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西晋五十年:266至317年历史现象考述

出版日期
2023/08/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081829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汉末丧乱,乃是社会政治需求分化、矛盾激化的结果。西晋得以立朝并推动统一,在迎合社会需求和平衡社会矛盾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立朝之后却不能持久,则反映出西晋统治集团的局限与失败。所有这些,浓缩于西晋半个世纪的“寿限”中,不啻令这一短命王朝成为我们察成败、观兴亡的极佳样本。本书以汉晋历史进程为大背景,着重分析西晋时期各类政治现象的成因与结果,以期形成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系统、全景的阐释与把握。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西晋并非听说、传说、戏说的那样(代序)
  • 目录
  • 导论:为什么天命垂顾司马氏?
    • 一、貌合神离的曹魏阵营
      • 汉末世道动荡 曹魏统一北方
      • 可挟天子 难能服众
      • “三马同槽”
      • 赤壁之战前后曹营内部的分歧
    • 二、礼法集团趁机而起
      • 曹操与“礼法之士”
      • 曹丕时期:礼法集团成为建制内重要政治势力
      • 曹叡时期:礼法集团的高歌猛进
    • 三、司马氏:礼法集团的可靠代表
      • 司马氏一族
      • 与礼法集团共进
      • 正始年间的政治斗争
      • “高平陵事变”:新朝的入口
    • 四、新朝之路
      • 曹魏后期司马氏专制的腥风血雨
      • “营立家门”:从礼法之士到新朝权贵
      • 魏晋禅代:改朝与换代同步
  • 第一章 西晋代魏
    • 第一节 魏晋禅代:皇统之变与治道之变
      • “建元泰始”
      • 武帝其人
      • 礼法之治:新朝宣示新治道
    • 第二节 晋初朝局及异姓十二重臣
      • 礼法集团变身新朝权贵
      • 晋初异姓重臣及其政治系谱
      • 武帝的腹心股肱
    • 第三节 西晋皇族:武帝扶植的新势力
      • 历遭诟病的宗亲分封与宗王出镇
      • 晋初藩国制式与武帝纳新之举
      • 宗王出镇及宗亲外任
    • 第四节 武帝经略新朝、重振皇权的愿景与障碍
      • “虚大祖之位”:晋初鼎新背后的分歧与暗流
      • 晋祚的梦魇与武帝的软肋
      • 西晋政治的特质与武帝重振皇权的动向
  • 第二章 武帝的新天下
    • 第一节 晋初的政治版图及对吴军事态势
      • 皇权受制:被束缚的“新朝之蕊”
      • 东南三州及扬州的敏感与特殊
      • 武帝的“灭吴之志”与西晋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石苞事件:武帝重振皇权的契机
      • 事发的偶然与武帝的断然
      • 宗王压阵、石苞待罪
      • 事件之疑团与武帝之收获
    • 第三节 新朝经略天下的新局面与新样板
      • 石苞事件后的西晋政治版图
      • 西晋的对吴战略新态势
      • “圣人”羊祜:非一般的西晋重臣
  • 第三章 泰始朝争的明流与暗流
    • 第一节 武帝时期的主要势力与重要人物
      • 武帝时期的朝局
      • 功名派:西晋朝局中的非主流势力
      • “齐献王争立”:泰始朝争的起点与本质
      • 被传统史家拔高、美化的司马攸
      • 贾充:西晋的“首功”与“首奸”
      • 影响历史进程的贾氏婚事与家事
    • 第二节 《晋书》“权臣”之谜
      • “权臣”是羊祜或贾充吗?
      • “羊祜执政”和武帝遣其督荆州
      • 贾充得势和司马攸暗渗朝枢
    • 第三节 武帝的“胜利”
      • 雍凉大败、武帝意逐贾充
      • 荀勖建策、贾氏女成为太子妃
      • 朝争的余波与武帝的得失
  • 第四章 咸宁变局、武帝转向
    • 第一节 二次立国与朝中异变
      • 二次立国
      • 咸宁不宁:疾疫触发的重大变故
      • 前期重振皇权成果多成镜花水月
    • 第二节 “太子暗弱”:政治斗争的说辞
      • “太子不令”
      • 武帝坚挺太子:礼法之囿还是现实之缚?
      • “太子不堪奉大统”是西晋短命而亡的主因吗?
    • 第三节 重振皇权:武帝另辟蹊径
      • 咸宁变局的基调
      • 整理朝中
      • 抑制皇族
      • 扶助太子
      • 抬举新的可靠势力
    • 第四节 皇孙降世:皇嗣困局的意外救赎
      • “然恃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
      • 三世基业的梦想
  • 第五章 武帝功业及外戚势力的复活
    • 第一节 兴兵灭吴与太康之治
      • 咸宁变局后武帝施政风格、用政方向的变化
      • 令武帝功德昭著的灭吴之役
      • “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的太康之治
    • 第二节 武帝的历史评价与历史地位
      • 武帝作为仁君、明君的一面
      • 千秋之过:皇朝长期政治安排的失败
    • 第三节 司马攸归藩
      • 武帝诏遣司马攸出朝
      • 众臣拥戴司马攸
      • 司马攸之死及其殉者
    • 第四节 “三杨”势倾天下
      • 皇后更迭与外戚杨氏的得势
      • 杨氏“自专权重”
      • 皇族、朝臣集体凋零
      • 武帝对“三杨”的真实态度
  • 第六章 “辛亥三变”:从武帝之死到贾南风临朝
    • 第一节 武帝之死、风云突变
      • 天不假年
      • 一变再变的武帝临终之制
      • “三杨”揽政
      • 武帝身后的三重权势冲突
    • 第二节 贾南风救政
      • 为什么竟是贾南风?
      • “辛亥三变”:教科书式的政变策划
    • 第三节 “辛亥三变”:朝局异变和“假性亲政”
      • “辛亥一变”:“三杨”覆宗灭族
      • “辛亥二变”:司马亮的悲剧
      • “辛亥三变”:皇弟们的重挫
      • “假性亲政”:帝后合体当朝
  • 第七章 元康年间的宁静世道与诡谲朝局
    • 第一节 “朝野宁静”“海内晏然”:贾南风临朝的九年
      • 太康之治的惯性和遗惠
      • 元康年间的开明人事与朝枢构成
      • 外戚掌“中”及新版“贾、裴、王”
      • 尊皇祖、抑皇弟、限近亲、重远支
      • 四位皇祖
    • 第二节 司马泰–司马越一系势起
      • 贾氏一系与司马泰–司马越的悄然相结
      • 司马泰–司马越一系的门庭与声势
    • 第三节 “王与马、共天下”的起源
      • 元康年间的新一代外戚
      • 琅邪王氏得势后的政治表现
      • 王衍及其门徒与司马泰一系的结合
    • 第四节 “自当作家门”:贾谧及其“二十四友”
      • 贾氏“营立家门”
      • 打着文学的幌子
      • “谄谀”“屈节”贾氏的政治团伙
      • 贾谧纠集“二十四友”的政治利益
      • “晋书断限”争议再起
    • 第五节 元康年间新起的或边缘的政治群体
      • 各寻其路、各事其主
      • 皇弟的蛰伏及勾连皇室的傅氏、荀氏
      • 皇祖司马伦及其麾下的孙秀、孙旂
      • 放任自流的“寒素”小人物
  • 第八章 逆天颠覆:贾南风覆灭、司马伦篡政与“三王举义”
    • 第一节 元康之末的山雨欲来
      • 朝局似棋局:太子司马遹的绝境
      • 政治弃儿:再谈武帝三世基业政治安排之谬
      • 贾南风竟谋调包计
      • 司马伦入朝壁上观
    • 第二节 晋祚脊断:贾南风废储、司马伦除贾
      • 贾南风黜害太子
      • 司马伦灭贾僭政
      • 被污名化、妖魔化的贾南风
    • 第三节 皇朝变天:司马伦夺政
      • 火山口上的司马伦
      • 司马伦篡位:乌合之众的闹剧
      • 为什么司马伦应遭诅咒、被唾弃?
    • 第四节 “三王举义”、宗亲分肥
      • 乌合之众推翻乌合之众
      • 宗亲狂欢、瓜分天下
      • 宗王共朝、朝局分裂
  • 第九章 “八王之乱”的高潮和终局
    • 第一节 重释“八王之乱”
      • “八王之乱”:人为连贯起来的故事
      • 解析“八王之乱”
      • “三王举义”的贻害与荼毒
    • 第二节 司马冏的不归路
      • 司马冏之窘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委权崇让”的喧嚣与旷世之奸的毒计
      • 司马乂残灭司马冏
    • 第三节 司马乂恶有恶报
      • 虽弱势却酷虐的司马乂
      • 司马颙、司马颖共伐司马乂
      • 司马乂的末日
      • 司马越:最终胜者开始步向前台
    • 第四节 “形美而神昏”的司马颖
      • 司马颖与权势峰巅一步之遥
      • 拒入京师、自立于邺城
      • 君臣共讨司马颖:“乙丑之盟”与荡阴之败
      • 乱局再度扩大:异姓重臣上阵与异族势力参战
    • 第五节 司马颙与司马越:两个远支宗亲决胜
      • 司马颙的如意算盘
      • 司马越重整旗鼓与司马颙进退失据
      • 司马越终于胜出
  • 第十章 西晋丧失起死回生的最后机遇
    • 第一节 “八王之乱”后的政治局面
      • 皇族衰微与司马越势力的一枝独秀
      • 异姓、异族觉醒:“八王之乱”后期的“天下骚扰”
    • 第二节 惠、怀之交:并非无可挽回的危局
      • 惠帝既死、怀帝为继
      • 异族之叛
      • 民变之患
      • 吏属之僭
      • 新君即位:皇朝可以转危为安、重拾前景吗?
    • 第三节 “怀越之恶”
      • 怀帝亲政:“馅饼”与“陷阱”
      • 怀帝朝中异姓诸臣
      • “怀越之恶”及司马越一出京师
      • 擅政揽权却每况愈下的司马越
      • 诸臣坐视司马越之败
      • “己巳政变”:倾覆皇朝的末日之争
  • 第十一章 末路与出路:天下兴亡、聚散而已
    • 第一节 “怀越之恶”期间前赵政权的强势崛起
      • 前赵的发迹
      • “怀越之恶”同期的三乱合流
      • 西晋皇朝面对的最大、最凶恶的敌人
    • 第二节 西晋的最后挣扎
      • 司马越五战前赵、三保洛阳
      • 前赵调整进击策略
    • 第三节 司马越再出洛阳与“永嘉之难”
      • “天下归罪于越”
      • “永嘉之难”
      • 皇朝及其君臣的下落
    • 第四节 旧政因散而终:西晋末期的六个自保中心
      • “己巳政变”后的各自为“阵”
      • 皇朝末路之际的四大异姓方镇
      • 琅邪王氏狡兔三窟
      • 司马越:西晋的仇人、东晋的恩人
    • 第五节 新业以聚而始:西晋的覆灭与东晋的建构
      • 孙吴故地、西晋续命
      • “江东草创”:司马睿的开明与谦抑
      • “衣冠南渡”与“典午之鲫”
      • 皇朝宿命:聚而为始、散则为终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及传统史家著述
    • 二、通史、断代史、专史类著述
    • 三、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著述
    • 四、史学理论以及史学研究的其他相关著述
    • 五、考古类文献、资料
    • 六、译著
    • 七、学术论文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