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者简介】 本书以幕末明治日本人足迹所至长江中下游三重镇游记为基本史料,运用历史地理学、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白描呈现三重镇城市形象并分析幕末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及建构逻辑。本书由史料解题、描述与认识、观念与评价等上中下三篇共八章构成。上篇,对30余种史料进行解题,以明确作者身份、游历时间及经过、游记内容概要等信息。中篇,描述与认识幕末明治日本人游记对上海、南京、武汉三重镇的理解。上海在社会结构及东西人文碰撞方面其形象具有典型意义;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符号;而武汉则成为近代中国中部趋向近代的城市形象典型。下篇,观念与评价,就日本视角下“华夷观”的变迁、幕末及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观进行分析。
-
绪论
-
一、选题契机与基本思考
-
二、选题的确定与先行研究考察
-
三、研究方法
-
-
上篇 史料解题
-
第一章 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
-
第一节 四次遣使之上海见闻录
-
第二节 岸田吟香的《吴淞日记》
-
-
第二章 明治日本人长江中下游游记
-
第一节 甲午中日战争前部分
-
第二节 甲午中日战争后部分
-
-
-
中篇 描述与认识
-
第三章 幕末明治游记所见清末上海
-
第一节 幕末遣使之地与明治日本人在关内最聚集之地
-
第二节 港口繁盛 海防凄凉
-
第三节 上海县城与上海租界的鲜明对照
-
第四节 生活在清末上海的人们
-
第五节 清末上海的风俗
-
-
第四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南京
-
第一节 城市交通:驴马轿船车各司其职 马路铁道新筑
-
第二节 市井商情:大码头谈贸易物产关税 小店铺话买卖世态人情
-
第三节 人物形象:从高官到乞丐 个体刻画与群体描述
-
第四节 城市风貌:形胜依旧 古韵犹存 萧瑟没落中艰难恢复
-
-
第五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武汉
-
第一节 武汉概观:九省通衢之形胜与东洋第一之前景
-
第二节 汉口港与汉口租界
-
第三节 武汉之华界
-
第四节 生活在清末武汉的人们
-
-
-
下篇 观念与评价
-
第六章 “华夷观”的日本视角
-
第一节 “皇国”为“华”与东洋为“华”之间
-
第二节 “文明”为“华”与实用主义华夷观的确立
-
-
第七章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观
-
第一节 清末中国的“衰世”
-
第二节 “鄙夷”视角下的唐土宽厚与愚昧
-
-
第八章 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观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的日本人的中国观
-
第二节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日本人的中国观
-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14/26883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