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直接買新成屋還是買中古屋改裝修,哪個划算?
◎40年以上老房怎麼改,才不會有安全疑慮。
◎兒子愛跑跳,女兒練鋼琴,怎麼用最少的費用隔音才不會被鄰居抗議?
◎為了趕上班,一家子早上都得搶廁所,有沒有多人使用又有隱私的設計?
作者為主婦之友社,是日本實用書首席品牌,
他們透過問卷調查發現,約70%的人都曾動過裝潢翻修念頭,
卻因「很花錢」、「麻煩」、「不知怎麼改善」遲遲沒有行動。
本書特別整理出關於裝修與翻修,最煩惱也最常提出的94問,
找專業設計師解答並分享案例照片,提供裝修前後對照圖,
讓你再也不空想,打造理想宅。
◎裝修一定會超支,要預留10%預算
以下這些是翻修過程中最被多數人忽略的費用:
拆除內裝的清運費、鋪設防塵布的保護工程費、暫時租屋的租金、
拆除後萬一內部結構老化,還要追加的補修工程,
所以你要預留施工與材料費用的10%,作為臨時增加的開銷。
現場若想臨時變更設計,記得先找設計師或裝修的接洽窗口,
而非工班,因為你(業主)在現場亂插嘴,一定會引起混亂。
◎老屋該不該修?不憑感覺,有判斷基準
看牆壁是否龜裂、剝落、發霉或出現白蟻窩;
檢查衛浴,確認排水口有無堵塞、管線漏水等,
上述問題都會影響居住品質,要馬上翻修。
理想是找兩家以上的業者來診斷。
◎中古屋裝修三件事:安全、安全、安全
老宅多半不耐震,翻修時要以安全為第一考量,怎麼補強結構,本書全圖解。
家中有中老年人,廁所要增設扶手等簡易無障礙工程,
拆除門檻,所有地面調成等高,降低跌倒機率。
門窗,要有防盜意識,大門要有兩道鎖,
沒有面向道路的低樓層廚衛空間,是防盜死角,一定要加裝設備。
◎室內設計強,小家也能越住越大
‧客廳、飯廳各占一間,空間就會小。打掉隔間牆用收納架區分,減少壓迫感。
‧小孩房,有必要嗎?增設牆壁並不困難,等孩子長大再來切割空間就好。
‧建材,會改變氛圍。實木地板觸感好,保暖性強,冬天赤腳走也很溫暖。
‧廚房最好要有窗,煮飯的人心情明亮又健康。
‧工作區要設在家中最角落,居家也能安靜上班。
窗戶怎麼變大?電源不夠怎麼加?玄關是門面,如何改大又有光?
所有設計不能只選自己喜歡的,動工之前,所有家人都要先聊過,
過程中的彼此爭執、妥協,是換來理想宅的必經過程。
70%的人都曾動過裝修念頭,卻卡在預算、煩惱施工品質而做罷,
本書讓你不再只是想想,打造理想宅。
◎40年以上老房怎麼改,才不會有安全疑慮。
◎兒子愛跑跳,女兒練鋼琴,怎麼用最少的費用隔音才不會被鄰居抗議?
◎為了趕上班,一家子早上都得搶廁所,有沒有多人使用又有隱私的設計?
作者為主婦之友社,是日本實用書首席品牌,
他們透過問卷調查發現,約70%的人都曾動過裝潢翻修念頭,
卻因「很花錢」、「麻煩」、「不知怎麼改善」遲遲沒有行動。
本書特別整理出關於裝修與翻修,最煩惱也最常提出的94問,
找專業設計師解答並分享案例照片,提供裝修前後對照圖,
讓你再也不空想,打造理想宅。
◎裝修一定會超支,要預留10%預算
以下這些是翻修過程中最被多數人忽略的費用:
拆除內裝的清運費、鋪設防塵布的保護工程費、暫時租屋的租金、
拆除後萬一內部結構老化,還要追加的補修工程,
所以你要預留施工與材料費用的10%,作為臨時增加的開銷。
現場若想臨時變更設計,記得先找設計師或裝修的接洽窗口,
而非工班,因為你(業主)在現場亂插嘴,一定會引起混亂。
◎老屋該不該修?不憑感覺,有判斷基準
看牆壁是否龜裂、剝落、發霉或出現白蟻窩;
檢查衛浴,確認排水口有無堵塞、管線漏水等,
上述問題都會影響居住品質,要馬上翻修。
理想是找兩家以上的業者來診斷。
◎中古屋裝修三件事:安全、安全、安全
老宅多半不耐震,翻修時要以安全為第一考量,怎麼補強結構,本書全圖解。
家中有中老年人,廁所要增設扶手等簡易無障礙工程,
拆除門檻,所有地面調成等高,降低跌倒機率。
門窗,要有防盜意識,大門要有兩道鎖,
沒有面向道路的低樓層廚衛空間,是防盜死角,一定要加裝設備。
◎室內設計強,小家也能越住越大
‧客廳、飯廳各占一間,空間就會小。打掉隔間牆用收納架區分,減少壓迫感。
‧小孩房,有必要嗎?增設牆壁並不困難,等孩子長大再來切割空間就好。
‧建材,會改變氛圍。實木地板觸感好,保暖性強,冬天赤腳走也很溫暖。
‧廚房最好要有窗,煮飯的人心情明亮又健康。
‧工作區要設在家中最角落,居家也能安靜上班。
窗戶怎麼變大?電源不夠怎麼加?玄關是門面,如何改大又有光?
所有設計不能只選自己喜歡的,動工之前,所有家人都要先聊過,
過程中的彼此爭執、妥協,是換來理想宅的必經過程。
70%的人都曾動過裝修念頭,卻卡在預算、煩惱施工品質而做罷,
本書讓你不再只是想想,打造理想宅。
- 推薦序 讓你更懂怎麼與師傅溝通/羅右宸
-
PART 1 裝修與翻修,最煩惱的事
-
第 1 章 該準備多少錢?
-
1. 七〇%的人都動過裝修念頭
-
2. 預算有限,哪些地方優先處理?
-
4. 購屋付款流程與房貸申請
-
-
第 2 章 老屋該不該修?有基準
-
1. 定期檢查門窗、浴室
-
2. 磁磚或外牆龜裂,建築物本體損傷
-
3. 屋齡四十年的公寓該怎麼修?
-
4. 先確認建築工法,再決定改格局
-
-
第 3 章 買中古屋改裝,先問管委會
-
1. 買中古,裝修預算怎麼分配?
-
2. 購屋前,先查地籍資料
-
3. 老公寓改裝,細節超乎你想像
-
4. 下大雨的隔天最適合看屋
-
-
第 4 章 找誰幫我裝修?
-
1. 名氣不等於品質,從需求找業者
-
2. 比價格更重要的是,彼此溝通合拍
-
3. 多找兩、三家業者共同報價
-
-
第 5 章 不能只選自己喜歡的,和同住者多討論
-
1. 動工之前,所有家人先聊過
-
2. 多看裝潢前後的比較案例
-
3. 最適合動工的季節
-
4. 工期超過兩週,要找暫住處
-
5. 只改廚房或衛浴,怎麼邊修邊住?
-
6. 我怕工程噪音會吵到鄰居
-
7. 小規模改裝也要簽約
-
8. 施工期間,寵物住哪裡?
-
-
第 6 章 施工前後注意事項
-
1. 有空就到現場監督0
-
2. 動工後,家具擺哪裡?
-
3. 臨時想變更內容,找窗口,而非現場師傅
-
4. 我要上班,怎麼和現場師傅打好關係?
-
5. 別急著付尾款
-
-
第 7 章 裝修三件事:安全、安全、安全
-
1. 老宅不耐震,如何避免倒塌?
-
2. 換雙層玻璃窗,預防結露
-
3. 家有老人,廁所要裝扶手
-
4. 門窗,要有防盜意識
-
5. 低樓層怎麼防盜?
-
-
第 8 章 溫度、空氣品質,都要列入考慮
-
1. 通風的關鍵,窗戶
-
2. 夏天要涼,冬天不能冷
-
3. 格局對了,電費就不貴
-
-
第 9 章 室內設計強,小家也能越住越大
-
1. 恢復成毛胚屋管線能重拉
-
2. 不刻意區隔客廳飯廳
-
3. 但在客飯廳交界放收納架
-
4. 小房也能有大餐桌
-
5. 最時髦的內裝:室內窗
-
6. 家有幼兒,安全防護不能少
-
7. 小孩房,有必要嗎?
-
8. 孩子老窩在房間?縮小他的空間
-
9. 不常使用的房間,拆掉變客廳
-
10. 無邊榻榻米,時髦和風
-
11. 工作區放角落,居家也能安靜上班
-
12. 牆壁當螢幕、角落做展示區
-
13. 陽臺,在家就能野餐
-
14. 玄關窄,打掉旁邊的房間
-
15. 低預算的高規格改裝
-
-
第 10 章 廚衛舒服了,全家都有感
-
1. 廚房太窄,難用又有壓力
-
2. 系統廚房,打掃收納都輕鬆
-
3. 廚房有窗,明亮又健康
-
4. 浴室,夏天要涼冬天要暖
-
5. 獨棟,衛浴不能蓋在臥室上方
-
6. 衛浴設備三合一,空間就出來
-
7. 增設洗臉盆,全家不再天天搶廁所
-
8. 加點小裝飾,廁所也走時尚風
-
-
第 11 章 陽臺廚衛一直線,家務少一半
-
1. 縮短動線,家事更輕鬆
-
2. 洗衣機放陽臺,取衣晒衣不再是苦差
-
第 12 章 讓家裡不再堆滿收納箱
-
1. 搬家或裝修,都要斷捨離
-
2. 收納的原則,拿取收起都方便
-
3. 房子小,更要設計收納間
-
4. 餐盤太多怎麼擺?
-
5. 把壁櫥改良成收納間
-
6. 收納,要考量家事動線
-
7. 超完美書架設計
-
8. 廚房總被調味料、廚具占滿
-
9. 洗面乳、肥皂、牙刷牙杯堆滿滿
-
10. 再小的廁所也能有收納
-
11. 窄玄關看起來很寬敞
-
12. 門板最占空間,能省就省
-
-
第 13 章 建材,會改變氛圍
-
1. 想換地板,一定要拆原來的嗎?
-
2. PVC 地毯與塑膠地板,好清洗又便宜
-
3. 看型錄不準,索取樣品多比較
-
4. 實木地板觸感好,保暖性強
-
5. 家裡小孩愛跑跳,得選隔音建材
-
6. 公寓可以增設地暖嗎?
-
7. 壁紙或油漆?關鍵在批土
-
8. 鋁窗多加一道漆,舊窗也能亮晶晶
-
9. 玄關是門面,最好有光
-
10. 窗戶怎麼變大?改上下
-
11. 推門改拉門,側邊牆不能太窄
-
12. 換門不換框,費用省很大
-
13. 讓清潔變輕鬆的廚衛設備
-
14. 將屋內死角改成室內晾衣間
-
15. 崁燈壁燈吸頂燈,效果各不同
-
16. 電源不夠怎麼加燈?做軌道燈
-
17. 最需要插座的地方,廚房
-
18. 如何用最低價格取得材料?
-
19. 寵物友善翻修方案
-
20. 某些小物件可自行採購
-
21. DIY,能省下部分預算
-
-
-
PART 2 成功實例分享
-
1. 改造公寓住宅,彷彿待在咖啡廳
-
2. 中古獨棟,隔出一部分來開店
-
3. 邊住邊改,配合生活型態來裝修
-
4. 切割空間,育兒生活更餘裕
-
- PART 3 後悔、爭執、妥協,都是必經過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