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永續發展的路口:實踐SDGs的權威指南

出版日期
2024/01/1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71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站在永續發展的路口,下一步該往哪走—
為了下一代更美好的未來
也為了現在的繁榮
要怎麼選擇?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氣溫不斷飆升
身處臺灣近期只覺得每天都快「熱死人」,但其實不只臺灣如此,全球不斷出現「十年一見的熱浪」、「百年一遇的大雨」、「前所未有的乾旱」,但這些頻率到底是怎麼得知的?又為什麼會出現「旱澇並存的現象」?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氣候已經悄悄改變……

●在都市裡種菜?永續城市的建構
英國某些城市出現一群不甘寂寞的農耕愛好者,趁著夜裡突襲城市空地,其他居民可能一覺醒來驚覺家門口前的停車格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菜園,這些人被稱為「綠色游擊隊」,他們試圖引起民眾反思,現在的都市規劃真的能讓都市與鄉村更永續嗎?

●後疫情時代,人又要如何永續
新冠疫情從2019年末至今,情況逐漸好轉,我們也終於有機會回顧碰到重大疫情時,公共衛生體系怎麼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每年都常聽到健保財務惡化,那我們究竟要做何改變?

本書收錄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的演講內容,在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這個特殊的時間點,回顧2015年擬定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首先從氣候變化點出永續發展議題的起因;接著針對水資源安全和糧食安全議題進一步討論其重要性;再藉由田園城市和能源轉型方針尋找永續城市的下一步策略;而在四面環海的臺灣,海洋保育也與我們息息相關;剛經歷的疫情更顯示公共衛生體系對永續生存的重要性;近年火熱的AI新科技,又能對永續發展做出那些貢獻?政策引導下2050臺灣淨零轉型又有哪些挑戰等著我們去面對?
永續發展被定義為「在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其自身需求的情況下,滿足當代需求的發展模式」,站在永續發展的路口,現在的人類要為作出決定而努力。

作者簡介:
探索基礎科學系列講座 簡介

自1825年起,英國王家科學院舉辦了「王家科學耶誕講座」,以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方式,將科學知識介紹給社會大眾,提升英國學子、民眾的科學素養。無數的學者曾在此講座中講授科學知識,而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暫停舉行外,這一具有古老傳統的科普講座,至今仍持續不斷。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自2009年起,師法「王家科學耶誕講座」,舉辦「探索基礎科學講座」,借重學養與教學俱佳的科學大師們開講,與有志探索科學世界的朋友們共聚一堂。講座的主題與基礎科學知識緊密相連,每期輪流就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各學門開闢講題,講師們仔細清楚的解說科學原理,許多非科學背景的聽眾們,也能迅速的進入科學世界,體會探索知識的樂趣。

本期講者:
許晃雄(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王根樹(臺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
張靜貞(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張聖琳(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林子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陳美霞(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楊谷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
周桂田(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推薦序
  • 引 言
  • CH 1 氣候緊急年代的挑戰與契機/講者 許晃雄
  • CH 2 氣候變遷下的水質安全課題/講者 王根樹
  • CH 3 談糧食安全與營養安全/講者 張靜貞
  • CH 4 從鋤頭到舌尖的永續城市/講者 張聖琳
  • CH 5 能源轉型的城市策略/講者 林子倫
  • CH 6 臺灣海洋保育面面觀/審定 陳瑞賓
  • CH 7 後疫情時代的公衛危機與轉機/講者 陳美霞
  • CH 8 AI機器人的發展/講者 楊谷洋
  • CH 9 淨零碳排的挑戰/講者 周桂田
  • 附 錄
    • 參考資料
    • 圖片來源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