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新譯三國志(二)魏書(2)

出版日期
2013/05/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57734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冊是魏國的文臣武將以及宗室傳,著重突出了他們在各方面的卓越成績。如卷十七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傳,突顯了在漢末軍閥割據的大背景下,作為武人,他們追隨曹操,並不是像士大夫那樣,出於某種政治理想的追求而主動投附。樂進由曹操早期身邊的保衛人員,成長為將軍;于禁是經由陶謙推薦給曹操,張遼先後跟隨過丁原、何進、呂布,在曹操擊敗呂布後,才又投附曹操,張郃應募從軍,後為袁紹將軍,在戰場上與曹操敵對,只因戰事失利,又不被信任,出於保命的原因,轉而投奔曹操。相對來說,徐晃較為特別,他是在與楊奉等奉漢獻帝到達洛陽後,因主事者矛盾重重而選擇了曹操。總的來說,他們只是一批誰使用自己,就為誰拼命的勇士,漢末動亂給他們提供了機會,曹操軍事上的成功,使他們得以垂名青史。
當群雄並起,爭相逐鹿之時,政治軍事人才擇主而事,甚至臨敵倒戈,往往會成為佳話。但當大勢已定,戰敗降敵,則前功盡棄。張郃棄袁紹來奔,曹操大加表彰,「最號毅重」的于禁於襄陽投降關羽,盡管可能有千般理由,但終瑕疵掩瑜,一代名將落得「須髮皓白,形容憔悴」,其內心痛苦可見。魏文帝曹丕先以古人敗而興國的典故加以慰勉,復又刻意侮辱,也足見其肚量有限。
從卷二十可以看出,曹魏時期的薄葬之風,首先與當時社會政治環境有關。從東漢末黃巾之起到曹操統一,北方地區經歷了長期的社會動亂,動盪不安的社會政治環境,長期的戎馬倥傯的征戰生涯,使曹魏統治者既不可能精心營造墓穴,也更要考慮死後陵墓安全問題。葬厚墳高,發掘必速,這是魏晉以前不斷發生的歷史事實。正是這種事實的教訓,使統治者主張在葬事上除厚務薄。
經濟發展的狀況是影響曹魏時期葬風的又一個因素。東漢末年的社會大動亂,造成土地荒蕪,生產凋敝。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中描寫東漢末年北方經濟凋敝的情景說:「袁紹在冀州時,滿市黃金而無斗粟,餓者相食,人為之語曰:『虎豹之口,不茹飢人』。」「漢末大饑,江淮間童謠云:『太嶽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貴於黃金。』」「洛中童謠曰:『雖有千黃金,無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飽,千金何所直』」。曹魏政權正是在這種社會經濟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厚葬既為社會經濟水準所限制,也會使本來惡化的經濟雪上加霜,導致社會的進一步動盪不安。作為政治家的曹操,自然要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史書上所說「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正說明經濟對曹魏喪葬的影響。
透過深入淺出、精闢入裡的研析,讓您看懂史事,了解史實。
作者簡介
梁滿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所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吳樹平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 卷十一 魏書十一
    •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
  • 卷十二 魏書十二
    •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 卷十三 魏書十三
    •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 卷十四 魏書十四
    •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 卷十五 魏書十五
    •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 卷十六 魏書十六
    •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 卷十七 魏書十七
    • 張樂于張徐傳第十七
  • 卷十八 魏書十八
    •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 卷十九 魏書十九
    •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 卷二十 魏書二十
    •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