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

出版日期
2017/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197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不只是日本帝國史,更是東亞殖民地史!
以整體性視野,掌握各地域的相互關連,
重現戰前日本帝國主義對殖民地與占領區的統治樣貌。

研究臺灣史,自不可不將其置入東亞殖民地史的脈絡中相互檢視。本書分析1895至1945年「殖民地帝國日本」的異民族統治情形,並以東亞世界做為整體地域,探討「本國」的統治體制,和殖民地臺灣及朝鮮,與滿洲國及華北占領地之間的相互影響,提出深入剖析。

作者重新解析「同化政策」的內涵,並以「國家統合」與「文化統合」這兩個座標來整理,證明「同化」並非可以拿來說明什麼的分析概念,事實上其本身就是需要被說明的概念。本書在狹義上可以說是殖民地教育史研究,廣義上則可放在殖民地統治的政治史研究系譜,甚至通泛地與臺灣史、朝鮮史、中國史等地區研究相互交錯。
  • 導讀/吳密察
  • 中文版序
  • 序章
    • 研究課題
    • 研究的視角:「同化政策」概念的再檢討
    • 本書內容、結構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臺灣:1910年前後—自中華帝國脫離
    • 前言
    • 天皇制國家的「內」與「外」
    • 教育制度中的殖民地主義
    • 儒教、教育勅語、日語
    • 小結
  • 第二章 朝鮮:1900至1910年代—弱肉強食與平等博愛
    • 前言
    • 統監政治時期的教育政策
    • 第一次《朝鮮教育令》的結構
    • 抗日民族運動與教育政策
    • 小結
  • 第三章 臺灣:1910年代—歧視的重層構造
    • 前言
    • 《臺灣教育令》制定過程
    • 臺灣版教育勅語發布構想
    • 吳鳳傳說的改編過程
    • 小結
  • 第四章 朝鮮:1920至1930年代—摸索多民族國家體制
    • 前言
    • 「文化政治」的結構
    • 教育勅語修正論的發展
    • 朝鮮議會設置論的挫折
    • 對外擴張與皇民化
    • 小結
  • 第五章 滿洲國:亞細亞主義的可能性與局限
    • 前言
    • 王道主義的範圍
    • 王道主義的狹路
    • 小結
  • 第六章 華北占領地:日語共榮圈構想的崩潰過程
    • 前言
    • 華北占領地的文化工作
    • 針對日語普及政策的合作和競爭
    • 日本語=日本精神論的崩解過程
    • 小結
  • 結論
    • 摘要與展望
    • 「戰後」國民國家的重建:被塗墨的「帝國」記憶
  • 後記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