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朱sir 的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教育改變了我」;第二部分:「粉嶺社區改變了我」;第三部分:「農田改變了我」。
無論在教育、社區生活或種田,都可以看見朱sir 對事物有極強的反省能力。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忙碌、慣性或安全感等等原因,重複做著常做的事,
久而久之便不再問其效用和適切性,也漸少作反思。「不去改變」所帶來的安全感,代替了尋找每事的內在意義。
與朱sir 相處,認識其人,看他的文章,閱讀其心。從他筆下,可看到他對學生、下一代,以至對土地萬物的承擔、守護與包容。
他有敏銳的觸覺,有對人和萬物的大愛,有放下與拿起的勇氣。朱sir 從一個歷史老師出發,去探討事物的意義,透過更新和改變學
習的理論、模式和方法,讓學生改變學習的態度,讓他們擁有學習,從而改變思維,再認真地建構價值觀,活出真實生命。
無論在教育、社區生活或種田,都可以看見朱sir 對事物有極強的反省能力。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忙碌、慣性或安全感等等原因,重複做著常做的事,
久而久之便不再問其效用和適切性,也漸少作反思。「不去改變」所帶來的安全感,代替了尋找每事的內在意義。
與朱sir 相處,認識其人,看他的文章,閱讀其心。從他筆下,可看到他對學生、下一代,以至對土地萬物的承擔、守護與包容。
他有敏銳的觸覺,有對人和萬物的大愛,有放下與拿起的勇氣。朱sir 從一個歷史老師出發,去探討事物的意義,透過更新和改變學
習的理論、模式和方法,讓學生改變學習的態度,讓他們擁有學習,從而改變思維,再認真地建構價值觀,活出真實生命。
- 封面
- 陳序
- 楊序
- 楊序
- 袁序:不小心在農地上踏出一個水鞋腳印
- 盧序
-
教育改變了我
-
菜園村
-
悟
-
在田野靜修
-
台灣的《無米樂》與香港的馬屎埔
-
新年、靜思
-
口述歷史
-
歷史、族群、根
-
生命滋養生命
-
六四,抹去六四
-
站在農夫的身邊
-
畢業:友誼的開始
-
唱說史人
-
給通識學生的一封信
-
回憶錄與生命史:讀《新村的故事》有感
-
耕與讀
-
在口述歷史中相遇
-
離開以後
-
客家人
-
教出來的無知
-
從口述歷史到鄉土教育
-
生命之網
-
用心教學
-
給城規會的信
-
教育的政治性
-
口述歷史作為教學行動:尋找共同建構的初中香港歷史課程
-
-
粉嶺社區生活改變了我
-
說梧桐河
-
粉嶺戲院:孩子的共同回憶
-
再說粉嶺戲院
-
發展粉嶺?保育粉嶺?
-
口述歷史──為粉嶺戲院尋找最後的故鄉
-
馬屎埔:我們不需要樂園
-
《1+1》:失蹤了的七十年代
-
樹的聲音
-
向地產說不
-
開心薄餅店
-
靈光乍現
-
樹與人生
-
回憶中的家鄉
-
河畔我故鄉
-
野葛菜考
-
農村士多的回憶
-
華山
-
立秋詠楝
-
我愛我家
-
口述歷史不會一帆風順
-
躬耕土地
-
給貓伯伯的歌
-
甘苦一杯
-
給針蜂仔的信
-
寓言的蜜蜂
-
承傳回憶
-
水坑田的守護者:俊叔
-
離開?離不開!──生在馬屎埔的媽媽
-
走鬼走到依家──「四眼妹」姨姨
-
-
農田改變了我
-
觀察、除草、堆肥
-
翻土、播種
-
拒絕結束
-
循環
-
復始
-
上泥
-
豐收
-
竹枝
-
芒種
-
惰農
-
學社
-
養志
-
暴風
-
立秋
-
處暑
-
白露
-
中秋
-
龍葵
-
野菜
-
做人
-
清明
-
萬物
-
辭去
-
夏至
-
尋蟲
-
城鄉
-
在農田與教育學家相遇
-
跋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