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0817290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天命”如何转移》指出,清朝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正统观”。清朝以前的“正统论”基本上依赖单一的儒家道德教化观念,清朝则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观的补充性诠释框架,与其“二元理政”的治理模式相互配合。而“大一统”正是正统观的首义,是王者获取“正统性”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本书围绕“大一统”在“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表现展开具体讨论。一方面探究“大一统”观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及其在清代展现出的独特历史形态,另一方面探讨“大一统”观在清代政治、社会与文化实践过程中到底如何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力。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绪论:“中国”“天下”与“大一统”比较论纲
  • 第一章 清朝以前的“正统论”及其与“大一统”之关系
    • 引言:“正统”释义
    • “春王正月”的政治蕴意
    • 从“说灾异”到“释符命”:方士化儒生的崛起
    • “圣王”与“圣人”政治神话的构造与分流
    • “天谴论”的退隐与“新功德论”的兴起
    • “进故事”与“纪纲”重整
    • 先“自治”后“治外”:宋代“新夷夏论”
    • 明代“大一统”观对宋朝理学思想的继承
    • 结语
  • 第二章 清朝“大一统”观再诠释
    • 引言:清帝对汉人王朝“正统观”的改造
    • “正统观”古义解释的回归与清朝的地缘政治学
    • 从“攘夷”到“尊王”:清帝如何解读宋明理学要义
    • 《春秋》释读与帝王经学
    • “公羊学”复兴与常州学派的“大一统”观
    • 结语
  • 第三章 “正统观”形成的内在张力:清朝“二元理政模式”与“大一统”思想
    • 引言:清朝“二元理政”模式对辽金体制的继承性
    • 清朝“正统”的多元特性是如何形成的
    • 藏传佛教何以成为建构“正统性”的资源
    • 清代边疆治理模式对前朝的继承性
    • 清朝“正统性”特征的思想史诠释
    • 结语
  • 第四章 清帝的“教养观”与“学者型官僚”的基层治理模式
    • 引言:从一道谕旨看皇权与地方官员的关系
    • 对“教养”观念的诠释与“学者型官僚”的职能转变
    • “学者型官僚”与基层政治执行力
    • 教化蛮夷:从“华夷分治”到“中外一体”
    • 结语
  • 第五章 基层教化的转型:乡约、宗族与清代治道之变迁
    • 引言:从一桩溺婴案说起
    • “教化”与“治道”的演变
    • 传统乡约模式的畸变
    • 岭南基层乡约的军事化
    • “宗族”构造与明清乡治格局之演变
    • 结语
  • 第六章 “大一统”观在近代中国的变异
    • 引言:“大一统”观内涵在晚清的扩展
    • “大一统”观与近代地缘政治之构造
    • “大一统”观经学基础在近代之变异
    • “大一统”观与近代有关“专制”问题之讨论
    • 结语
  • 第七章 清帝逊位与民初统治合法性的阙失
    • 引言:“正统性”危机的发生与“合法性”建立的困境
    • 清帝逊位前后有关统治合法性阙失的议论
    • 从“种族论”到“同化论”:“大一统”政治理念的复归
    • 清末民初有关科举功能的再争议及其后果
    • 民初思想界对重构“大一统”政教关系的再思考
    • 结语
  • 余论:政治史研究与中国传统核心观念的当代价值
    • “民众史观”抑或“英雄史观”?
    • 什么是“统治”?什么是“清朝统治”?
    • “统治”与“治理”的边界应该设在何处?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