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教養世界中的獨特人際關係

出版日期
2024/09/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745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想退出聚會或群組卻說不出口,要繼續待在群內又覺得好痛苦……
這是媽媽們之間的友情,也是世上難度超高的人際關係。

與其他媽媽的人際關係,是因孩子而迅速變得親密,但也可能因為孩子而迅速疏遠。因為處境相似,所以很容易產生共情、互相幫助,但也很容易變成攀比和嫉妒,無意間傷害了彼此。
從為了孩子,即使不方便仍強迫自己出門的媽媽;到想積極參加聚會卻常常被冷落而感到害怕的媽媽,母親們的擔憂只能永無止境?

作者寫下媽媽世界中的獨特人際關係故事,不僅抒發焦慮、看清問題,也為自己找尋出口,並以對媽媽成長有幫助的關係爲前提,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和建議。

無論是媽媽,還是在各種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人,只要讀這本書,就會知道按自己的風格生活並沒有錯。同時也會明白,爲了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更爲了保護自己和孩子,該如何思考和行動。

這是一本帶你穿越人際關係難題的療癒指南書。
  • 書封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目錄
  • 推薦序 因育兒而建立起的社交活動,是助力還是阻力? 陳志恆
  • 推薦序 不完美也精采:找到聚會的理由 宋怡慧
  • 好評推薦
  • 作者序 最高難度的人際關係開始了
  • 第一章 去了覺得不自在,不去又不安心的媽媽聚會
    • 歡迎來到媽媽們的世界
    • 和媽媽們初次建立的特別關係
    • 領導者與成員的合作很重要
    • 媽媽需要與大人對話
    • 媽媽聚會上一定會做比較嗎?
    • 「多管閒事」和「提供建議」只是一線之隔
    • 從他人的不幸裡尋找幸福的媽媽
    • 用財力評價別人的媽媽
    • 媽媽們也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嗎?
    • 那位媽媽成為反派的理由
  • 第二章 媽媽的人緣與孩子的人緣是兩碼子事
    • 媽媽,我還不需要朋友
    • 孩子沒有朋友,是媽媽的錯嗎?
    • 職業婦女的不安大不相同
    • 放下對人際關係的期待
    • 必須出席班親會才能取得資訊嗎?
    • 如果無法參加班親會?
    • 媽媽,我也想被邀請參加朋友的慶生會
    • 像親家一樣的關係
    • 有時候一個人待著更好
    • 給互相傷害的孩子的話
    • 當孩子排擠其他朋友時
  • 第三章 媽媽聚會中應該保持的八種品格態度
    • 一,時時刻刻都要小心說話
    • 二,議論他人時,要堅守底線
    • 三,不要炫耀孩子
    • 四,關係再好也要明算帳
    • 五,遵守時間約定
    • 六,獲得資訊需要懂得禮尚往來
    • 七,面對孩子們的爭執,不要感情用事
    • 八,在群組中保持風度
  • 第四章 不被無禮之人傷害的方法
    • 是我敏感,還是對方無禮?
    • 承認自己敏感
    • 不賦予意義就沒有意義
    • 適度反擊的美學
    • 抛開「被害者意識」就會幸福
    • 與他人減少對立的方法
    • 確認心理距離和意圖
    • 媽媽也需要溫暖的父母
  • 第五章 人際關係也需要極簡化
    • 把我的能量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 人際關係沒有消化藥
    • 「情緒垃圾桶」和「能量吸血鬼」的結合
    • 傳話的人更壞
    • 保持距離的時機和方法很關鍵
  • 第六章 百分之九十九的女性都會經歷「隱性孤立」
    • 真有值得被排擠的理由嗎?
    • 不要成為受害者、加害者或參與者
    • 在媽媽聚會中發生悲劇的原因
    • 好友突然反目的原因
    • 女人為什麼要暗中攻擊?
    • 人際關係是武器
    • 不好的關係中,形成排擠的過程
    • 培養良好關係的方法
    • 克服排擠的七種方法
    • 奇數的詛咒不要代代相傳
  • 第七章 了解防衛機制,就能看出解決問題的蛛絲馬跡
    •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也是防衛機制之間的相遇
    • 無名怨憤是個問題
    • 媽媽們的無名怨憤名單
    • 承認嫉妒心
    • 感覺到敵意就用被動攻擊
    • 轉嫁責任的防衛機制:投射
    • 減少罪惡感的防衛機制:抵消
    • 壓抑會反應在身體上
    • 雙面的防衛機制:補償與認同
  • 第八章 我的中心是「我」,你的中心是「你」,關係的中心是「我們」
    • 其他人會不會瞞著我建立群組?
    • 「不成熟的善良」與「成熟的善良」
    • 沒有人能完全彌補不足
    • 如何擺脫關係中的痛苦?
    • 聽過「自尊心吸血鬼」嗎?
    •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人的溫暖
    • 懂得建立健康關係的特徵
    • 討厭對方的點,其實是自己的影子
  • 第九章 堅強的媽媽以及堅強的孩子
    • 人際關係也需要整理
    • 無所事事的甜蜜
    • 豐富心靈的邂逅
    • 心理靱性和寬恕的力量
    • 從「缺乏」的象徵變成「愛」的象徵
    • 只要有完全的信任就夠了
    • 坐頭等車廂的媽媽與吊車尾的媽媽
  • 後記 因為在一起而更幸福的媽媽們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