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法治

出版日期
2023/01/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142489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内容简介】 本书将“法治”放在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儒法结合的法思想和近代以来的法治思想这两个传统中进行考察,思考中国法治思想的特征及其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主要探讨以下主题:中国政治思想中的“通”与“自然法”的传统及其原理、近代中国对议会制度的理解、严复对同时代的问题意识及其与对西方宪政的理解背后的中国逻辑、梁启超对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接受与中国近代法理学的建构。最后讨论近代启蒙思想家们对法治的独到解读的现代意义。
  • 序章 法治的中国逻辑
    • 一、 礼是法、㓝非刑
      • (一) 同为规范的礼与法
      • (二) 各不相同的“刑”与“㓝”
    • 二、 近代以来的新传统
    • 三、 一样的法治、不同的逻辑
      • (一) 议会功能的再诠释
      • (二) “自然法”的超越性的意义
  • 第一章 “通”与“自然法”的思想传统
    • 一、 变革与“变通”
      • (一) “变、通”的政治哲学
      • (二) “变、通”与进化
    • 二、 两种“自然法”
  • 第二章 政治中的“通”的意识及其原理
    • 一、 “封建、郡县”讨论中的“通”
      • (一) “政”与“制”之间——朱子与柳宗元
      • (二) “独治”与“众治”——顾炎武
    • 二、 《周易》——“通”的哲理化与权威化
      • (一) 易——变易的法则
      • (二) “泰、否”——“通”的政治哲学
  • 第三章 “制约”与“调和”的思想和制度
    • 一、 “制约”与“调和”——孟德斯鸠与伯伦知理
    • 二、 中国政治传统中的“制约”与“调和”
      • (一) 制约君权的思想——董仲舒与黄宗羲
      • (二) 保障“通”的议会观
  • 第四章 严复的法治与宪政观
    • 一、 “有责任政府”意义
      • (一) 自由与“受管”之间
      • (二) “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再辨
      • (三) 民权——“真君民”
    • 二、 “通”与制约——议会功能之两面
      • (一) “有道”=法治!
      • (二) 三权分立“不可通”?
      • (三) 英国宪制的借鉴
    • 三、 宪政的中国逻辑
      • (一) 从“放任”到“责任”,从“掣肘”到“制约”
      • (二) 封建与自治之别
      • (三) 自由与民权之分
  • 第五章 梁启超对自然法的“发现”——中国法理学的思考
    • 一、 两个法典论争
    • 二、 西方的自然法与中国的课题
      • (一) 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
      • (二) 中国法传统中的儒家与法家
      • (三) 作为“变革原理”的自然法
    • 三、 儒家自然法的展开
      • (一) 大同与小康之间
      • (二) 孟子与荀子
      • (三) 穗积陈重:自然法与历史法学之间
      • (四) 荀子与管子
      • (五) 管子与孔子
  • 第六章 现代视野下的法治与正当性
    • 一、 一九四〇年代文化论争:梁漱溟与费孝通
    • 二、 合法性与正当性——法治的政治思考
  • 终章 法治——传统与现代之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