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內容介紹】
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大師傳
清涼澄觀大師(公元七三八─八三九年),唐代僧。越州山陰人,俗姓夏侯。為華嚴宗四祖,號清涼國師、華嚴疏主。身歴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為歷史上絕無僅有。
十一歲,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一生廣泛參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等各宗教義;並兼通吠陀、五明、祕咒儀軌、經傳子史之學,尤重法藏大師之華嚴教學。
貞元十二年(七九六年)應德宗之詔入長安,協助罽賓般若法師翻譯《華嚴經》後分梵本,共四十卷,世稱《四十華嚴》。又奉詔於終南山草堂寺撰成《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十卷。講說《華嚴經》達五十遍,著有《華嚴經疏》等書四百餘卷。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高僧的行誼風采不再是遙遠的記憶,《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親切的風貌, 再一次溫渥現代人的心靈。這是一套現代小說版的高僧全集,內容忠於經典傳記的基本精神,形式則以創新的小說體裁,具體呈現出歷代高僧的道範佛心,引領讀者身歷其境,去體會感受其至情至性的生命情境。平凡中見偉大,堅毅處見婉約。
【作者簡介】
李恕豪,一九四二年生,四川成都人。
一九八一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語言學史稿》、《上古神話》、《揚雄方言研究》、(與陳君惠等合著)。參加編寫的著作有八部,發表學術論文達二十餘篇。
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大師傳
清涼澄觀大師(公元七三八─八三九年),唐代僧。越州山陰人,俗姓夏侯。為華嚴宗四祖,號清涼國師、華嚴疏主。身歴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為歷史上絕無僅有。
十一歲,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一生廣泛參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等各宗教義;並兼通吠陀、五明、祕咒儀軌、經傳子史之學,尤重法藏大師之華嚴教學。
貞元十二年(七九六年)應德宗之詔入長安,協助罽賓般若法師翻譯《華嚴經》後分梵本,共四十卷,世稱《四十華嚴》。又奉詔於終南山草堂寺撰成《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十卷。講說《華嚴經》達五十遍,著有《華嚴經疏》等書四百餘卷。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高僧的行誼風采不再是遙遠的記憶,《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親切的風貌, 再一次溫渥現代人的心靈。這是一套現代小說版的高僧全集,內容忠於經典傳記的基本精神,形式則以創新的小說體裁,具體呈現出歷代高僧的道範佛心,引領讀者身歷其境,去體會感受其至情至性的生命情境。平凡中見偉大,堅毅處見婉約。
【作者簡介】
李恕豪,一九四二年生,四川成都人。
一九八一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語言學史稿》、《上古神話》、《揚雄方言研究》、(與陳君惠等合著)。參加編寫的著作有八部,發表學術論文達二十餘篇。
- 【總序】佛光與慧燈 星雲
- 【卷首語】走過一世紀的華嚴大家 李恕豪
- 一、識無常出家為僧
- 二、發弘願潛心學律
- 三、究三論金陵訪師
- 四、為參禪南北求索
- 五、天竺寺精研華嚴
- 六、赴西京參譯密典
- 七、訪師親又尋三論
- 八、習止觀誓遊五台
- 九、至清涼喜聞勝事
- 十、禮五頂南朝峨眉
- 十一、攻世典開闡華嚴
- 十二、夢瑞應撰寫新疏
- 十三、辭五台弘法太原
- 十四、詔京師滯留栖巖
- 十五、譯崇福聲震帝都
- 十六、潛著述啟悟儲君
- 十七、繼宗風付法傳薪
- 十八、入涅槃再現靈異
- 【後記】勇猛精進的師子兒
- 【附錄1◆清涼澄觀大師年表】
- 【附錄2◆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543/783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