,深入研究。他率領團隊深入研究二十六家公司,也關注陷入困境的公司,本書主要架構著重在五家矽谷巨頭與領導人:
● 蘋果vs.賈伯斯
● 特斯拉vs.馬斯克
● 亞馬遜vs.貝佐斯
● 星巴克vs.舒茲
● 微軟vs.納德拉

他發現這五家矽谷巨頭都有8種致勝心態:
1「堅守組織存在的意義」:
找出企業願景,以此為北極星指引員工方向。微軟的納德拉喊出:「重新找回微軟的靈魂」,八年後市值飆漲五倍。
2「對顧客著魔」:
以顧客為最優先考量,事事體貼顧客。亞馬遜建立「世界上最以客戶為重的公司」,不斷精進顧客服務與體驗。
3「比馬龍效應」:
領導者營造企業文化,激勵員工成為理想模樣。蘋果的賈伯斯連續一年打電話給員工聊天,為的是完整傳達經營理念。
4「創業心態」:
回到「第一天」,拋棄傭兵心態,成為有使命感的傳教士。星巴克的舒華下令停止營業三小時,只為喚起員工的初心。
5「掌控節奏」:
機會出現之前保存體力、做好準備,一旦時機到來果斷抓住獵物。馬斯克半夜三點發信,在特斯拉只需五天就能完成其他車廠半年進度。
6雙模式運作:
壓縮vs.體驗模式,運用自如達到標準化、自動化、降低成本。耐吉用壓縮模式,不斷推出熱銷鞋款,培養死忠鞋迷。
7大膽行動:
激發員工熱情,破除沉沒成本迷思,放眼未來。超微大膽放掉昔日主導商品,重心轉向GPU,營業額大幅驟升至140億美元。
8跨界合作:
破除框架,打開員工創新、敏捷開發的眼界與格局。微軟打破穀倉效應,舉辦業界最大規模黑客松,促成跨部門、跨職能合作。

書末延伸個案研究將本書八大特質重點整合,由點到線到面,交織出具創新、變革、進化的卓越企業的實用手冊,是一個充滿實用見解的寶庫,更是實業家、執行長和經理人的必讀書籍。

─本書特色─
1. 專業研究報告,具權威性:
歷時七年研究、率領史丹佛菁英團隊,提供了對26家企業(包括蘋果、特斯拉、亞馬遜、微軟和星巴克等行業巨頭)的成功驅動因素和挑戰的內部觀點,並提供可複製的獲勝方法。這份研究報告,揭開6千多名高階主管、學者和消費者的調查,以及現任和前任員工訪談。
2. 剖析世界知名領導者思維:
本書亦深度解析各產業模範領導者關鍵決策:史蒂夫(蘋果)、馬斯克(特斯拉)、貝佐斯(亞馬遜)、納德拉(微軟)和霍華德(星巴克)。
3. 具體、實用做法:
永續創新的組織習慣保持進攻,時時刻刻保持警覺,尋找創新和改進的機會。本書從理論到實體作法兼具,適合給努力在動盪時代維持成長的公司參考。

─專家推薦─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 邱奕嘉
《VK科技閱讀時間》電子報、Podcast節目主持人 VK
蘋果資深副總裁 朗恩.強森
eBay前營運長 梅納德.韋伯
特斯拉全球充電業務負責人 德魯.貝內特

─各界讚譽─

「轉型與創新是所有企業經理人必須參與的戰役,這本書為摸黑匍匐前行的企業經理人指引了光的方向,也帶來了齊全的裝備。當一個企業理解並一一實踐了這些特質,一定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找到立足點,也能為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邱奕嘉,政大管理學院副院長

「本書的內容讀來有趣、好懂,作者在每一篇章介紹創新特質時,時而理論、時而穿插公司案例,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快速掌握概念,了解企業創新的方法。相信這本書能幫助你在創新、轉型的路途中,給予方向,提供可行的方法!」──VK,《VK科技閱讀時間》電子報、Podcast節目主持人

「我認識貝南已有十年,兩人的緣份始於我把在史丹佛大學學到的『戰略執行框架』應用到歐洲議會,作為主要的管理系統。貝南是多產的思想家和作家,《向矽谷學敏捷創新》一書呈現他對成績斐然公司以及領導人的深入見解,特別是在實現敏捷力方面的經驗。」──克勞斯.韋勒(Klaus Welle),歐洲議會祕書長(2009-2022年)

「貝南.塔布里奇為我們提供了一本完整的實用手冊,指導員工和組織如何因應現代的經濟模式。不同於許多管理書籍僅專注於一個重要主題(例如存在目的),《向矽谷學敏捷創新》彙整了存在目的、敏捷性、領導力、靈活應變、跨界合作等主題,猶如一個充滿實用見解的寶庫,適合認真經營、努力在動盪時代維持成長的公司參考。」──艾美.艾德蒙森(Amy Edmondson),哈佛商學院教授,《正確犯錯》(Right Kind of Wrong)作者

「我期待《向矽谷學敏捷創新》很快會成為實業家、執行長和董事會的必讀書籍。」──阿拉什.費道西(Arash Ferdowsi),Dropbox共同創辦人

「貝南.塔布里奇寫了一本必讀的入門書,供任何考慮將組織轉型為永續創新企業的人參考……閱讀本書,向一流榜樣學習。」──丹.沃克(Dan Walker),賈伯斯領導下擔任蘋果人資長(2000-2005年);JCPenney人資長(2011-2013年)
  • 封面
  • 書名頁
  • 推薦序 領導轉型,企業轉贏 邱奕嘉
  • 推薦序 向全球頂尖企業學習創新之道 VK
  • 序 組織如何更敏捷、更創新?
  • 第1章 看見挑戰
    • 轉型成功的大型企業有哪些?
    • 永續創新需要什麼條件?
    • 永續創新所需的八大致勝心態
    • 永續創新還需要另外六個特質
    • 如何閱讀本書
  • 第I部 慷慨
    • 第2章 堅守組織的存在意義
      • 目的應該有存在意義
      • 存在的目的要能激勵組織
      • 存在目的要能具體可行
      • 海爾:市場出現變化,目標也跟著改變
      • 建立存在的願景:這個世界需要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 存在願景與北極星同軌道
      • 臉書:當組織偏離存在願景時
      • 本章結語
    • 第3章 對顧客著魔
      • 一直存在的外部影響力
      • ZARA的共創模式:顧客才是專家
      • 蘋果公司發揮同理心想像:預期顧客的需求
      • 最佳測試:實際使用的狀況
      • 看重整體的顧客體驗
      • 亞馬遜結合持續創新與共創
      • 組織上下都對顧客著魔
      • 努力讓客訴率為零
      • 數據是黃金
    • 第4章 比馬龍效應
      • 規模問題
      • 網羅高潛力人才
      • 必須「契合」公司的獨特文化
      • 向專家學習,而非向專業經理人學習
      • 營造歸屬感
      • 掙得一席之地
      • 信任員工
      • 導師制度
      • 讓員工發聲
      • 績效考核
  • 第Ⅱ部 奮進
    • 第5章 創業心態
      • 英雄之旅
      • 進入「第二天」會怎樣
      • 用故事喚起危機意識
      • 傳教士的使命感
      • 轉向,向第一天心態靠攏
      • 分散決策
      • 重拾初學者之心
      • 向所有員工廣傳創業心態
      • 特斯拉的心態
    • 第6章 掌控節奏
      • 為什麼節奏很重要?
      • 像獅子一樣掌握節奏
      • 有意識地選擇衝刺
      • 節奏不只是速度而已
      • 掌控節奏,保持敏捷
      • 由明星擔綱
      • 從內部儲備人才
      • 建立穩定的節奏
      • 組織結構和流程決定敏捷力
      • 控制混亂
    • 第7章 雙模式運作
      • 雙模式優勢
      • 壓縮模式
      • 體驗式管理4步驟
      • 注意事項
      • 體驗式開發的兩個經驗法則
      • 有些專案需要採用雙模式
  • 第Ⅲ部 勇氣
    • 第8章 大膽行動
      • 大膽有哪些策略優勢
      • 建立大膽的組織
      • 大膽行動的三部曲
      • 大膽前行的勇氣
      • 大膽踩煞車
      • 滿足現狀的百視達與諾基亞
      • 讓員工自由,鼓勵他們大膽行動
      • 大膽行動,方向更清晰
    • 第9章 跨界合作
      • 為什麼合作很難?答案是「穀倉效應」
      • 跨結構合作
      • 依賴合作型團隊:亞馬遜
      • 自帶電池的人
      • 跨組織合作
      • 培養合作精神
      • 合作型領導人
      • 跨界合作的侷限性
      • Myspace的穀倉現象
      • WeWork 不受監督的領導人
      • 在實踐中促進合作
    • 第10章 歸納與總結
      • 星巴克的存在意義
      • 對顧客體驗著魔
      • 比馬龍效應
      • 重拾創業心態
      • 控制節奏
      • 雙模式的實際應用
      • 綜合來看
      • 通往創新的五大基石之路
      • 牢記關鍵元素
  • 資料來源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