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探究希臘、尋覓羅馬、剖析埃及、歷險波斯
★閻宗臨史學經典再復刻★
|希臘羅馬史稿|:希臘,是這樣開始的
希臘羅馬的古人並不知他們歷史正確的由來,其先人藏於森林,「不知以磚建屋,運用木料,所居如蟻穴,只有陽光進去」,但是地中海對這些質樸的居民,有種永恆的不安促使其前進,形成一種普遍的理想,活潑健壯湊至一種形的完美,不允許殘缺,不允許模糊,構成地中海文化的特點。
地中海歷史,經施里曼(Schliemann)、米克賀夫(Milchhoefer)及伊文斯(Arthur Evans)的地下開發,證明克里特及希臘有古遠的歷史,那些神話與傳說仍含有史事,他不是孤立的。愛琴海文化以克里特為中心;希臘初期與埃及和小亞細亞關係至切;迨至羅馬向南進展,地中海中心亦向西移,地中海的作用亦達到頂點。凱撒征高盧,軸心移動,古希臘羅馬史亦漸凋零,歐洲進入混亂與蠻野的時代,亦即歐洲大陸史發展的開始。
|古巴比倫帝國|:漢摩拉比法典知多少
西元前1759年,漢摩拉比攻瑪里,城陷,淪為廢墟。隨著北上,征服亞述,強大的巴比倫王國便建立起來。
漢摩拉比吸取《蘇美法典》有用的部分,結合巴比倫當時的情況,制定新的法典,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這部法典是用巴比倫語寫的,1901年,這部重要的文獻在蘇撒城被發現,現藏在巴黎博物館中。
漢摩拉比稱這部法典是「公正」的,實際上是保護奴隸主的利益,對貴族、僧侶與商人是有利的。法典內容,分序言、正文與結語三部分,共46欄,282條。現存的法典,有五欄已毀,除殘缺者外,尚有257條,涉及刑事、親屬、財產、繼承與債務等。這部法典是奴隸時代重要文獻之一。
|16世紀經濟革命|:日漸成形的資本主義
16世紀初,百年戰爭結束後,隨著時代的轉變,西方人愛生活,重物質,有無窮的欲望,發覺生命的可貴。
16世紀經濟革命的特點,首在物價的提高。杜莫森認物價上漲係自1524年,他說:「從這年起,一切物價皆提高,那種高漲,不是偶然的,而是經常的。」這種現象,貨幣論者,咸以缺少抽碼流通故,各國囤積現金,不能流通,交易入停滯狀態。證據是在16世紀初,為了解決交易停頓的問題,各國有改革幣制的發動。
從別一方面看,自新大陸發現後,許多現金流入歐洲。波丹在1568年說:「自從六十年來,物價提高在十倍以上。」有人猜想自1541年至1544年三年間,新大陸輸入歐洲,有1,700萬金佛郎,這雖不能視為定數,卻可說明現金大量輸入的現象。到1545年波多西銀礦的開發,構成一種過剩的危機,西方人心理上發生變化。
總之,地理的新發現,加強了國際貿易,原有的經濟機構,不能去應付環境,勢必加以一種改革。
本書特色
‧由史學名家饒宗頤親自作序
‧本書集結閻宗臨數本史論講稿,濃縮其畢生鑽研的歐洲古代史精華
‧收錄閻宗臨親寫注釋近400多條,讓讀者重新親近一代史學大師
★閻宗臨史學經典再復刻★
|希臘羅馬史稿|:希臘,是這樣開始的
希臘羅馬的古人並不知他們歷史正確的由來,其先人藏於森林,「不知以磚建屋,運用木料,所居如蟻穴,只有陽光進去」,但是地中海對這些質樸的居民,有種永恆的不安促使其前進,形成一種普遍的理想,活潑健壯湊至一種形的完美,不允許殘缺,不允許模糊,構成地中海文化的特點。
地中海歷史,經施里曼(Schliemann)、米克賀夫(Milchhoefer)及伊文斯(Arthur Evans)的地下開發,證明克里特及希臘有古遠的歷史,那些神話與傳說仍含有史事,他不是孤立的。愛琴海文化以克里特為中心;希臘初期與埃及和小亞細亞關係至切;迨至羅馬向南進展,地中海中心亦向西移,地中海的作用亦達到頂點。凱撒征高盧,軸心移動,古希臘羅馬史亦漸凋零,歐洲進入混亂與蠻野的時代,亦即歐洲大陸史發展的開始。
|古巴比倫帝國|:漢摩拉比法典知多少
西元前1759年,漢摩拉比攻瑪里,城陷,淪為廢墟。隨著北上,征服亞述,強大的巴比倫王國便建立起來。
漢摩拉比吸取《蘇美法典》有用的部分,結合巴比倫當時的情況,制定新的法典,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這部法典是用巴比倫語寫的,1901年,這部重要的文獻在蘇撒城被發現,現藏在巴黎博物館中。
漢摩拉比稱這部法典是「公正」的,實際上是保護奴隸主的利益,對貴族、僧侶與商人是有利的。法典內容,分序言、正文與結語三部分,共46欄,282條。現存的法典,有五欄已毀,除殘缺者外,尚有257條,涉及刑事、親屬、財產、繼承與債務等。這部法典是奴隸時代重要文獻之一。
|16世紀經濟革命|:日漸成形的資本主義
16世紀初,百年戰爭結束後,隨著時代的轉變,西方人愛生活,重物質,有無窮的欲望,發覺生命的可貴。
16世紀經濟革命的特點,首在物價的提高。杜莫森認物價上漲係自1524年,他說:「從這年起,一切物價皆提高,那種高漲,不是偶然的,而是經常的。」這種現象,貨幣論者,咸以缺少抽碼流通故,各國囤積現金,不能流通,交易入停滯狀態。證據是在16世紀初,為了解決交易停頓的問題,各國有改革幣制的發動。
從別一方面看,自新大陸發現後,許多現金流入歐洲。波丹在1568年說:「自從六十年來,物價提高在十倍以上。」有人猜想自1541年至1544年三年間,新大陸輸入歐洲,有1,700萬金佛郎,這雖不能視為定數,卻可說明現金大量輸入的現象。到1545年波多西銀礦的開發,構成一種過剩的危機,西方人心理上發生變化。
總之,地理的新發現,加強了國際貿易,原有的經濟機構,不能去應付環境,勢必加以一種改革。
本書特色
‧由史學名家饒宗頤親自作序
‧本書集結閻宗臨數本史論講稿,濃縮其畢生鑽研的歐洲古代史精華
‧收錄閻宗臨親寫注釋近400多條,讓讀者重新親近一代史學大師
- 饒宗頤序
- 齊世榮序
- 編者語
-
希臘羅馬史稿
-
第一卷
-
第一章 愛琴海歷史的開始
-
第二章 亞該亞人與特洛伊戰爭
-
第三章 古希臘形成與社會演進
-
第四章 希臘向外拓殖
-
第五章 希臘西元前7、前6 兩世紀之轉變
-
第六章 波斯帝國的建立
-
第七章 波希战争
-
第八章 雅典海上帝國的稱霸
-
第九章 希臘內戰與國際糾紛
-
第十章 中地中海的拓殖
-
第十一章 羅馬初始
-
第十二章 地中海文化的趨向
-
-
第二卷
-
第一章 馬其頓興起
-
第二章 亞歷山大帝國
-
第三章 亞歷山大帝國瓦解後的演變
-
第四章 羅馬海權的發軔
-
第五章 地中海精神的轉變
-
第六章 羅馬海權的成功
-
第七章 羅馬侵略與社會危機
-
第八章 凱撒與獨裁
-
-
第三卷
-
第一章 奧古斯都
-
第二章 羅馬帝國的裂痕
-
第三章 羅馬開拓西方
-
第四章 安東尼王朝
-
第五章 後期羅馬帝國
-
第六章 基督教的創立
-
第七章 帝國衰落
-
第八章 西羅馬滅亡
-
-
結論
-
附錄:關於希臘羅馬史主要資料
-
-
世界古代史講稿
-
原始社會
-
緒說
-
原始群
-
母系氏族社会
-
父系氏族社会
-
-
埃及古代史
-
前言
-
由埃及統一至西克索人的入侵
-
由新王國時期的復興到古埃及王國的覆滅
-
-
古代兩河流域南部的歷史
-
兩河流域最初的國家
-
古巴比倫王國
-
新巴比倫王國
-
-
古代兩河流域西北部的歷史
-
一、西臺與敘利亞
-
二、亞述與烏拉爾圖
-
-
古代腓尼基、巴勒斯坦與愛琴海區域
-
腓尼基
-
巴勒斯坦
-
愛琴海區域
-
-
古代的印度
-
印度河流域初期的文化
-
雅利安人的入侵
-
恆河流域的發展與佛教興起
-
孔雀王朝的建立
-
阿育王的统治與印度的分裂
-
印度文化簡述
-
-
古代的伊朗—古代米底與波斯簡史
-
伊朗的自然環境
-
米底的建國
-
波斯帝國的建立
-
高墨達暴動與大流士即位
-
波斯帝國的擴張與滅亡
-
波斯文化略述
-
-
古代希臘
-
希臘城邦制的發生與發展
-
希臘奴隸社會的繁榮及危機
-
馬其頓的形成與希臘的崩潰
-
-
西元前後的中亞、印度與埃及
-
古代中亞與印度
-
西亞與埃及
-
-
古代羅馬
-
古代義大利與羅馬的形成
-
羅馬的擴張及其共和制的顛覆
-
羅馬帝國
-
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西羅馬的滅亡
-
-
-
論文
-
李維史學研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6世紀經濟革命
-
上 地理發現
-
下 資本主義形成
-
-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特質
-
文藝復興與義大利
-
復古運動與人文主義
-
文藝復興新藝術運動
-
-
歐洲封建時代的獻禮
-
歐洲封建時代社會之動向
-
論歐洲封建時代的法律
-
一
-
二
-
三
-
四
-
-
關於西臺—軍事奴隸所有者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古代波斯及其與中國的關係
-
關於波斯的自然環境及其他
-
米底建國及其與亞述的關係
-
阿黑內尼德時代
-
安息王朝
-
薩珊時代及其奴隸社會的解體
-
波斯與中國的關係
-
冊府元龜中有關波斯來華使節的摘錄
-
《本草綱目》所記關於波斯物品
-
結語
-
-
匈奴西遷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關於巴克特里亞古代的歷史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
拜占庭與中國的關係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大月氏西移與貴霜王國的建立
-
中亞的重要
-
馬其頓侵略中亞
-
關於月氏古史的片段
-
月氏的居地
-
月氏與允姓之戎
-
月氏西移
-
貴霜王國的建立與滅亡
-
八、結語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