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七年級女作家首部作品集,不同於九○年代作者多以小說詮釋新鄉土,轉而以散文和女性觀點呈現母土家園與常民記憶的不同視野。
七年級作家徐禎苓,出版首部散文集《腹帖》,以細膩的文學之筆,爬梳切身相關的各種事物。
她從飲食、身體和記憶三者著手。《腹帖》之「腹」,作為女性孕育生命的地方,卻又是婦科疾病的源頭。身體擺盪在新生與醫病兩端,帶出女人身體的故事。
翻開「肉身」的課題,徐禎苓細數少女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乳事、腹語、耳洞、染髮等。看出每一寸肌膚、髮絲、器官、肢體等受到個人與集體相互影響,隱然在層層轉變和檢視下產生焦慮,漫漶在家庭和母土裡,文字間勾勒母土遞嬗與自我成長的軌跡。
「腹」亦與食息息相關,藉此帶出飲膳書寫,並鏈結地方文化,讓身體感官喚醒個人、常民記憶。作者妙筆寫出與女性飲食息息相關的青木瓜、鳳爪、洛神花、膠原蛋白等,從吞嚥、咀嚼到反芻,以文字演繹身體記憶,諦聽一則又一則半成熟邊緣的故事。
七年級作家徐禎苓,出版首部散文集《腹帖》,以細膩的文學之筆,爬梳切身相關的各種事物。
她從飲食、身體和記憶三者著手。《腹帖》之「腹」,作為女性孕育生命的地方,卻又是婦科疾病的源頭。身體擺盪在新生與醫病兩端,帶出女人身體的故事。
翻開「肉身」的課題,徐禎苓細數少女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乳事、腹語、耳洞、染髮等。看出每一寸肌膚、髮絲、器官、肢體等受到個人與集體相互影響,隱然在層層轉變和檢視下產生焦慮,漫漶在家庭和母土裡,文字間勾勒母土遞嬗與自我成長的軌跡。
「腹」亦與食息息相關,藉此帶出飲膳書寫,並鏈結地方文化,讓身體感官喚醒個人、常民記憶。作者妙筆寫出與女性飲食息息相關的青木瓜、鳳爪、洛神花、膠原蛋白等,從吞嚥、咀嚼到反芻,以文字演繹身體記憶,諦聽一則又一則半成熟邊緣的故事。
- 封面
- 推薦序 禎苓牌發電場/吳鈞堯
-
輯一 肉身
-
染髮
-
耳洞
-
異味
-
乳事
-
腹語
-
羊腸小徑
-
過敏
-
痘,留
-
界線
-
鞋子的祕密
-
瑜伽那些事
-
-
輯二 腹帖
-
火車便當
-
青木瓜宣言
-
相思豆
-
膠原蛋白恐慌症
-
洛神花之味
-
杏仁
-
消失的紅油炒手
-
黑料理
-
做生日
-
鳳爪
-
-
輯三 廚房
-
廚房
-
食品路
-
宵夜街記趣
-
地下道
-
城市是一座咖啡館
-
菜市場
-
雜貨店、柑仔糖與我
-
- 後記 母音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