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新作,其内容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作者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相、认同/记忆、文本/情境等概念,提出一种由表相(文本、图像、电影、社会事件等等)认识社会现实本相的分析法。这是一种结合多种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研究,作者称之为 “反思史学”。同时也是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对史学的反思。作者希望读者/研究者能因此练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范知识蒙敝的真实世界及其历史变化过程,对外在世界有真实体认,以及反
- 谢词
-
前言 为什么赤脚惯了踩在锐石上不知痛?
-
历史与“历史”
-
反思性
-
本书的写作目的
-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在文献中作田野
-
-
第一章 事实与现实
-
历史事实
-
社会事实与民族志事实
-
事实、真相与现实
-
-
第二章 典范与边缘
-
类比法与历史、民族事实探索
-
典范历史
-
典型文化
-
边缘的历史与文化
-
-
第三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面貌
-
环境与领域资源
-
经济生业
-
社会结群
-
文化与文化表征
-
个人、文化与社会
-
-
第四章 表相与本相
-
表相、表征
-
本相、社会现实
-
习行与习性:布迪厄的习行理论
-
习性与社会本相
-
-
第五章 认同与记忆
-
集体记忆、社会记忆
-
社会为何有记忆:认同、区分与人类生态
-
人类生态与社会记忆
-
社会如何记忆:语文表述
-
内在情境与外在情境
-
表述性知识与默示性知识
-
历史心性、文类与社会记忆的延续
-
社会如何记忆:物与身体表述
-
以物像传递的社会记忆
-
以群体仪式活动传递的社会记忆
-
日常生活行为传递的社会记忆
-
社会记忆的分类
-
记忆与历史
-
社会记忆
-
集体记忆
-
历史记忆
-
根基历史记忆
-
-
第六章 文本与情境
-
文本与文本分析
-
文本分析与文献研究
-
文本与情境举例
-
人类经济生态情境与相关文本
-
族群认同情境与“历史”文本
-
我族边缘建构情境与相关文本
-
人类群体认同情境与“身体”文本
-
女性的社会边缘情境与相关文本
-
少数民族的社会边缘情境与相关文本
-
文本所描述的与喻示的讯息
-
-
第七章 文本结构与情境结构
-
文本结构一:历史心性
-
弟兄祖先历史心性
-
英雄祖先历史心性
-
结合弟兄与英雄祖先的历史心性
-
“弟兄”与“英雄”历史心性人群接触之情境
-
文本结构二:文类
-
正史文类与中原帝国情境
-
方志文类与地方情境
-
文本结构三:模式化叙事情节
-
英雄征程记与英雄徙边记
-
其他形式文本中的模式化情节
-
文本结构的作用
-
-
第八章 三种文本表征分析策略
-
文本生命的情境分析:陶器的比喻
-
多点观察与整体比较:凹凸镜的比喻
-
弟兄祖先历史之文本与情境
-
汉化情境呈现的弟兄祖先历史变化
-
藏化情境呈现的弟兄祖先历史变化
-
认识“我们”借以观察“历史”的凹凸镜
-
两层凹凸镜面上的像:神话、传说与历史
-
边缘微观社会探索:燃烧木杆的比喻
-
汉化与少数民族化的微观过程:北川经验
-
孙吴至东晋时期会稽士人的华夏认同情境
-
汉化:以燃烧木杆为喻的新理解
-
少数民族化的微观过程:湘西经验
-
抉择、移动与边缘
-
-
第九章 结语
-
体认与体谅的历史知识
-
微观、片面与刹那的历史
-
人类生态、反思性历史、反思性认同
-
反思性中国人认同
-
- 附录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电影与小说观读之后
- 参考书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