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診療室的人生練習:和解、告別、釋放,找回平衡的自己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668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劉建良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Echo、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謝文泰 建築師一致推薦

曾經,他想離開貧窮的家鄉,到外面闖蕩;曾經,他因為害怕死亡,選擇了精神科,卻發現更常面臨的,是病患時時挑戰死神的底線。



在台東說到「傻瓜醫生」,認識他的人會笑著跟你說就是「楊重源」。

台東馬偕醫院身心科醫師楊重源,十多年來積極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自掏腰包帶病友看電影、上牛排館、包遊覽車帶病友及家屬們去郊外踏青,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殊不知許多身心患者因為社會的污名化,不願出門、不與人互動,但是透過各種活動能讓病友更開朗,對病情大有助益。此外,如有病友家境貧苦,也常自掏腰包,為其購買生活日用品或食品。於是,啟發了他自己的冬令救濟方式──堅持每年冬天購買米、新衣服餽贈病友。

視病猶親的他,看見太多偏鄉病患礙於交通不便無法就診,於是每週利用休診或未看診的時段,與護理師開車前進偏鄉,這樣的身心科居家關懷服務至今已推行十餘年,開車的里程數不知不覺也累積了十萬多公里。

然而,儘管心繫病患,還是得適時抽離,提醒自己正視殘酷的現實問題。如果病人願意治療,家屬也願意配合支持,病人其實有機會回到社會,過著正常的生活。長期與身心科病人相處,雖然看遍人生許多的不公平與無奈,楊重源依然相信,每個人如果都願意多做一點,社會能更圓滿。

如今,送白米、送衣服的楊醫生,經常在診間收到病患的「回饋」:一個月前就摘下來放到發霉的玉米,或者一點一點存錢,買了一箱鋁箔包咖啡,「怕常延診的楊醫師會肚子餓」,這些都是楊重源很難用三言兩語來形容的感動……
  • 「陪伴」往往就是最佳的醫療
  • 說些楊醫生和精神病的事
  • 浪漫不羈,且以真性情相待的「俠醫」
  • 我的「地藏控」學長
  • 多一分了解,可少一分誤解
  • 無助、無奈,與無望,都是我生命中成長的養分
  • 輯一 完美的生命之歌
    • 感動與不捨的一封信
    • 兩難的選擇
    • 老媽媽的「烏頭毛」
    • 方董的富裕與貧乏
    • 馴服野獸的方法
    • 真心撫慰不安的靈魂
    • 十七歲的美麗與哀愁
    • 大魔王病患的蛻變
    • 找到一絲生命光采的希望
    • 關於那百分之一的機率
    • 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就夠了
  • 輯二 用愛與傾聽的無私守護
    • 人生一切都是剛剛好
    • 醫師阿北害羞的門診衛教
    • 樂天知命,歡喜自在
    • 等待不可能的奇蹟
    • 找到繼續堅持的理由
    • 不捨也要放下的遺憾
    • 必輸的賭注
    • 一百分阿嬤
    • 信守承諾,找回美麗人生
    • 臨終前的托付
  • 輯三 漫漫的陪伴之路
    • 改變,是生命重啟的開始
    • 無法割捨的牽掛
    • 一份最純粹美好的愛
    • 因為愛,所以分享
    • 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 有個性的阿雀
    • 老人家的電影初體驗
    • 化做春泥更護花
    • 南迴部落的阿松
    • 再見了,可愛的阿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