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聲音風景:聆聽地方的不可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51811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漁村社區的澡堂裡都在聊些什麼?
百年府城的巷弄又會發出什麼聲響?
海口鄉鎮的風聲有什麼樣的味道?

  |本期特輯──聲音風景|

  聲音是線索,
  指引出人事,物產和環境,
  層層疊疊,逐漸覆蓋成地方的面貌。

  這次,我們將閉上眼,拉著看不見的音頻線,走過地平線的起伏綿延,以耳帶路,透過聲音思考,雙線並進構成完整的地方感知。特輯開頭,即以音景為軸,綜觀清代,日治及至近代社會的聲響演進,說明音景具有的記憶,文化和社會意涵。接著,依聲音具有的「田野紀實」,「混音後製」與「記憶共鳴」 三種面向,分別介紹用十年建構「台灣聲音地圖」的吳燦政,優游於聲音創作和記錄的澎葉生,和將聲音連結生命記憶的鄭琬蒨三位聲音藝術家。

  同時,特別情商以金山磺港為據點的「津夙昔」Podcast主持人,企劃製作一檔紙上節目,聊聊社區裡的漁船蹦蹦聲,泡澡聲,麻將聲,那卡西……背後的生活故事。也邀請常駐,生活地方的聲音採集者,以「聲標×聲音日記」寫下屬於台北士林,雲林台西,台南市區和綠島的聲音片段,藉由市場休市聲,魚塭打水聲,巷弄流水聲,揉米糰聲……等音檔,一探脫離當代慣用的視覺先行手法,以另一種感官與當地連結的經驗。

  最後,更藉由「聲景現場」單元,專訪「台灣聲景協會」范欽慧與電影聲音設計工作者周震,談談兩位從攜手合作陽明山夢幻湖《在湖畔傾聽》的聲景創作,到各自的聲音觀點與工作經驗談的點滴。這一期,請跟著音線的描繪,和地方和文化連結,不再只是看,而不見。
  • 封面
  • 作者簡介
  • 夏日記憶──盛琳×Evan Lin
  • 日常工作風景──林靜怡
  • 是涼亭──邱家驊
  • 用電音與茶尋找Wabisabi──邱承漢
  • 過去和現今, 落在島嶼裡的聲響──蕭伊伶
  • 戴上耳機, 聆聽台灣地圖中的日常伏流──王巧惠
  • 創作一個聆聽、 共振的聲響情境──NORITAKE
  • 記憶聲音, 聽見直實世界之外──李佳芳
  • 調頻中~漁村澡堂裡的喘息聲──阿猴、嘟嘟
  • 台北士林 暄鬧與寂靜的日常聲影──蕭芸安
  • 雲林台西 聽,西岸漁村的海風與鹹腥──海口放送
  • 台南市區 巷弄中, 聲音一直存在──楊欽榮
  • 綠島 屬於這座島的聲音民族誌──周心瑀
  • 范欽慧×周震 聽見自己、感受外界的真實聆聽──孫維利
  • 找個安靜的地方,最大限度地依自我意志過活──曾怡陵
  • 海港邊的漁具整補場──盧昱瑞
  • 紅圓翅鍬形蟲←→栓皮櫟──黃瀚嶢×陳柏璋
  • 滷肉飯也有南腔北調──鄭順聰
  • 放下意圖,描繪地方的向前與向後──Adoor Yeh
  • 劇場無所不在,如生活──陶維均
  • 少年法師的非一般日常──高耀威
  • 交個嘉義「南」朋友──張敬業
  • 地方小鎮的客廳──蔡奕屏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