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買空賣空,絕對是門好生意!
一場零實體交易,是地表最強氣候解方,更隱藏獲利商機
當「淨零」號角響起,「碳有價」時代來臨,各國紛紛搶攻這波「買空賣空」商機,如果你還不懂得如何靠碳交易賺得一桶金,怎能兼顧環境永續與經營獲利,贏得淨零新賽局?
你一定沒想過靠著碳交易,竟也能賺進斗金!特斯拉(Tesla)便是這場淨零賽局中,憑「碳」獲利新台幣上百億元的佼佼者。這看不見、摸不著的交易模式,既像股票、期貨,實則複雜得多。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教授的碳交易奧義,讓你一點就通,錢進碳金新世紀!
一場零實體交易,是地表最強氣候解方,更隱藏獲利商機
當「淨零」號角響起,「碳有價」時代來臨,各國紛紛搶攻這波「買空賣空」商機,如果你還不懂得如何靠碳交易賺得一桶金,怎能兼顧環境永續與經營獲利,贏得淨零新賽局?
你一定沒想過靠著碳交易,竟也能賺進斗金!特斯拉(Tesla)便是這場淨零賽局中,憑「碳」獲利新台幣上百億元的佼佼者。這看不見、摸不著的交易模式,既像股票、期貨,實則複雜得多。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教授的碳交易奧義,讓你一點就通,錢進碳金新世紀!
- 推薦序 「綠色金融」在全球氣候風險管理具關鍵位置──王儷玲
- 推薦序 解析碳交易的前世今生──林聖忠
- 推薦序 迎接ESG競爭力時代的來臨──胡均立
- 推薦序 碳交易將帶來產業變革的龐大潛力──葛望平
- 推薦序 交易僅是手段,減量才是目標──劉哲良
- 自序 碳交易是最強的氣候解方──李堅明
-
Chapter 1 新顯學:一碳究竟
-
「寇斯定理」:探索碳交易的學理基礎
-
為什麼碳交易會省錢?「成本有效性」的意義
-
「京都機制」:全球減碳合作的推手
-
清潔發展機制:國際最成功的碳交易機制
-
如何取得碳權開發證書?
-
碳權與一般商品有何不同?
-
碳權計算的依據是什麼?
-
「巴黎機制」延續「京都機制」
-
「對應調整」可避免碳權重複使用
-
碳權是如何產生的?
-
碳權品質要如何認定?
-
-
Chapter 2 新趨勢:碳源溯義
-
「基林曲線」:氣候變遷的精算師
-
極端氣候將成為未來新常態
-
全球淨零賽跑的「5P原則」
-
電力排碳係數就是國家淨零競爭力
-
「碳鎖定」現象導致減碳不易
-
碳交易真義:激勵減碳續航力
-
碳交易為何優於碳稅?
-
追溯企業ESG的歷史軌跡
-
「碳風險」:企業ESG面臨的最大挑戰
-
減碳策略組合:董事會必須上的一門課
-
-
Chapter 3 新經濟:碳為觀止
-
全球「碳負債」:向地球借錢
-
台灣經濟發展代價:「碳負債」
-
「零碳經濟」:正在崛起的新經濟
-
能源經濟是「零碳經濟」的核心
-
運用「綠色金融」實現「零碳經濟」
-
碳權是人類的真實資產
-
碳交易制度的真實效益
-
碳權是如何交易的?
-
洲際交易所集團:全球最大碳權交易集團
-
國際主要碳市場規模
-
-
Chapter 4 新思辨:碳奇釋疑
-
碳交易的「比較利益法則」
-
破除「自己的碳自己減」的迷思
-
企業購買碳權不是逃避減碳責任
-
公私部門合作共同設計碳交易制度
-
碳交易的企業績效:碳會計釋疑
-
碳交易可能出現的詐欺事件
-
-
Chapter 5 新典範:望洋驚碳
-
碳交易制度的成功典範
-
全球首例自願性碳交易制度成功典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
-
歐盟碳交易制度減排量是台灣總量2倍
-
全球首例城市排放交易體系成功典範
-
台灣碳交易制度發展
-
台灣碳權交易正式上路
-
台灣碳權交易如何與國際接軌?
-
-
Chapter 6 新未來:異想碳尋
-
「三流」管理將成企業顯學
-
碳盤查:備戰淨零的總體檢
-
碳盤查方法:從今天的自己看見明天更好的自己
-
國立臺北大學的新淨零運動
-
全球淨零行動新寵:「碳報關」的興起
-
「碳關稅」會侵蝕企業的獲利?
-
供應鏈/價值鏈碳管理:碳排放的你儂我儂
-
供應鏈碳管理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
低碳供應鏈是最佳做法
-
產品「碳足跡標籤」:產品碳排放身分證
-
產品碳足跡要如何計算?
-
個人碳帳戶:累積個人真實資產
-
「零碳經濟」的最佳賺錢模式:負碳商業模式
-
人人都要有碳帳戶
-
碳交易的ETF世界:「零碳經濟」的賺錢生意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