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081564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五四的另一面》引入了五四的社会改造面相,指出当时涌现出的各种“社会改造”构想是五四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杨念群将五四看作一场具有多维试验角度的社会文化运动,同时,通过把五四发生及延续的时段拉长至20世纪40年代,深度考察了五四一代成长起来的“新青年”面对各种时势变迁做出的反应和抉择。
  • 自序
  • 第一章 导论:“五四解释学”反思
    • 引言
    • 对自由主义“五四解释学”的批评
    • 修正途径:五四研究的“社会史化”
    • 对“社会”的认知与五四知识精英的行动方略
    • 余论:“社会革命”得失谈
  • 第二章 五四前奏:从国家崇拜到政治疏离
    • “文化普遍主义”如何收缩为局部的政治建设问题
    • “民族”与“国家”概念如何相互分离
    • “文化”作为一场新兴运动是如何出现的
    • 东西文化之争如何演变成了“归约主义”的游戏
  • 第三章 “无政府”构想:“社会”观念形成与传播的媒介
    • 对“国家”偶像化的批判和质疑
    • “社会”观念的引入与新型“自治”组织的建立
    • 以基层“社会革命”替代上层“政治革命”
  • 第四章 “个人主义”兴衰史:“个体”是如何消融于“社会”之中的
    • 五四前后极端“个人主义”论述的短暂流行
    • “群己”界线的重设
    • “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野与抵牾
    • 人生际遇与“个人主义”:以文学艺术界的争论为例
    • “社会有机体论”:“集团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取代
    • 对“个人主义”日常生活方式的批判
  • 第五章 践履型知识群体的崛起与社会改造运动
    • 身份认同的难局
    • 边缘政治的鼓动者与地方历史意识的重构
    • 地方自治的含义
    • 个人修养为什么不是自足性的?
    • 地方性责任伦理与社会组织的建构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