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普魯士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閒人、鬥士、勛臣、主政、逐臣,還原德意志帝國首相最真實的面貌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055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政治並非一門科學,它是一種藝術。」

閒人╳鬥士╳勛臣╳主政╳逐臣
從貴族後裔到德意志帝國首相;
從一手遮天的功臣到民心所向的逐臣──
「帝國宰相」俾斯麥毀譽參半的傳奇人生


▎那個有主見的叛逆少年
──視母親為仇敵,對上帝嚴重懷疑!

俾斯麥從小就視母親為仇敵,他在晚年時曾做過解釋:
有一次,母親強硬地阻止了年幼的他對祖先的畫像進行評論;
還有一次,家裡有客人來訪,母親居然叫父親把床讓給客人,
這兩次童年的深刻記憶令俾斯麥始終對自己的母親非常反感。

16歲時,俾斯麥放棄了他的宗教信仰,這令身邊人感到萬分驚詫,
他的理由很簡單:「我感到我此時的思想與上帝的思想有所衝突。」
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做任何事之前都會考慮得非常周全、細密,
他並不會冒犯上帝,但事實上,在內心深處,他對一切都不相信。

▎哥廷根大學的「怪物」
──出場必須特殊,打架絕對不輸!

在哥廷根大學裡有個性格古怪、常穿著奇裝異服的學生:
頭上歪戴怪帽、身穿紅衣、嘴裡叼著菸、手裡拿著拐杖,
最引人注目的是身旁總有一條名叫「亞立厄爾」的黃狗……

睡覺時,如果覺得睡衣材質不舒服,他便會脫得一絲不掛;
醉酒後,他會搖晃地走到河邊,然後毫不遲疑地下水游泳;
三個學期內,他與人共決鬥了25次,卻只受到過一次處分,
同學們甚至替他取了個外號──「怪物」,他就是俾斯麥。

▎極端的革命反對派
──討厭革命、討厭大城市、討厭自由職業!

「柏林革命」的發生令孤傲的俾斯麥踏上了反社會主義之路。
不管在柏林還是在艾福特,他唯一想做就是扼制革命的爆發!
對於憲法問題,不論是不是與自身有關係,他都不是很在意,
但對納稅問題,他會公開表示對議會的反對、不行使表決權。
他也十分討厭大城市,他認為大城市是革命爆發的根源所在,
除此之外,他還非常反對將婚姻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的做法。

▎老夫少妻般的君臣關係
──怎麼跟威廉一世不一樣,有夠難相處!

假如將俾斯麥與威廉二世的關係比作「老夫少妻」的話,
那麼,身為「老夫」的俾斯麥沒能常伴「少妻」威廉二世左右,
還放任「少妻」接受那些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近臣)引誘和陪伴。
國難來臨之際,宰相主張親俄親奧,皇帝卻對親俄政策表示反對;
面對礦工罷工,皇帝持理想化態度,宰相卻主張用鐵和血來應對……

俾斯麥和威廉一世討論國家大事時會直抒己見,曾發生多次激烈爭吵,
每次吵到快分道揚鑣時,便以辭職要脅,威廉一世就會因恐慌而讓步。
俾斯麥一直認為自己無人能取代,而威廉二世也會如其祖父般遷就他。
然而,事實證明,直到最後,他都沒有看透威廉二世這個人。


▎退休後卻成為民心所向
──再次燃起鬥志,火力全開反擊!

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俾斯麥再次展現掌控和引導輿論的本事。
他向他的心腹授意,將威廉一世寫給自己的信件登在報紙上,
同時,他還向一位名叫哈登的政治新聞記者曝光了許多祕密……

他接受《新自由報》的當面採訪,以一種復仇的姿態開始回擊;
他斥責政府無能、皇帝懦弱,人們開始相信是皇帝導致其免職,
俾斯麥贏得前所未有的擁戴並驅散了長久以來人們對他的仇恨。
直至近80歲高齡,俾斯麥才完全得到德意志人民的擁護與認可,
此前,不論當議員或宰相,他一直在為國家做事、與民眾為敵,
但經過短短兩年的退休生活,他卻開始和德國人民休戚與共了!


本書特色:本書以「鐵血宰相」俾斯麥的人生重要時期分為閒人、鬥士、勛臣、主政、逐臣四個章節,藉由小說般的敘事手法描繪其傳奇的一生。俾斯麥不僅是一位手腕強硬且精於算計的政治家,還是一個被驕傲、勇氣和仇恨所支配的人,本書從童年時期談起,讓讀者看見有血有肉的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
  • 第一章 閒人(1815-1851年)
    • 一、貴族後裔
    • 二、叛逆少年
    • 三、不羈歲月
    • 四、初涉政壇
    • 五、鄉寂難耐
    • 六、一見鍾情
    • 七、情定終身
    • 八、參選議員
    • 九、封建情慷
    • 十、柏林革命
    • 十一、初露鋒芒
    • 十二、幸福之家
    • 十三、升任大使
  • 第二章 鬥士(1852-1862年)
    • 一、大使生
    • 二、政治迷局
    • 三、政壇新秀
    • 四、敞開心扉
    • 五、威廉攝政
    • 六、出訪沙俄
    • 七、破繭成蝶
    • 八、改任巴黎
  • 第三章 勛臣(1862-1871年)
    • 一、鐵血宰相
    • 二、君臣生隙
    • 三、政見之爭
    • 四、挫敗奧國
    • 五、知己盟友
    • 六、普丹戰爭
    • 七、普法斷交
    • 八、險象叢生
    • 九、普奧戰爭
    • 十、主張和談
    • 十一、深謀遠慮
    • 十二、頒布新憲
    • 十三、遏制法國
    • 十四、一手遮天
    • 十五、閒居瓦森
    • 十六、普法之戰4
    • 十七、最後贏家
    • 十八、太子心意
    • 十九、亦敵亦友
    • 二十、德國統一
      • 俾斯麥,巴黎公社失敗的推手
  • 第四章 主政(1872-1888年)
    • 一、召開議會5
    • 二、五月法令
    • 三、借刀殺人
    • 四、八方聲討
    • 五、最大陰謀
    • 六、戰友羅恩
    • 七、幕後黑手
    • 八、獨裁統治
    • 九、毀譽參半
    • 十、旅館新家
    • 十一、愛犬之死
    • 十二、三國結盟
    • 十三、柏林會議7
    • 十四、與奧結盟
    • 十五、調停危機
    • 十六、老而彌堅
      • 俾斯麥當政時的德國文學
  • 第五章 逐臣(1888-1898年)
    • 一、新皇駕崩
    • 二、君臣反目
    • 三、選舉失利
    • 四、皇帝震怒
    • 五、被貶之人
    • 六、晚年孤寂
    • 七、恨意難平
    • 八、民心所向
    • 九、政治遺言
    • 十、魂返森林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