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不是你做得不夠多,而是不理解青春期。
懂點心理學,就能解決90%的管教難題!
當孩子看待大人的視角發生變化,他們的態度也會改變。
小時候,孩子仰視父母,感覺必須服從;到了青春期,隨著身高的突飛猛進,他們開始平視甚至俯視父母,就會認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大人差不多,也會思考大人的話是否正確,並探索自己的新身體、新頭腦和新情緒。
所以,叛逆的青少年不是「不聽話的孩子」,而是「正在學習成熟的大人」。種種不受控的行為,其實是他們在「尋找正確」和「發展自我認同」的表現,最終目的是要讓自己變強大。
本書作者姜振宇為心理學教授、暢銷書作家,也是兩個國、高中生的父親。在陪伴兒子共度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他深深體會到:「懂點心理學,就能解決90%的管教難題。剩下10%的問題,會自然迎刃而解。」
書中利用心理學+行為學+教養學,從心理源頭解鎖青少年的內心,破解孩子的情緒、行為、學習、人際關係問題。此外,也告訴父母不該再執著於「往外控管小孩」,而要「往內處理自己」,並從「指揮官」進化至「顧問」,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和理解。若父母的心態與角色可以成功轉換,親子關係就能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為青少年的父母解憂與解惑──
孩子仍愛你,但你已不再是他世界的全部。
孩子突然變冷漠,是他們試圖發展獨立性的表現。他們開始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希望與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再愛你,相反地,他們仍需要你的支持和理解,只是方式變了。
人際關係是成長的必修課。
青春期孩子對朋友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對家庭的依賴,他們會在同儕中尋找認同感,這是發展社交能力的重要時期。
讓大腦正確開機,成績才能大躍進。
孩子的成績起伏不定,不僅是學習問題,更是心理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為青少年的大腦正處於發展階段,會影響他們的計劃和判斷能力。
設定行為界限,遠離青春期的風險。
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種不良影響,父母要學會如何為孩子設立合理的界限,讓他們知道:「不是你喜歡,就什麼都可以。」
誠摯推薦
親職教育推廣人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李介文、諮商心理師 李家雯(海蒂)
好評推薦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段重要旅程,父母是陪伴者,更應該是引路人。把我們的視線暫時從叛逆的行為移開,看見孩子變化的本質,洞悉叛逆背後是尋找正確前進方向的渴望。如何以共情和理解為基礎,建立溫暖而富有支持性的家庭關係,你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俞敏洪
- 〔作者序〕 青春期教養的求生指南
-
Part1|轉大人的成長風暴
-
第一章 變高變壯後,產生莫名的自信
-
01當孩子長大, 父母也要跟著升級
-
02身高變化會影響心理變化 ──對待父母從仰視到平視
-
03精力旺盛, 感覺特別High
-
04從「兒童腦」 轉變為「成人腦」
-
05大腦的 「用進廢退」原則
-
|總結|不是你做得不夠多,而是不理解青春期
-
-
第二章 愛美怕醜,自己就站在舞臺的中心
-
01在乎外表與打扮, 開始發展「身體意象」
-
02熟悉的身體失控了 ──發育中的三種奇怪現象
-
03崇拜偶像, 是正常的人格發展過程
-
04不能跟別人不一樣!── 青少年的從眾行為和群體文化
-
05大家都在看我! ──「假想觀眾」現象
-
06「瘦=美」的迷思, 導致飲食障礙
-
07吃飽睡好多運動, 維持合宜身材能增進自信
-
|總結|為孩子建立正確的審美觀
-
-
第三章 突然變冷漠,想和父母保持距離
-
01孩子仍愛你, 但你已不再是他世界的全部
-
02成熟的身體裡, 還裝著孩子的心
-
03認知能力 與邊界意識的提升
-
04腦洞大開, 愛上抽象思考
-
05孩子不是壞, 只是思想還不夠成熟
-
06設立界限, 允許犯錯
-
|總結|默默關心和祝福,與青少年保持剛剛好的距離
-
-
-
Part2|煩惱的青少年V.S青少年的煩惱
-
第四章 人際關係是成長的必修課
-
01社交能力成熟, 人才能成熟
-
02經常反駁父母, 卻對朋友言聽計從
-
03孩子的美感及品味, 決定世界未來的樣子
-
04歷經挑戰與挫敗, 才能長成內心強大的大人
-
05從青春期的小團體學習主從關係, 建立自信
-
06Z世代的 數位教養挑戰
-
07你的教養, 儲備了孩子的交友能力
-
08當孩子有了 「怦然心動」的感覺
-
|總結|冷靜的父母能造就冷靜的孩子
-
-
第五章 讓大腦正確開機,成績大躍進
-
01孩子成績退步, 其實是父母的問題
-
02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之一 ──道理都懂,就是不做
-
03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之二 ──喜歡刺激,容易上癮
-
04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之三 ──持續訓練,才能讓頭腦更發達
-
05青少年的大腦 熱愛學習
-
06影響成績的原因之一 ──建立自我效能
-
07影響成績的原因之二 ──父母的參與及肯定
-
08影響成績的原因之三 ──同伴和學習環境的影響
-
|總結|父母的教養,決定孩子成績的高低
-
-
第六章 成為青少年能與你聊流行的陪伴者
-
01「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音樂?!」 ──你可以不認同,但請給予尊重
-
02追星=盲目? 了解偶像崇拜背後的心理
-
03愛恨分明, 「我酷故我在」
-
04惡搞只是低級的模仿, 讓孩子看到「高級的原版」
-
|總結|將好的種子埋進孩子心裡
-
-
第七章 「我是誰?」──叛逆,是尋找自我的過程
-
01叛逆, 只是因為想長大
-
02要讓孩子服氣, 得讓他相信你是正確的
-
03當孩子說, 「賺錢」比「讀書」重要
-
04挑戰權威, 是孩子在「尋找正確的方法」
-
05適度放手, 給孩子剛剛好的管教
-
06該吵就要吵, 學會和孩子「好好吵架」
-
07不叛逆的青春期, 父母做對了什麼?
-
|總結|成為青少年的最佳陪跑員
-
-
-
Part3|給青春期父母的行路指引
-
第八章 設定行為邊界,遠離青春期的風險
-
01當憂鬱變成病
-
02「悲傷」不是憂鬱症 唯一的判別標準
-
03容易沾染惡習的 七大風險
-
04管教嚴苛, 孩子容易出現反社會人格
-
05不是你喜歡, 就什麼都可以
-
|總結|建立支持關係,確立行為界限
-
-
第九章 你的教養模式,決定孩子的未來
-
01「開明權威式教養」 最能養出成功的孩子
-
02習得性自信, 是成功的關鍵
-
03「專制權威式教養」 讓孩子習慣忍耐與順從
-
04「寬容溺愛式教養」 會把孩子養廢了
-
05「自由放任式教養」 讓孩子自由但不快樂
-
|總結|建立溫暖且具有支持性的家庭關係
-
-
第十章 青少年最大的任務, 就是發展「自我認同」
-
01青春期所有迷惘的解答, 在於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
02幫助孩子 成為最好的自己
-
03狀態一:認同達成 ──理智自信又強大
-
04狀態二:認同早閉 ──固執己見,順從強者
-
05狀態三:認同尋求 ──猶豫不決,缺乏主見
-
06狀態四:認同混淆 ──不要壓力,不願變化,不想負責
-
07走出迷霧, 找到「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答案
-
|總結|開放度+做決定+負責任=優秀的人格
-
-
第十一章 適性教養,讓性格成為成功助力
-
01利用五大性格特質, 幫孩子看見真實的自己
-
02讓孩子善用性格優勢, 活出自己
-
03具有親和力 ──打造好人緣的基本要素
-
04具有責任感 ──自動自發,自律獨立
-
05具有開放性思考 ──思維創新,與時俱進
-
06能夠控制情緒 ──不失控,不發飆,不畏挑戰
-
|總結|青少年和父母,不用完美,「夠好」就好
-
-
- 作者簡介 姜振宇博士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