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撥雲迎驕陽:生技中心的探索與創新

出版日期
2024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5664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至今已四十年,
從B型肝炎疫苗防治,到研發生醫新藥;
從台灣為起點,到開始與世界接軌,
透過生技中心的深耕,積極培育優秀人才,
更衍生新創公司,成為台灣生技發展的重要推手。
展望未來,
台灣生技更要持續走入國際,
在世界生技產業的舞台上,
台灣將站穩一席之地。

在半世紀之前,台灣是B型肝炎高感染地區,1982年在時任政務委員李國鼎主導下,將「B型肝炎及生物科技」,列為行政院的重點科技,且於1984年成立「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推動技術開發;也就是建立融合瘤技術製造單株抗體、研發B肝病毒抗原檢測及建置基因工程技術,供開發B肝疫苗之用。

終於在1986年,美國默克藥廠及比利時史克美占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成功開發B肝疫苗,1992年11月起出生的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解決台灣B型肝炎發病問題。同時,台灣也將生技產業列為產業發展的重點,而生技中心則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生物技術研究機構。

四十年之後,生醫技術產業已被列為台灣「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生技中心也從肝病防治出發,持續配合國內政策、產業、學術及研究,建構生技醫藥發展所需要的設施與環境、協助產業與學界開發關鍵技術、培育並延攬專業人才,積極提升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不僅如此,生技中心透過輔導產品商業化、育成新創,衍生許多生技公司,形成生技醫藥產業鏈。這些新創公司在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歷程,扮演著重要角色,不但擘劃台灣生技的前瞻視野,也協助生技產業與世界接軌,讓國際見證台灣研發實力。
    • 追求創新,迎向世界/翁啟惠
    • 承先啟後,任重道遠/張文昌
    • 以AI找到台灣生技的未來/楊泮池
    • 黃金四十,開創生技新價值/涂醒哲
  • 前言 顛覆慣性,超前布局
  • 第一部 產業初生
    • 定礎為改善國民健康而生
    • 深耕追求創新掌握契機帶台灣走向世界
  • 第二部 厚植人才
    • 台灣抗體之父張子文持續創新才能被世界看見
    • 新藥「第二棒」推手汪嘉林理論加實務掌握精準醫學契機
    • 產學研整合者吳忠勳好人才要能把好研究變成好商品
    • 生醫商品化橋接者張綺芬優秀人才也要有伯樂一起走
    • 免疫學專家吳佳城技術人脈並濟實現創新創業理想
    • 廣效疫苗先行者張嘉銘勇於創新突破成就斜槓創業之路
    • CAR-T研發專家官建村以造福病友的初心吸引創業夥伴
  • 第三部 衍生新創
    • 台灣尖端首開生技業衍生新創先例
    • 昌達生化毒理中心打開台灣毒理試驗新格局
    • 台康生技為CDMO市場注入活水
    • 啓弘生技立足生物藥檢測航向新藍海
    • 邁高生技打造植物新藥CRO價值鏈
  • 第四部 技術移轉
    • 首款上市植物新藥DCB-WH1照顧糖尿病友慢性傷口的利器
    • 去毒LTh(αK)技術平台為防範新興傳染病寫下新頁
    • 全球獨家ENO-1抗體藥物為癌症患者點燃生命希望
    • 口服免疫調節新藥EI-1071發現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契機
    • 雙轉移酶醣鍵結技術 部署ADC雙效抗癌藥物市場
  • 結語 革新思維,開創新局
  • 附錄 成為台灣生技產業最佳夥伴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