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內容簡介/
本書的特色不在於逐章節詳盡地介紹歷史書內容。
大衛.郝渥德先帶我們關注 歷史敘事的最上層 :
● 該書卷在正典中的地位
● 作者的身分
● 編寫時間及目的
然後再 往下深入細節,探究 :
● 歷史文化背景
● 周圍迦南文化的情況
● 該書卷的神學意義
● 相關的特殊議題
其歷史涵蓋了以色列民征服迦南到聖城耶路撒冷淪陷、經歷王國的強盛與分裂、最後被擄與歸回,寶貴的近代研究與作者有理有據的批判論述都在本書中,絕對能滿足對舊約歷史書已頗有涉獵之讀者的需求。
/作者簡介/
大衛.郝渥德(David M. Howard Jr.)
大衛是惠頓學院舊約文學碩士(神學研究)、密西根大學近東研究博士。在明尼蘇達州的伯特利神學院(Bethel Theological Seminary)任教近三十年,現為該校的舊約榮譽教授。近年與多位學者合編「舊約註釋手冊」系列(Handbooks for Old Testament Exegesis. MI: Kregel Academic, 2019),已發表大量期刊文章、論文,有七本著作。並曾任「福音派神學協會」(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主席。
本書的特色不在於逐章節詳盡地介紹歷史書內容。
大衛.郝渥德先帶我們關注 歷史敘事的最上層 :
● 該書卷在正典中的地位
● 作者的身分
● 編寫時間及目的
然後再 往下深入細節,探究 :
● 歷史文化背景
● 周圍迦南文化的情況
● 該書卷的神學意義
● 相關的特殊議題
其歷史涵蓋了以色列民征服迦南到聖城耶路撒冷淪陷、經歷王國的強盛與分裂、最後被擄與歸回,寶貴的近代研究與作者有理有據的批判論述都在本書中,絕對能滿足對舊約歷史書已頗有涉獵之讀者的需求。
/作者簡介/
大衛.郝渥德(David M. Howard Jr.)
大衛是惠頓學院舊約文學碩士(神學研究)、密西根大學近東研究博士。在明尼蘇達州的伯特利神學院(Bethel Theological Seminary)任教近三十年,現為該校的舊約榮譽教授。近年與多位學者合編「舊約註釋手冊」系列(Handbooks for Old Testament Exegesis. MI: Kregel Academic, 2019),已發表大量期刊文章、論文,有七本著作。並曾任「福音派神學協會」(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主席。
- 新版序
- 前言
- 致謝詞
- 縮寫表
-
第一章 歷史敘事導言
-
散文體的歷史敘事:與詩體的敘事相對照
-
定義
-
形式
-
內容
-
結論
-
-
歷史敘事等同歷史
-
定義
-
視歷史為「事實」
-
視歷史為「往事的記錄」
-
-
現代聖經歷史的歷史研究
-
歷史研究的理論基礎
-
史實性的重要性
-
現代聖經歷史學者與證據的問題
-
現代聖經歷史學家與歷史學家的問題
-
Historie 與 Geschichte
-
史學方法:事實的研究
-
-
歷史敘事等同文學
-
視歷史敘事為故事
-
歷史敘事的特徵
-
歷史敘事的要素
-
歷史敘事的風格學
-
-
結論:研讀歷史敘事
-
-
第二章 約書亞記
-
約書亞:名稱與其人
-
作者和編寫日期
-
目的
-
約書亞記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
事件的發生日期
-
事件的性質
-
征服的歷史背景
-
-
約書亞記在正典中的地位
-
約書亞記和五經
-
約書亞記和「申命記派歷史」
-
約書亞記和現今的正典
-
-
約書亞記的特殊議題
-
滅絕迦南人
-
喇合的謊言
-
約書亞記中的字源學
-
耶利哥與考古學資料
-
艾城與考古學資料
-
約書亞最長的一日
-
-
約書亞記的神學
-
土地
-
安息
-
約
-
敬拜的純淨性(聖潔)
-
-
約書亞記大綱
-
-
第三章 士師記
-
書卷名稱
-
作者和編寫日期
-
統一性
-
目的
-
士師記在正典中的地位
-
士師記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
事件的發生日期
-
事件的歷史背景
-
迦南宗教和文化
-
-
士師記的特殊議題
-
以色列的組織結構
-
「士師」的職分
-
士一 1~二 5的位置與功用
-
士師記中耶和華的使者
-
耶弗他的誓言
-
-
士師記的神學
-
土地
-
以色列的背道
-
上帝的信實
-
君主制
-
-
士師記大綱
-
-
第四章 路得記
-
路得:名稱與其人
-
作者和編寫日期
-
文學風貌
-
統一性
-
目的
-
路得記在正典中的地位
-
路得記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
摩押人
-
「寡婦與亡夫兄弟的婚姻」和買贖的規例
-
-
路得記的神學
-
上帝的主權和堅定不變性
-
隱藏的上帝
-
包容性
-
君主政體的神學
-
-
路得記的註釋
-
引言:屬神家庭的破滅(得一)
-
發展(一):路得和波阿斯相遇(得二)
-
發展(二):路得與波阿斯相互承諾(得三)
-
高潮與結局:屬神的家庭得滿足(得四)
-
-
路得記大綱
-
-
第五章 撒母耳記
-
名稱與書卷的分法
-
作者,統一性和編寫日期
-
作者
-
統一性
-
編寫日期
-
-
撒母耳記的經文
-
目的
-
撒母耳記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
事件的日期
-
事件的歷史背景
-
-
撒母耳記的特殊議題
-
撒母耳記中的預言
-
撒母耳記中關乎耶和華的靈
-
上帝的「後悔」
-
-
撒母耳記在正典中的地位
-
撒母耳記的神學
-
大衛王朝的正當性
-
罪的影響
-
上帝的主權
-
-
撒母耳記大綱
-
-
第六章 列王紀
-
名稱與在正典中的地位
-
作者與編寫日期
-
事件的日期
-
目的
-
列王紀的編寫
-
列王紀中資料的運用
-
列王紀的結構
-
列王紀與「申命記派歷史」
-
-
列王紀的年代表
-
列王紀的年代表
-
以色列和猶大諸王
-
-
列王紀中的先知和預言
-
先知的名稱
-
先知的特性與功能
-
列王紀中先知的分類
-
以利亞和以利沙
-
-
列王紀的特殊議題
-
以利亞,以利沙,聖經中「成串的」神蹟
-
耶和華和謊言的靈
-
-
列王紀的神學
-
上帝的國度與大衛王朝
-
上帝的恩典及對未來的盼望
-
關於所立之約
-
先知主題的配合
-
審判與悔改
-
-
列王紀大綱
-
-
第七章 列王紀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
列王紀中以色列及其鄰近邦國
-
腓尼基人
-
摩押人
-
以東人
-
亞蘭人
-
埃及人
-
亞述人
-
巴比倫人
-
-
列王紀與聖經之外的文獻
-
希伯來碑文
-
摩押石版:米沙背叛以色列
-
西拿基立的年鑑:圍困耶路撒冷
-
多比雅書
-
-
列王紀中的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歷史古都
-
耶路撒冷:屬靈象徵
-
-
-
第八章 歷代志
-
名稱與在正典中的地位
-
名稱
-
在正典中的地位
-
-
作者
-
日期
-
事件的日期
-
編寫日期
-
-
目的
-
歷代志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
歷代志與以斯拉——尼希米記的關係
-
歷代志的原始資料來源
-
編年史作者的釋經學
-
幾個建議的取向
-
編年史作者為註釋家
-
編年史作者的註釋技巧
-
-
代上一~九章 的譜系
-
譜系的引言
-
族譜大綱
-
-
歷代志的神學
-
上帝子民的合一:以色列眾人
-
大衛的王權
-
聖殿與敬拜
-
賞與罰
-
心的態度
-
禱告
-
聖經的權威
-
-
歷代志大綱
-
-
第九章 以斯拉——尼希米記
-
名稱
-
目的
-
在正典中的地位
-
編排順序
-
統一性
-
與以斯得拉壹、貳書的關係
-
-
作者
-
編寫
-
主要的原始資料來源
-
其他的原始資料來源
-
拉四章 的編寫
-
-
日期
-
事件的日期
-
編寫日期
-
-
以斯拉——尼希米記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
波斯人
-
「撒馬利亞人」
-
伊里芬丁蒲紙
-
尼希米的耶路撒冷
-
-
以斯拉記中的亞蘭文
-
以斯拉、尼希米和他們的改革
-
以斯拉其人
-
以斯拉的改革
-
尼希米其人
-
尼希米的改革
-
-
以斯拉——尼希米記的特殊議題
-
對大衛和王室家族的看法
-
設巴薩的身分
-
-
以斯拉——尼希米記的神學
-
上帝的子民:被擄前的以色列
-
上帝的子民:合一
-
上帝的子民:分別為聖
-
聖殿敬拜
-
經典的重要性
-
禱告
-
上帝的恩典
-
-
以斯拉——尼希米記大綱
-
-
第十章 以斯帖記
-
以斯帖:名稱與其人
-
作者和撰寫日期
-
正典性和在正典中的地位
-
目的
-
以斯帖記和歷史
-
歷史和文化背景
-
史實的正確性
-
-
以斯帖記的增添資料
-
以斯帖記的神學
-
上帝的眷顧
-
上帝的隱藏性
-
王室
-
與外邦勢力合作
-
普珥日
-
-
以斯帖記大綱
-
- 參考書目
- 主題人名索引
- 經文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