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從音樂真、善、美的觀點,以輕快的文筆,闡發人生的哲理。作者用詩詞的原則解說樂曲結構;用美術的原則解說和聲知識;用對聯的原則解說對位技術;以趣味的例證解說嚴肅的課題;以活潑的比喻解說艱澀的理論,務期人人能夠認識音樂,瞭解音樂,享受音樂。 書後的五篇專題探討,實在是全書的結論:分析方言歌唱與國語歌唱的特點,俚語歌曲的內容,應用歌曲之編作;更詳述抗戰歌曲的得失,詩人說樂之偏愛;其目標乃在說明:要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精神,必須切實推行健全的音樂教育。 作者簡介: 黃友棣(1912-2010) 民國元年(1912)生於廣東省高要縣。國立中山大學第八屆(1934)教育系文學士。英國皇家音樂院提琴學位(L. R. S. M. 1955)。義大利羅馬滿德藝術院作曲學位(M. C. M. A. R. 1963)。1987年自香港珠海書院退休後,定居高雄,潛心著述。曾獲教育部五十一年度文藝獎(1962),中山文獎(1967),華僑創作獎(海光獎章)(1968),中國文藝協會榮譽獎(1982),國家文獎之特別貢獻獎(1983),行政院文化獎章(1994),高雄市特殊優良文化貢獻獎(1997)。已出版之音樂作品專輯共有十一冊,音樂著作包括:《中國風格和聲與作曲》,《中國音樂思想批判》。滄海叢刊樂教文集十二冊(1974-1995):《音樂人生》、《琴台碎語》、《樂林蓽露》、《樂谷鳴泉》、《樂韻飄香》、《樂圃長舂》、《樂苑春回》、《樂風泱泱》、《樂境花開》、《樂浦珠還》、《樂海無涯》、《樂教流芳》。
- 題 端
- 美善人生的津梁
- 浣溪沙
- 大音希聲歌
-
創作觀點
-
一 美善相樂
-
二 音樂境界
-
三 映竹水穿沙
-
四 不容荊棘不成蘭
-
五 無聲勝有聲
-
六 大樂必易
-
七 亂世之音
-
八 何去何從
-
九 青春作賦,皓首窮經
-
一〇 前無古人
-
-
音樂生活
-
一一 清晨大合唱
-
一二 企者不立
-
一三 不偏不倚
-
一四 以樂教禮
-
一五 順應自然
-
一六 倫理音樂
-
一七 和韻詩詞
-
一八 次韻楊花詞
-
一九 酬唱延綿
-
二〇 瞎談,瞎奏,瞎評
-
-
樂教見解
-
二一 兒童本位的歌曲
-
二二 教師的品質
-
二三 檀溪躍馬
-
二四 音樂一品窩
-
二五 何必貪多
-
二六 華而不實
-
二七 不學無術
-
二八 銀絲繞金髮
-
二九 食古不化
-
三〇 信口雌黃
-
-
音樂知識
-
三一 綠葉成陰子滿枝(關於作曲方法)
-
三二 簡化與伸展(關於樂句結構)
-
三三 線條,輪廓與著色(關於和聲技術)
-
三四 一枝化作兩枝看(關於對位技術)
-
三五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關於逆讀卡農)
-
三六 淡妝濃抹總相宜(關於變奏方法)
-
三七 琵琶絃上說相思(關於聯篇歌集)
-
三八 衣不稱身(關於內容表現)
-
三九 咬牙切齒(關於融匯貫通)
-
四〇 沙溜浪沙浪(關於歌詞襯字)
-
-
樂曲設計
-
四一 中國藝歌合唱新編(第二輯)
-
四二 唐宋詩詞合唱曲
-
四三 合唱抒情歌曲
-
四四 佳節頌
-
四五 一團和氣與勸酒歌
-
四六 想親親與刮地風
-
四七 清涼歌新集
-
四八 倡廉歌曲與滅罪歌曲
-
四九 您的微笑與風雨遠航
-
五〇 抗戰歌組曲六首
-
-
專題探討
-
五一 方言歌唱與國語歌唱
-
五二 俚語歌曲之檢討
-
五三 應用歌曲之編作
-
五四 抗戰歌曲之分析
-
五五 詩人說樂與樂教真義
-
- 再版贅言
- 大樂必易歌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