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自序
- 目次
-
導論
-
第一節 《巴縣檔案》及其研究成果
-
第二節 竊盜犯罪史的多元研究方法
-
第三節 本書各章概要
-
-
第一章 清代竊盜法律的規範與懲罰
-
第一節 竊盜律的基本架構
-
第二節 竊盜相關的律例規範
-
第三節 竊案的審理與判決:以官箴書為例
-
小結
-
-
第二章 竊案處理流程與知縣斷案的考量
-
第一節 從案發到報官
-
第二節 調查、追緝、審訊與結案
-
第三節 州縣官的斷案考量
-
小結
-
-
第三章 同治朝巴縣竊案發生的背景因素
-
第一節 同治元年太平軍的擾動
-
第二節 同治二年重慶教案
-
第三節 同治三年的米價陡漲
-
第四節 城市化的速度
-
小結
-
-
第四章 竊嫌身分與犯罪動機的分析
-
第一節 竊嫌身分的分析
-
第二節 犯罪動機與行為的發生
-
小結
-
-
第五章 行竊的類型與犯罪的過程
-
第一節 偷竊的型態
-
第二節 特殊的時節
-
第三節 銷贓與接贓的管道
-
第四節 窩戶:竊賊背後的黑手
-
小結
-
-
第六章 被竊事主的身分與報案選擇
-
第一節 被竊事主的身分統計
-
第二節 被竊事主與中人之家
-
第三節 被害事主的報案選擇
-
小結
-
-
第七章 從贓物來看地方的物質消費
-
第一節 贓物失單的真實性
-
第二節 失竊物品的類別變化
-
第三節 失竊主流物品的介紹
-
第四節 失竊的特殊物品分析
-
第五節 物品擁有與社會階層化
-
小結
-
-
第八章 犯罪與城市:城市竊案的分析
-
第一節 城市內竊盜案件的空間分布
-
第二節 城市建築與竊盜犯罪之關聯性
-
第三節 城市被竊標的物之特徵
-
第四節 城廂防治竊盜犯罪的機制
-
小結
-
- 結論
- 徵引書目
- 論文發表資訊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