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阿毘達磨,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阿毘達磨被解釋為「無比法」、「對法」,佛世時已有阿毘達磨這種用來解釋、分別經藏的分析方法。《摩訶僧祇律》稱「阿毘曇者九部經」,九部經即九部法、九分教,無比是佛法相對於世間法而言。在《大毘婆沙論》等中,阿毘達磨為「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之「依增上慧論道」,是與戒律和契經相對而言的專門著作,這個術語的含義眾說紛紜。
阿毘達磨被解釋為「無比法」、「對法」,佛世時已有阿毘達磨這種用來解釋、分別經藏的分析方法。《摩訶僧祇律》稱「阿毘曇者九部經」,九部經即九部法、九分教,無比是佛法相對於世間法而言。在《大毘婆沙論》等中,阿毘達磨為「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之「依增上慧論道」,是與戒律和契經相對而言的專門著作,這個術語的含義眾說紛紜。
- 說明
- 序
- 《俱舍》術語要點一覽
- 《俱舍》的門檻—第一題:諸業以諸法為何果?
- 《俱舍》的地基—第二題:業在蘊處界中是何所攝?
- 《俱舍》的大肥肉—第三題:十二心無間相生
- 《俱舍》的瑕疵—第四題:十二心中何心現前幾心可得?
- 《俱舍》的中流—第五題:五受根何時創得何時捨?
- 《俱舍》的承重墻—第六題:五受根相應煩惱,約九十八隨眠、約七十五法,分別是何所斷?
- 《俱舍》的司令部—第七題:十五部隨眠中,哪些於五上分結緣緣識隨增?
- 《俱舍》的大海—第八題:何時修無漏初靜慮非淨?
- 《俱舍》的天際—第九題:定生善法等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6267393/88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