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離家,出走:帶回迷路的自己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96600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暖系圖文作家Aida首部散文集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自我療癒的方式,


沒有對錯、沒有必須、沒有一定要如何,


保持耐心,我們會找到適合自己的。


***


我不喜歡冒險、變動,也不喜歡適應新事物。很少認識新朋友,也很少換新工作。


我能用來形容自己的詞彙,大概是:怕東怕西、覺得自己不行、不要、不想嘗試,依賴家、伴侶、食物(?)、手機⋯⋯諸如此類──離不開舒適圈的人。


不過回想起來,舒適圈並非真的舒適。


有段期間,我極度討厭這樣的自己:


「許多事看似該這樣做,或大家都這樣做,但內心又覺得不太對。」


「明明不是那個意思,卻說出了這樣的話。」


「不想要這樣,又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將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卻總是得到失望。」但是我不知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直到某次,我誤打誤撞跨了出去,生命因此起了變化。


我發現我很少感到孤單,並不是內心有多豐盛,而是一直有人在填補、承接我的孤單。


很少為自己而活,都是忙著在符合別人的期待。


發現伴侶的意義不是填補內心的空缺,而是引導自己發現尚未發覺的特質。


我發現,即使不批判自己,我也能往更好的地方前進……


出走,不是為了逃離原本的生活,而是有了更想去的地方──內心


本書作者Aida用40篇細膩的圖文寫下誤打誤撞展開的自我療癒之旅。她重新觀察自己的生命,看見內在難以捉摸的情緒迴圈、感受到自己武裝之下的脆弱與焦慮……,發現所有關係中的課題,正映照出她與自己的課題。書中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深刻且溫暖的體會,也是與自己和解,開啟人生新篇章的助力。


本書送給暫時找不到自己的你


✓想控制一切卻因為焦慮而非常內耗疲憊


✓用情緒性進食獲得快速滿足,卻又厭惡著這樣的自己


✓看得見別人的光,卻看不見自己的光


✓不想要這樣生活,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明明不是那個意思,卻總是詞不達意


✓將期待放在別人身上,卻一再地失望


#關於好意:強迫對方接受自認為的好意,並不是為了對方好,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焦慮停下來。


#關於原生家庭:看見、接受原生家庭是我們的一部分,就能慢慢看見──我像你們,但不會完全等於你們。


#關於和解:和解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夢幻、完美。並不是變得無話不談、變得親密,而是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相處模式。


#關於吵架:兩個大聲說話的人,是因為真的很想被對方聽見。但是,愈大聲,我們就愈聽不見對方的心聲。


#關於變得更好:我可以「只是想變得更好」,而不是因為「討厭現在的自己」,所以想變得更好。

  • 前言
  • 1. 美食的誘惑 被焦慮侵蝕掉的部分,只好用食物來填補。
  • 2. 水煮餐的反噬 想控制一切,沒想到最後卻連自己都控制不了。
  • 3. 藥 有人說,會憂鬱是因為不知足。但我覺得,比較像感覺不到滿足、也感覺不到不滿足,簡言之,就是什麼都感覺不到。
  • 4. 不吃水煮餐也沒關係 接納比抵抗更需要勇氣。
  • 5. 新鮮空氣 過去一直在迴圈中打轉,思考、行為和生活模式也都不斷地循環。這次,終於在岔路中,選擇了一條從未走過的路。
  • 6. 舒適圈外 原來,我很少感到孤單,並不是內心有多豐盛,而是一直有人在填補、承接我的孤單。
  • 7. 生菜沙拉與油醋醬 索然無味的從來就不是食物,是麻木不仁的生活。麻木的生活逼著我們要找刺激、找快感,才能證明自己還活著。
  • 8. 脆弱的我 脆弱也是一種力量,不需要刻意隱藏。
  • 9. 樹洞 不要壓抑眼淚和情緒,它們不會消失,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
  • 10. 好喙道 為了成為家裡最不需要讓人擔心的人,我其實過得很辛苦。
  • 11. 鮭魚炒飯 料理的療癒魔法,不只來自食材本身,還有做料理的人。
  • 12. 最好的陪伴者 期待透過對方來療癒自己,即使遇到再好的人,都會失去。
  • 13. 剝皮辣椒義大利麵 看見他珍貴之處的你,也是如此珍貴之人。
  • 14. 真正的放空 我偶爾會在某一刻沒由來地感到滿足,那種滿足是由內心散發出來的,專心走路,專心觀察四周的細節,看路人也覺得可愛。
  • 15. 麻木 我不是變得混亂,而是終於看見一團混亂的自己了。
  • 16. 斷食 這些年,不再刻意節食,也不再強迫自己運動。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要吃。
  • 17. 粥 硬是強迫對方,並不是為了對方好,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焦慮停下來。
  • 18. 粗茶淡飯的日常最珍貴 我們的時間那麼有限,我還要跟你計較這些嗎?然後,我就會讓事情過去了。
  • 19. 請勿勉強 拒絕不需要、不喜歡的人事物不是狠心,是對自己基本的尊重。
  • 20. 麻油炒飯 我媽嗯嗯喔喔地回我。最後說,看了我打的文字,一邊看、一邊哭,終於感到被理解,有人懂她了。
  • 21. 內在小孩 我們要的從來不是物質上的補償,是理解和陪伴。
  • 22. 好人 以前那個處處討好、委曲求全的自己,其實也很自我。
  • 23. 一個人吃飯 我漸漸希望自己從對伴侶的需要,變成單純地愛。
  • 24. 發聲練習 傾聽的人要練習,表達的人也要練習感受自己──我怎麼了?
  • 25. 炸薯條 兩個人都在意的這件事情,就不會只是一件小事,它需要被看見和處理。
  • 26. 身份 我想要找的不是我想要的樣子,而是我真正的樣子。
  • 27. 不再貼標籤 我們連自己都不需要定義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 28. 默語 真正的獨處。
  • 29. 異位性皮膚炎 反正避不了,就請它進來坐吧。
  • 30. 腦袋中的小劇場 不想展現脆弱沒有關係,至少要有人知道你的脆弱,至少,你要看見自己的脆弱和不安,要對自己誠實。
  • 31. 兩人的獨立練習 大部分專注於付出、被依賴的人,只能感覺到對方需要自己,很難感覺到自己其實也需要對方。
  • 32. 新的迴圈 生活中就是有一些白目,你本來好好的,他偏偏要來惹毛你。不過,我們仍可以選擇如何解讀和反應。
  • 33. 婚姻中的自由 我們對於情緒勒索很敏銳,對於勒索他人卻不易察覺。
  • 34. 接受轉變與無常 改變並不會摧毀關係,不願意接受、跟上對方的改變才會。
  • 35. 足夠好了 我很喜歡現在的風格。
  • 36. 微小卻重要的事 生命中不一定要幹什麼大事吧?
  • 37. 慢下來 只要不感到無聊,就不是浪費時間。
  • 38. 出走 我遇見了從未認識的自己。
  • 39. 流動 提醒自己,就像雨過會天青,低潮和情緒也會過去。
  • 40. 感謝 前進最大的動力來自感謝。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