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The DevOps Handbook》正中紅心:一本幫助你取得實際進展的實用指南。」
—Jeff Sussna, Sussna Associates首席執行長
「DevOps方法論的權威級成功指南。」
—Nigel Kersten, Puppet現場技術總監
這本屢獲殊榮的數位轉型指導手冊重新問世,第二版添加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學習內容及全新案例研究!
「任何尋求提升其技術能力並在多個部門或業務領域擴展DevOps實踐的組織來說,《The DevOps Handbook》仍是一本必讀之作。」
—Mike Perrow, TechBeacon
在過去五年裡,《The DevOps Handbook》躋身為一本權威性實踐指南,向廣大讀者展示如何應用暢銷書《鳳凰專案》中的成功經驗並在任何組織中出色發揮。如今,加入更多精彩內容的本書第二版全新問世,是時候將DevOps擴展到整個企業,而不僅僅是IT部門。無論企業的業務模式或產品,技術早已成為每家公司的核心。《The DevOps Handbook》中提出的理論和實踐方法是全組織中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工具,用來創造喜悅並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本書第二版增加了十五個全新案例研究,包括Adidas、美國航空公司、房利美、Target和美國空軍的真實故事。此外,知名學者暨《Accelerate》共同作者Nicole Forsgren博士也為本書第二版提供研究洞察。第二版新增了超過一百頁的內容,是技術相關人士的必讀之作。
—Jeff Sussna, Sussna Associates首席執行長
「DevOps方法論的權威級成功指南。」
—Nigel Kersten, Puppet現場技術總監
這本屢獲殊榮的數位轉型指導手冊重新問世,第二版添加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學習內容及全新案例研究!
「任何尋求提升其技術能力並在多個部門或業務領域擴展DevOps實踐的組織來說,《The DevOps Handbook》仍是一本必讀之作。」
—Mike Perrow, TechBeacon
在過去五年裡,《The DevOps Handbook》躋身為一本權威性實踐指南,向廣大讀者展示如何應用暢銷書《鳳凰專案》中的成功經驗並在任何組織中出色發揮。如今,加入更多精彩內容的本書第二版全新問世,是時候將DevOps擴展到整個企業,而不僅僅是IT部門。無論企業的業務模式或產品,技術早已成為每家公司的核心。《The DevOps Handbook》中提出的理論和實踐方法是全組織中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工具,用來創造喜悅並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本書第二版增加了十五個全新案例研究,包括Adidas、美國航空公司、房利美、Target和美國空軍的真實故事。此外,知名學者暨《Accelerate》共同作者Nicole Forsgren博士也為本書第二版提供研究洞察。第二版新增了超過一百頁的內容,是技術相關人士的必讀之作。
- 來自出版社的話
- 第二版 序
- 第一版 序
- 前言
- 導論
-
Part I——三步工作法
-
PART I:導論
-
歷史回顧
-
敏捷基礎設施與Velocity運動
-
-
01 敏捷、持續交付與「三步工作法」
-
製造業的價值流
-
科技價值流
-
三步工作法:DevOps的基礎原則
-
NEW 案例研究 抵達飛行高度——美國航空公司的DevOps之旅:第一部分(2020)
-
本章小結
-
-
02 第一步:暢流原則
-
工作可視化
-
限制WIP數量
-
減少批次規模
-
減少交接次數
-
持續辨識與改善約束點
-
消除價值流中的困境和浪費
-
NEW 案例研究 醫療管理的暢流與約束(2021)
-
本章小結
-
-
03 第二步:回饋原則
-
在複雜系統內安全工作
-
在問題發生時察覺
-
聚集並解決問題,構建新知識
-
NEW 案例研究 Excella 拉下安燈繩(2018)
-
將品質意識推進至源流
-
為下游工作中心提供改善活動
-
本章小結
-
-
04 第三步:持續學習與實驗原則
-
激發組織學習與安全的組織文化
-
將日常工作的改善制度化
-
將局部發現轉化為全域改善
-
在日常工作中注入韌性模式
-
由領袖強化學習文化
-
NEW 案例研究 貝爾實驗室的故事(1925)
-
本章小結
-
-
PART I:總結
-
-
Part II——何處開始
-
PART II:導論
-
05 選擇適當價值流作為切入點
-
Nordstrom的DevOps轉型
-
綠地專案或棕地專案
-
NEW 案例研究 Kessel Run:空中加油系統的棕地轉型專案(2020)
-
兼顧記錄式系統與互動式系統
-
從樂於創新的團隊開始
-
擴大DevOps的影響範圍
-
NEW 案例研究 將DevOps擴展到業務:美國航空公司的DevOps之旅:第二部分(2020)
-
NEW 案例研究 拯救經濟危機:HMRC的超大規模「平台即服務」(2020)
-
本章小結
-
-
06 理解、可視化和運用價值流
-
Nordstrom的價值流程圖
-
確定創造客戶價值所需的團隊
-
建立價值流程圖
-
組織專門的轉型團隊
-
案例研究 Linkedin的「反轉行動」(2011)
-
利用工具強化預期行為
-
本章小結
-
-
07 參考康威法則設計組織架構
-
Etsy的康威法則
-
組織原型
-
成本最佳化:過度職能導向的危害
-
速度最佳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團隊
-
讓職能導向有效運作
-
將測試、營運和資安融入日常工作
-
讓團隊成員都成為通才
-
投資於服務和產品,而非專案
-
根據康威法則設定團隊邊界
-
建立寬鬆的耦合架構,提升生產力和安全性
-
維持小型團隊規模(「兩個披薩原則」)
-
案例研究 Target的「API啟用」專案(2015)
-
本章小結
-
-
08 將營運融入日常開發工作
-
大魚游戲公司
-
建立共享服務,提升開發生產力
-
將營運工程師嵌入服務團隊
-
為每個服務團隊指派營運聯絡人
-
邀請營運工程師參加開發團隊的會議
-
NEW 案例研究 更好的工作方式:全英房屋抵押貸款協會(2020)
-
本章小結
-
-
PART II:總結
-
-
Part III——第一步工作法:暢流的技術實踐
-
PART III:導論
-
09 奠定部署流水線的基礎
-
案例研究 企業資料倉儲專案(2009)
-
按需佈建開發環境、測試環境和生產環境
-
為系統建立統一的程式庫
-
讓基礎設施的重建比修復更容易
-
NEW 案例研究 以容器 (Container) 為酒店業管理300億美金收益 (2020)
-
運行在類生產環境裡才算「完成」
-
本章小結
-
-
10 實現快速可靠的自動化測試
-
Google的Web Ser ver(2005)
-
持續佈建、測試和整合程式碼與環境
-
佈建快速可靠的自動化測試套件
-
在自動化測試中儘早發現錯誤
-
當部署流水線失敗時拉下安燈繩
-
本章小結
-
-
11 啟動並實踐持續整合
-
惠普公司的LaserJet韌體
-
小批量開發與大批量合併
-
應用基於主幹的開發實踐
-
案例研究 Bazaarvoice的持續整合(2012)
-
本章小結
-
-
12 自動化並降低發布風險
-
自動化部署流程
-
案例研究 CSG國際公司的每日部署(2013)
-
案例研究 Etsy的持續部署——開發人員自助式部署(2014)
-
將部署與發布解耦
-
案例研究 Dixons對POS系統進行的藍綠部署(2008)
-
案例研究 Facebook聊天功能的暗度發布(2008)
-
持續交付和持續部署實踐的調查
-
NEW 案例研究 CSG國際公司為開發與營運部門打造雙贏(2016)
-
本章小結
-
-
13 降低發布風險的架構
-
能提高生產力、可測試性和安全性的架構
-
架構原型:單體式架構vs.微服務
-
案例研究 Amazon的演進式架構(2002)
-
採用絞殺榕應用程序安全演進企業架構
-
案例研究 Blackboard Learn的絞殺榕應用程序(2011)
-
本章小結
-
-
PART III:總結
-
-
Part IV——第二步工作法:回饋的技術實踐
-
PART IV:導論
-
14 建立能發現並解決問題的遙測系統
-
Etsy的DevOps轉型(2012)
-
建設集中式監測基礎設施
-
建立生產環境的應用程式日誌遙測
-
以遙測指標作為解決問題的引導
-
將建立生產遙測融入日常工作
-
建立自助存取的遙測和資訊輻射體
-
案例研究 LinkedIn建立自助服務指標(2011)
-
發現並填補遙測誤區
-
本章小結
-
-
15 分析遙測資料以便預測故障和實現目標
-
Telemetry at N etflix (2012)
-
以平均值和標準差識別潛在問題
-
異常狀態的處理和警告
-
非高斯分佈遙測資料的問題
-
案例研究 Netflix的自動擴展能力(2012)
-
應用異常檢測技術
-
案例研究 進階異常檢測(2014)
-
本章小結
-
-
16 啟動回饋機制,安全部署程式碼
-
採用遙測讓部署作業更安全
-
開發和營運共同承擔值班工作
-
讓開發人員追蹤工作對下游的影響
-
讓開發人員自行管理生產服務
-
案例研究 Google的HRR和LRR(2010)
-
本章小結
-
-
17 將「假設驅動開發」和「A/B測試」整合到日常工作
-
案例研究 Intuit的假設驅動開發實踐(2012)
-
A/B測試簡史
-
在功能測試中整合A/B測試
-
在發布中整合A/B 測試
-
在功能規劃中整合A/B 測試
-
案例研究 Yahoo! Answers收入翻倍:「快速發布週期」實驗(2010)
-
本章小結
-
-
18 建立評閱和協作流程,提升現有工作品質
-
GitHub的同儕評閱
-
變更審核流程的危險
-
「過度控制變更」的潛在危險
-
NEW 案例研究 Adidas:從六眼原則到規模化發布(2020)
-
協調變更與排程
-
評閱變更
-
案例研究 Google的程式碼審查(2010)
-
手動測試和凍結變更的潛在危害
-
利用結對程式設計改進程式碼變更
-
案例研究 在Pivotal實驗室利用結對程式設計,取代破碎的程式碼審查流程(2011)
-
評估Pull Request的有效性
-
勇於剷除官僚流程
-
本章小結
-
-
PART IV:總結
-
-
Part V——第三步工作法:持續學習與實驗的具體實踐
-
PART V:導論
-
19 將學習融入日常工作
-
Amazon AWS US-East與Netflix(2011)
-
建立公正和學習的文化
-
安排事後回顧會議
-
盡可能廣泛公開事後回顧會議結果
-
降低事故容忍度,尋找更弱的故障信號
-
重新定義失敗,鼓勵評估風險
-
在生產環境注入故障來恢復和學習
-
建立故障演練日
-
NEW 案例研究 CSG國際公司將嚴重事故化為寶貴學習機會(2021)
-
本章小結
-
-
20 將局部經驗轉化為全局改善
-
使用聊天室和聊天機器人自動累積組織知識
-
GitHub的Hubot
-
軟體中便於重用的自動化、標準化流程
-
建立全組織共享的單一存放庫
-
運用自動化測試記錄和交流實踐來傳播知識
-
為營運編寫非功能性需求
-
將可重複使用的「營運使用者故事」納入開發
-
選定合適技術,實現組織目標
-
案例研究 Etsy將新技術堆疊標準化(2010)
-
NEW 案例研究 Target的群眾外包科技治理(2018)
-
本章小結
-
-
21 為組織學習和改善活動預留時間
-
Target的30天挑戰(2015)
-
將「償還技術債」制度化
-
讓所有人教學相長
-
在DevOps會議中分享經驗
-
案例研究 全美互助保險、第一資本銀行和Target的內部技術會議(2014)
-
建立社群架構來推廣實踐
-
本章小結
-
-
PART V:總結
-
-
Part VI——整合資訊安全、變更管理和合規性的技術實踐
-
PART VI:導論
-
22 將資訊安全納入每個人的日常工作
-
將安全整合到開發迭代的成果演示中
-
將安全整合到缺陷追蹤和事後分析會議
-
將預防性安全控制整合到共享原始碼存放庫及共享服務中
-
將安全整合到部署流水線
-
保證應用程式的安全性
-
案例研究 Twitter的靜態安全測試(2009)
-
確保軟體供應鏈的安全性
-
確保環境的安全
-
案例研究 18F用Compliance Masonry為美國聯邦政府實現合規自動化(2016)
-
將資訊安全整合到生產環境遙測
-
案例研究 Etsy完善其環境(2010)
-
保護部署流水線
-
NEW 案例研究 房利美將安全性向左遷移(2020)
-
本章小結
-
-
23 保護部署流水線
-
將安全和合規整合到變更批准流程
-
將大量低風險變更重新分類為標準變更
-
如何處理常規變更
-
案例研究 Salesforce.com將自動化基礎架構變更歸類為標準變更(2012)
-
減少對職責分離的依賴
-
案例研究 Etsy的PCI合規性以及關於職責分離的警世故事(2014)
-
NEW 案例研究 商業與技術完美聯手,第一資本銀行每天進行10次「無畏發布」(2020)
-
為稽核人員和合規人員留存文檔和證據
-
案例研究 證明監管環境下的合規性(2015)
-
案例研究 依靠生產遙測的ATM系統(2013)
-
本章小結
-
-
PART VI:總結
-
- 行動呼籲:全書總結
- 第二版 後記
- 附錄
- 參考書目
- 註釋
- 索引
- 致謝
- 關於作者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