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滋兰树蕙:庆祝赵逵夫教授八秩寿辰学术论集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28065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收录与甘肃文化研究相关的论文五十余篇,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地区的民族文化、民情风俗、歌谣及传统节日进行的研究;第二,对甘肃地区早期周秦文化的文献、历史及文化研究,其中包括具体作品的研究、文体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化现象的揭示与考察、重大史实和思想观念内涵等方面的研究;第三,对出土文献的研究。主要围绕相关出土文献,对孔门诗学、早期文体、学派思想、简牍形制等问题进行研究。书中还有部分内容涉及对甘肃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域性学派、文化现象展开的考证研究。
论文集所收为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博士后的论文,论文作者均已毕业且就职于高校和科研单位,有着多年从事相关研究的经验,部分作者已成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和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或科研骨干。书中所收论文绝大部分已正式发表并受到学界好评,部分论文则是首次发表,故本论文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甘肃文化研究更是意义非凡。
  • 封面
  • 书名页
  • 文前彩插
  • 目录
  • 赵逵夫先生学述
  • 赵逵夫老师的赋学研究
  • 振叶以寻根 观澜以索源
  • 赵逵夫先生的教学学术信仰
  • 由安大简《诗经》论“仇”的上古音
  •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史创获
  • 上博简《子道饿》与子游学派“重本”倾向的偏移
  • 北大藏秦简《酒令》刍议
  • 出土遣策与古代名物研究
  • “韦编三绝”新释
  • 《庄子》歌谣辑诠
  • 论先秦之“言”
  • 赞的源流初探
  • 先秦两汉“复生”小说的文化蕴涵及影响
  • 《楚辞·九叹》“鬼谷”及其与吟咏鬼谷子传统的形成
  • 孔子诞生传说及其历史演变考论
  • 论先唐所传王逸《楚辞》著作之名实为《楚辞注》
  • 汉赋作者姓名分歧考辨
  • 礼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诸子学史研究与“新子学”的历史考察
  • 《孙膑兵法》的文献著录、流传与整理述略
  • 《青蝇》《宾之初筵》《抑》作者卫武公生平事迹考论
  • 太子晋的成年礼
  • 春秋战国之交越国军事地名及军事力量管窥
  • 《春秋》《左传》十二公文本的生成及蕴意
  • 文本细读、春秋笔法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释疑
  • 《易经》多言周事考
  • 周初文献搜求、整理活动考论
  • 从《春秋》“微言大义”论史书的“三位一体”
  • 商周历史的口述者
  • 先秦“愚宋”现象与《汉书·地理志》之地域文化观
  • 燎祭考辨
  • 《山海经·海外南经》“结匈国”考
  • 琅玕与中西交流刍议
  • 先秦“德”义新解
  • 流动性与稳固性:《文选》“赋”类篇题源流考论
  • 十六国时期河陇地区郭刘学派考论
  • 西晋学者刘逵仕履及其《三都赋注》的相关问题
  • 北朝士人的中原情结
  • 西王母“石室”来源考述
  • 庄子形神论及其艺术转化
  • “讷言”“恶佞”与“修辞”
  • 论钟嵘的时代及其《诗品》的价值
  • “师者”命名与拟人化载“道”话语系统建构
  • 王士禛与严羽诗学
  • 何乔远诗文批评思想析论
  • 白马藏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之典型
  • 明清西北“西人”流寓与“西调”流变的关系研究
  • 藏汉文化背景下嘛呢经的形成
  • 丝绸之路黄金段上的甘肃汉族歌谣
  • 论西和乞巧节的现代变迁
  • 七夕节俗的农耕文化透视
  • 唐代诗赋中的牛女故事□拾
  • 论陇东农耕文化对王符农本思想的影响
  • 莫谓诗亡无正声 秦风余响正回萦
  • 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庋藏与流传
  • 《金瓶梅》涉商语汇的文化含义
  • 愧则有余 悔又无益
  • 50年来汉字部件研究综观
  • 《诗经》与礼乐文化
  • 大历史与大文学
  • 编后记
  • 版权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