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序言
- 前言
-
第一编 骑射、冲击与军阵:步、骑兵战术的演变
-
第一章 早期骑兵战术特征:骑射与游击
-
第一节 匈奴骑兵战术与其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的关系
-
第二节 《六韬》中的战国骑兵战术原则
-
第三节 秦汉之际的骑兵战例
-
-
第二章 汉匈战争与骑兵冲击战术的肇端
-
第一节 汉军与匈奴的战术区别及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文帝到武帝:探索中原骑兵进攻战略
-
第三节 卫青、霍去病的骑兵战术革新:从骑射到冲击
-
第四节 再论李广与李陵
-
-
第三章 骑兵冲击战术的发展期(东汉到西晋)
-
第一节 刘秀时代的“突骑”作战
-
第二节 汉末三国骑兵冲击战术的强化
-
第三节 汉末三国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第四节 西晋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
第四章 骑兵的马镫战术革命与北方民族政权转型
-
第一节 关于马镫研究的学术史和考古证据
-
第二节 骑兵冲击战术的成熟:马镫与马槊
-
第三节 冲击骑兵的战术运用特征
-
第四节 游牧族对骑兵冲击战术的适应
-
-
第五章 4—6世纪南北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骑兵建设
-
第二节 北方骑兵对南作战的特征
-
第三节 南方政权的骑兵建设
-
第四节 南方骑兵作战特征
-
-
第六章 古代步兵军阵的战术特征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古代步兵军阵的队列特征
-
第二节 军阵的“非理性异动”
-
第三节 先秦至隋代的步兵军阵变化趋势
-
第四节 南方步兵的特殊战术形式
-
附录 戚继光对军阵战术的探讨和对世俗观念的纠正
-
-
-
第二编 南征与北伐:经典战例
-
第七章 东吴的江防作战与晋灭吴之战
-
第一节 汉末三国时期的隔江对峙与攻防战
-
第二节 伐吴的前期部署及司马炎对将帅的戒备
-
第三节 灭吴之役的部署
-
第四节 伐吴之战过程
-
-
第八章 陈朝的江防作战与隋灭陈之战
-
第一节 立国之初:与北齐的战事
-
第二节 560年代陈内战与北周、北齐的渡江作战
-
第三节 隋军灭陈之战的部署
-
第四节 灭陈战事实际进程
-
-
第九章 桓温对前燕的北伐
-
第一节 南方对北作战的地理因素
-
第二节 晋军北伐中的黄—淮航道
-
第三节 桓温伐前燕
-
-
第十章 刘裕对南燕和后秦的北伐
-
第一节 刘裕伐南燕
-
第二节 刘裕北伐后秦
-
-
结语 地理环境并非战争的决定因素
-
-
第三编 成功转型与积重难返:南北朝的战争与政权
-
第十一章 北魏开国初期的战争模式
-
总论 拓跋北魏战争模式的三次转型
-
第一节 拓跋伐燕之战的战争形态
-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复合战备形式(5世纪前期)
-
第三节 420年代拓跋嗣的对宋战争
-
-
第十二章 北魏政权中期的战争模式
-
第一节 拓跋焘时期魏军的战争模式
-
第二节 北魏进占淮北青齐与作战模式转型
-
第三节 北魏中期的步兵来源
-
-
第十三章 北魏政权后期的战争模式
-
第一节 孝文帝时期的魏齐战争形态
-
第二节 魏宣武帝初年的对南扩张
-
第三节 505—506年萧宏北伐与魏梁战事
-
-
第十四章 南朝的财政与战争
-
第一节 刘宋时期的战争与财政
-
第二节 南齐的财政与战争
-
第三节 梁、陈的财政与战争
-
总结
-
-
第十五章 南朝军人势力与皇权
-
第一节 陈朝的“军人共同体”特征
-
第二节 宋、陈军人改立皇帝的选择
-
第三节 皇权对军事将领的打击与控制
-
第四节 皇权、将领对士族文化的追求
-
余论 文武分途与“南朝化”命题
-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