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躁鬱狂潮:改變心情,迎向美好人生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6
閱讀格式
:
EPUB
ISBN
:
9789869254458
不同情緒如同生活裡的調味料,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為人生增添些許色彩。一道美味的料理,需要廚師精準的使用調味料來加分。情緒也是一樣,一旦失控,將使生活失去平衡,也會帶給自己與身旁親友極大的困擾。
如果情緒問題才是根源,問題就不僅只是表面上看來的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若只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很顯然只是治標、不能治本。確實,有很多患者到處求診,就是因為失眠怎麼看都看不好;自律神經怎麼醫治仍然失調,身體毛病一大堆,焦慮感依然揮之不去。背後的關鍵因素就是沒有考量到,原來這些症狀的根源竟是躁鬱情緒。
開藥並非唯一的治療方式,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醫病關係,透過溫馨的就診環境、充裕的訪談時間和有同理心的問診方式,建立互信基礎,讓躁鬱症患者願意放下心防,找出問題癥結,抒發躁鬱情緒和壓力。
本書從生理病理及藥理的角度來探索躁鬱疾患,更搭配性格、人際關係、生活壓力等角度切入探討,讓讀者能夠很快地提綱挈領,認識身心科、精神科可提供的服務,並願意把這樣的醫療服務,當成身心健康的守護者。
如果情緒問題才是根源,問題就不僅只是表面上看來的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若只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很顯然只是治標、不能治本。確實,有很多患者到處求診,就是因為失眠怎麼看都看不好;自律神經怎麼醫治仍然失調,身體毛病一大堆,焦慮感依然揮之不去。背後的關鍵因素就是沒有考量到,原來這些症狀的根源竟是躁鬱情緒。
開藥並非唯一的治療方式,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醫病關係,透過溫馨的就診環境、充裕的訪談時間和有同理心的問診方式,建立互信基礎,讓躁鬱症患者願意放下心防,找出問題癥結,抒發躁鬱情緒和壓力。
本書從生理病理及藥理的角度來探索躁鬱疾患,更搭配性格、人際關係、生活壓力等角度切入探討,讓讀者能夠很快地提綱挈領,認識身心科、精神科可提供的服務,並願意把這樣的醫療服務,當成身心健康的守護者。
- 封面
- 目次
- 自序
-
1 原來情緒也會生病
-
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背後的祕密
-
問世間情是何物
-
情緒像海浪,發狂變海嘯
-
-
2 認識躁鬱情緒
-
躁鬱有輕重之分
-
躁鬱有多常見
-
談躁鬱前,先認識憂鬱
-
失序的狂躁發作
-
狂躁如何影響你過日子
-
飄飄然高效率:輕躁
-
躁中有鬱,鬱中有躁:混合狀態
-
-
3 躁鬱有好多種
-
第一型躁鬱vs.第二型躁鬱
-
當躁鬱拖太久:持續性憂鬱與第三型躁鬱
-
吃錯藥,引發狂躁發作:第四型躁鬱
-
被忽視的狂躁與輕躁
-
醫師也可能忽視輕躁與狂躁
-
我小孩怎麼這麼叛逆:青少年躁鬱
-
恐怖情人,原來可能跟躁鬱有關係
-
-
4 不光只有躁鬱而已
-
菸、酒、毒、藥,無法「自療」躁鬱
-
有幻聽難道就是精神分裂嗎
-
上網、血拼、暴食、獵愛高手
-
重複行為,強迫思考
-
-
5 為什麼我會得躁鬱症
-
基因遺傳是躁鬱症的生物病因
-
結婚、生子前,先找醫師諮商
-
不要輕忽環境與壓力因素
-
「三高」的父母
-
生理、心理、環境因素都很重要
-
被抹黑的躁鬱症
-
-
6 躁鬱症,不是一個人的事
-
躁鬱發作,子女配偶易遭殃
-
躁鬱症會不會攻擊別人
-
躁鬱症與自殺
-
躁鬱症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
-
7 躁鬱治療就醫指南
-
身心科是精神健康守護者
-
未經治療的躁鬱後果
-
我沒病,為什麼要看醫生
-
阿公,你都自己當醫生
-
找名醫,不如找能信任的好醫師
-
-
8 服藥是治療的重要關鍵
-
躁鬱症的藥物有哪些
-
吃藥迷思,一一破解
-
藥物治療有階段之分
-
不要怕藥,要怕的是病
-
垂直斷藥很危險
-
躁鬱有機會不用再服藥嗎?
-
-
9 迎戰躁鬱,生活必須改變
-
拒當夜貓族,變身早起鳥
-
工作即生活,慢活怎麼活
-
人生轉捩點,走前停看聽
-
不能被忽視的老生常談
-
認識壓力與復發警訊
-
-
10 有壓力,該怎麼辦
-
找到屬於自己的舒壓法
-
放鬆也是要學習的
-
其他放鬆技巧
-
從生活中找到放鬆點子
-
-
11 給躁鬱親友的生活指南
-
如何面對躁鬱兒女
-
全家一起來舒壓
-
我好想死,我不想活了
-
家屬還可以做些什麼
-
照顧病人前先照顧自己
-
如何陪伴躁期、鬱期發作的患者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