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10年10倍股:滾雪球、泥石流、高週期、硬科技,抓緊4大類當代價值股,逆勢上漲前就布局!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1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44208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長年牛市,哪裡還能找到便宜又有價值的好股票?
  ★過去10年,哪些板塊、行業、公司,有收益超過10倍的大魚可以釣?
  ★特斯拉、亞馬遜,這種顛覆模式的新業態怎麼估值?

  你是價值投資人嗎?如果是,你是哪一派?

  葛拉漢:尋找便宜貨,核心指標是安全邊際。
  巴菲特:關注ROE、本益比等公司長期盈利能力指標。

  面對多變的社會型態,「上個世紀的價值投資」還適用嗎?

  作者姜昧軍是「大江洪流」總經理,
  專注於市場投資二十多年,長期管理超過千億規模的保險資金。
  他要告訴你關於「當代價值投資」的祕密!

  ◤10年10倍股,關注4大類公司
  1.雪球股:生活消費品為主,長時間有穩定收益,比如可口可樂(KO)。
  2.硬科技:研發投入占比很高的電子、生技類股,比如特斯拉(TSLA)。
  3.泥石流:創新商業模式,爆發後勢不可擋,比如亞馬遜(AMZN)。
  4.高週期:受總體經濟影響較深的稀土、航運、石油等,比如馬士基(MAERSK-B.CO)。

  這四大類公司,就是有10倍股大魚的海域。
  現在你知道哪裡有魚了,
  不過,何時該耐心架起釣竿?哪裡又要勇敢下網撈魚?
  (請見本書第三部,別浪費出手好時機!)

  想找到市場中的明日之星,除了估值,
  還要結合「產業賽道」以及公司「價值創造原力」。
  具體怎麼做?書中的投資心智圖,讓你一眼看見致富捷徑。
  抓緊4大類當代價值股,逆勢上漲前搶先布局!

  【金句搶先看!】
  *總體經濟經驗和產業供需關係的把握,對於理解週期股至關重要,把握消費者心理和長期趨勢及商業模式的變遷是理解消費股的核心,對科技技術路徑的深刻理解是成長股投資的必殺技。

  *過去10年,以消費品、科技為核心的公司快速成長,股價翻了10倍,但如果仔細分析這兩大行業,從整體來看,需求的增速遠沒有個體公司增長得快,從行業指數分析,也是極少數公司取得了大部分的收益,「強者恆強」的結果造就了10年10倍股。

  *贏者通吃是破壞性創新的規律,也是研發型創新科技公司的競爭規則。研發過程是高度不確定的,但一旦一家公司取得突破,在這領域就有了競爭優勢,就像足球比賽的「金球制」,不管競爭對手投入多少資金和資源,在這一刻都將歸零。

  *創新商業模式類企業的核心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應用,它是技術創新基礎上的商業實踐,美國近20年的經驗證明,單純的技術創新或硬科技固然是公司創造價值的原動力,但基於新技術應用環節的商業模式創新,有很大可能創造出更加驚人的價值。

  *台積電崛起源於商業模式設計的遠見,首創設計與製造分離的代工模式,趕上20世紀90年代半導體設計公司的風潮。隨著「設計+製造平臺」的商業模式新生態發展,持續重資本投入的晶片製造業平臺公司具備了規模效應,從而使其在長期競爭中始終保持優勢。行業內的獨立設計公司越多,產品終端需求越複雜,對晶片製造的資本更新改造需求越高,就越能夠動態強化台積電的「護城河」。
本書特色

  ★從機構投資視角深入淺出,剖析價值投資本質,及其相應發展變化。
  ★精選中、美10年10倍股案例,分析4大類型公司驚人獲利潛力。
  ★重點心智圖整理,加速理解宏觀投資視野,走上屬於你的致富之路。
  • 封面
  • 推薦序一 投資成功的思維邏輯/朱武祥
  • 推薦序二 主動投資管理人的敘事/張平
  • 序言
  • Part 1 投資的邏輯
    • CHAPTER 01 投資的原點
      • 原力是思維原點
      • 投資能力是控制風險最好的工具
      • 擴大能力的舒適區
      • 不賺能力圈以外的錢
    • CHAPTER 02 認識市場波動
      • 風險並非源於波動,它只是策略與現實的背離
      • 波動是成本:投資即使做對方向,波動也讓目標難以實現
      • 投資時間過短,只能賺了個寂寞
      • 與波動共舞:以消費類公司投資為例
    • CHAPTER 03 投資組合與投資風險
      • 投資研究團隊是分散風險的雙刃劍
      • 分清雞蛋、鴨蛋、鵝蛋:標準正確才能真的分散風險
      • 基金專家系統為什麼能戰勝風險
    • CHAPTER 04 正確認識估值
      • 葛拉漢式投資:「便宜就是王道」的時代過去了
      • 巴菲特最初的實踐:葛拉漢價值投資的一次不成功的嘗試
      • 中國股市的便宜貨不多
      • 過去11年,成長股完勝價值股
      • 成長股估值:高但有邏輯支持
      • 當前成長股估值具有合理性:新業態顛覆估值模式
      • 估值過高的消費股,相當於爭搶煮熟的豆子
      • 高週期股:估值不重要,關鍵還是對週期的把握
  • Part 2 10年10倍股地圖
    • CHAPTER 05 尋找10年10倍股
      • 10倍股地圖:美國和中國10年10倍股的行業分布特徵
      • 尋找10倍股:滾雪球而不是滾鐵環
      • 10倍股不能只看行業需求爆發
    • CHAPTER 06 硬核科技公司
      • 一招鮮,吃遍天:研發型科技公司顛覆性創新
      • 研發+重資本投入:摩爾定律與彎道超車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伊隆.馬斯克與特斯拉的啟示
      • 英特爾和輝達:領先者的狂奔和追趕者的「彎道超車」
      • 技術跟隨者抓住細分市場應用也可以實現逆襲
      • 輝達「丹佛計畫」彎道追趕
      • AlphaGo人工智慧重資本投資實現逆襲
      • 在「平的世界」裡: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結合造就橫空出世的顛覆者
    • CHAPTER 07 滾雪球:消費、服務賽道
      • 不容易被變革所顛覆的穩定坡道
      • 富國銀行:戰略定位決定長期價值
      • 長賽道:滿足人的基本需求,行業具備長期的增長能力
      • 蒙格對可口可樂的看法
      • 濕的雪:分散的行業競爭格局
      • 消費行業的新趨勢:重構與解構*
    • CHAPTER 08 泥石流:新商業模式公司
      • 客戶即價值:跨界新物種的八爪魚增長模式
      • 新商業模式不是雪球,是泥石流
      • 亞馬遜:2367倍漲幅,商業模式制勝
      • 天降暴雨,亞馬遜橫空出世
      • 山洪形成,亞馬遜成為最大的綜合網路零售商
      • 客戶即價值,「飛輪」理論構建核心優勢
      • 「泥石流」形成,亞馬遜雲端服務崛起
      • 台積電:技術創新固然重要,但商業模式創新往往是最值錢的 *
      • 代工:顛覆的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改變半導體格局
      • 商業模式決定公司價值
    • CHAPTER 09 週期股:永遠的週期
      • 週期類公司,強者恆強
      • 馬士基:航運霸主在波動中發展
      • 殼牌:把握石油週期的逆襲者
  • Part 3 捕捉10年10倍股的漁網和魚竿
    • CHAPTER 10 宏觀情境分析:抓住「下網」高週期性行業的時機
      • 情境分析法的由來
      • 案例:2020年3月時的情境分析
      • 凱利公式與宏觀情境判斷:勝率與賠率
      • 凱利公式在投資中應用的例子
      • 高週期性投資:勝率是多次反覆磨練出的能力
    • CHAPTER 11 掘金泥石流:建立在商業模式優勢之上的漁網
      • 好的商業模式是企業背後的動力
      • 商業模式識別:有比沒有好
      • 「輕資產」商業模式:經營模式推動「飛輪」轉動
      • 高維打擊低維:商業模式代際差
      • 同一維度的商業模式:不同生態的對決
      • 長期價值:大象也可以跳舞
    • CHAPTER 12 滾雪球的釣竿:消費趨勢與品牌消費時代
      • 把握人口結構變遷、收入增長和都市化進程
      • 品牌的集中度提升是消費品投資的趨勢
      • 全球化和代際消費習慣是中國消費品價值提升的核心
      • 人和團隊是消費類公司的核心驅動力
      • 財務指標要結合公司基本面因素綜合使用
      • 認知的認知:突破第一層認知的圍欄
      • 跨區域和差異化能力:經常被低估的認知盲區
      • 好公司摔跤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時機
    • CHAPTER 13 硬科技:高風險下的精準撒網
      • 餡餅和陷阱
      • 投資未來大趨勢
      • 「硬科技」需求是冰山可見的部分,不可見的部分才是關鍵
      • 量化思維:發現種子選手的篩子
      • 硬科技:相同背景專業團隊比較容易成功
      • 總結:技術就是王道
  • 版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