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二十一世紀的原住民身上流著祖先的血液
生活在中華民國大城裡的泰雅族想念著部落
沿著大甲溪上山後才明白路燈比族人還要多
加分優惠只是想讓大家一樣,遠離傳統領域的差別待遇政策
只好用你們要我會的語言寫下讓我們回家的詩
臺灣文學獎原住民漢語新詩獎得主黃璽首部詩集
「要活得像魚刺一樣,鯁住他們的喉嚨」
家屋裡的那盆火,
從來沒見它熄滅過。
即便尤達斯在捕魚的溪谷滑倒而溺斃,
即便雅齊已不能回憶起任何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即便瑪罵在清晨送菜的時候滑進了山崖,
即便雅大在青春年華時突然就不知道去向了,
即便雅爸奮力工作卻因癌症而痛苦去世,
即便雅亞無力抵抗過多失去而選擇離世,
——〈Yutas〉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1989,晨星)被視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一本漢語詩集,反應了當時原住民族的生存問題:群體的剝削,社會的歧視,文化的失落,人口販賣……等問題。三十多年後,這些問題並未完全消弭,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黃璽,Temu Suyan,一位到都市生活的原住民青年,因為作業的關係,重新認識了部落,重新學習如何成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原住民。《骨鯁集》是黃璽的第一部漢語詩集,累積了他對原住民族現況的思考,以及自身的定位和思索,全書分為四輯:
輯一/回神
在近代原住民青年的生命歷程中,有一過程是對於自我身分的探索,並且完成一次自我認同的反思。這樣的追求不僅僅從都市裡牽起了一條回到部落的線,也讓整個原住民族群體的內部又再度進行了更新與改革。「回神」將部落與都市融合,以個體為本,去追尋族群、部落、文化、語言的歷史與未來。
輯二/失血
若「回神」是從都市來到部落的一次回歸,「失血」注重於從部落裡流淌而出的一次次出血。當代社會中部落青年人口向都市流失這情況已經不陌生,在部落裡連老人、土地、語言、文化、習俗都不斷地流失,則是大家習以為常到理所當然的恐怖情況。
輯三/骨鯁
在前兩輯的主題,分別是「都市回到部落」;「部落抵達都市」,在「骨鯁」中書寫一些無法以原住民主體作為思考中心,討論、書寫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與社運議題時會遇到的窘境,可能是反諷,也可能是一派真心。
輯四/守靈
部落的文化;族群的文明,需要經由我們延續。也唯有如此,才能賦予母體文化的重量和厚度。在追尋的過程中,漸漸地找回屬於母體的眼睛、耳朵和舌頭。
這盆火,
依舊燒紅了一袋又一袋的焦黑木炭,
熱與光在骨頭般慘白的灰燼上歡愉。
我如何捨得忘記呢?
那些火焰的形狀、氣味、
情緒、聲音、輪廓、觸感
以及瞬間變成灰燼的過程。
這教我如何還能不準備好呢?
——〈易燃物〉
本書特色
當代的原住民文學發展,與原住民族的權益同樣需要你我來關心,它們同樣面臨著身分認同問題。這部漢語詩集強調了原住民族的主體性,儘管它不是以母語寫作,卻也利用了「你/我」們的語言來理解「我/他」們的問題。
本書榮獲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出版補助
原住民族文學獎獎項、臺灣文學獎原住民漢語新詩獎
生活在中華民國大城裡的泰雅族想念著部落
沿著大甲溪上山後才明白路燈比族人還要多
加分優惠只是想讓大家一樣,遠離傳統領域的差別待遇政策
只好用你們要我會的語言寫下讓我們回家的詩
臺灣文學獎原住民漢語新詩獎得主黃璽首部詩集
「要活得像魚刺一樣,鯁住他們的喉嚨」
家屋裡的那盆火,
從來沒見它熄滅過。
即便尤達斯在捕魚的溪谷滑倒而溺斃,
即便雅齊已不能回憶起任何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即便瑪罵在清晨送菜的時候滑進了山崖,
即便雅大在青春年華時突然就不知道去向了,
即便雅爸奮力工作卻因癌症而痛苦去世,
即便雅亞無力抵抗過多失去而選擇離世,
——〈Yutas〉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1989,晨星)被視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一本漢語詩集,反應了當時原住民族的生存問題:群體的剝削,社會的歧視,文化的失落,人口販賣……等問題。三十多年後,這些問題並未完全消弭,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黃璽,Temu Suyan,一位到都市生活的原住民青年,因為作業的關係,重新認識了部落,重新學習如何成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原住民。《骨鯁集》是黃璽的第一部漢語詩集,累積了他對原住民族現況的思考,以及自身的定位和思索,全書分為四輯:
輯一/回神
在近代原住民青年的生命歷程中,有一過程是對於自我身分的探索,並且完成一次自我認同的反思。這樣的追求不僅僅從都市裡牽起了一條回到部落的線,也讓整個原住民族群體的內部又再度進行了更新與改革。「回神」將部落與都市融合,以個體為本,去追尋族群、部落、文化、語言的歷史與未來。
輯二/失血
若「回神」是從都市來到部落的一次回歸,「失血」注重於從部落裡流淌而出的一次次出血。當代社會中部落青年人口向都市流失這情況已經不陌生,在部落裡連老人、土地、語言、文化、習俗都不斷地流失,則是大家習以為常到理所當然的恐怖情況。
輯三/骨鯁
在前兩輯的主題,分別是「都市回到部落」;「部落抵達都市」,在「骨鯁」中書寫一些無法以原住民主體作為思考中心,討論、書寫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與社運議題時會遇到的窘境,可能是反諷,也可能是一派真心。
輯四/守靈
部落的文化;族群的文明,需要經由我們延續。也唯有如此,才能賦予母體文化的重量和厚度。在追尋的過程中,漸漸地找回屬於母體的眼睛、耳朵和舌頭。
這盆火,
依舊燒紅了一袋又一袋的焦黑木炭,
熱與光在骨頭般慘白的灰燼上歡愉。
我如何捨得忘記呢?
那些火焰的形狀、氣味、
情緒、聲音、輪廓、觸感
以及瞬間變成灰燼的過程。
這教我如何還能不準備好呢?
——〈易燃物〉
本書特色
當代的原住民文學發展,與原住民族的權益同樣需要你我來關心,它們同樣面臨著身分認同問題。這部漢語詩集強調了原住民族的主體性,儘管它不是以母語寫作,卻也利用了「你/我」們的語言來理解「我/他」們的問題。
本書榮獲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出版補助
原住民族文學獎獎項、臺灣文學獎原住民漢語新詩獎
- 封面
- 作者簡介
- Masbul 詩并序
- Masbul
- 河流匯聚處
-
輯一 回神
-
芒草
-
角度
-
異城
-
旅北同郷會
-
城市待原者
-
黃昏的聲音
-
Yutas
-
十二個今天
-
-
輯二 失血
-
易燃物
-
限動
-
部落演進四部曲
-
夏日白日夢
-
舞圈裡
-
刀
-
Qutux niqan
-
我的部落
-
有,什麼?吃,什麼?
-
聖地
-
颱風後的明隧道
-
田野速記
-
他者
-
莎拉茅群訪談記事
-
-
輯三 骨鯁
-
過於自我的先知
-
話語
-
密語人
-
別再吃了
-
秘密
-
問答
-
文膽
-
地獄梗/刻板印象/偏見/歧視/無知的區域問卷調査
-
漢語新詩得獎作品
-
赤楊木
-
Walis說他不是酒鬼
-
戰士
-
史詩研究者
-
而我偏偏是那圓滿到完美的句點
-
技藝
-
-
輯四 守靈
-
行走在異度空間裡的泰雅人
-
小米——迷航
-
泰雅喪禮
-
蹲姿
-
戀愛
-
靈光
-
夢占
-
舊葫蘆瓢
-
聽誰的
-
送客
-
釀酒學
-
栓皮櫟
-
茄苳樹
-
誰說的
-
采風隨筆集
-
- 後記
- 版權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