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波登生前最後一部回憶錄
從壞小子、再婚男人到為人父親,波登如何看待不同人生階段的面貌?
從廚師、暢銷作家到專業美食玩家,對廚藝界與美食評論界的生態,他又有何見解?
透過這本自傳,你會更瞭解這位成功、卻始終不快樂的名廚,深入他真誠而受困的內心。
「我討厭任何書寫食物卻不喜歡食物的人,更糟的是那種書寫食物卻不喜歡廚師的人。」──安東尼.波登
吃遍大江南北,從高檔華麗的名廚餐廳,到不起眼的路邊小吃攤,沒有人比波登更有資格評論美食。
但率性的波登就是與眾不同。本書並非教你品嚐美食或如何做菜,而是揭露廚藝界與美食評論界的陰暗面,並對現今流行的素食、有機、過度精緻套餐等,提出獨到的見解。此外,波登也真誠面對年輕時抽菸、吸毒的放蕩歲月,以及後來幡然悔改,繼而結婚、成為人父的私人生活。
他選擇在生命正輝煌時自殺,或許是他在品嘗人生的最後一個盛宴——死亡的況味。
憂鬱的波登
我會沿著懸崖邊的山路開車,並且猛踩油門。每晚有一、兩秒的時間,我會讓生命自己決定去留,因為我是完全根據廣播接下來播放的歌曲,來決定我究竟要抓住方向盤,繼續疾駛回家,還是乾脆他媽的一了百了,開出懸崖,直落大海。
名廚的波登
每個人都應該要會煎蛋捲。蛋類烹調很適合拿來當入門手藝,因為這是一天的第一餐,我也覺得學習煎蛋捲的流程不只是種技巧,更是一種性格的培養。在學習煎蛋捲時,得學會溫和因應:你需要一定的敏銳度,才能判斷鍋裡的狀況,以及該怎麼做。
自由主義的波登
我喜歡把自己想成偏自由主義派,每次政府說它必須介入,為大家做最基本的決定時(我們該吃什麼,或不該吃什麼),我就感到很不自在。在完美的世界裡,只要不影響鄰居,每個人都應該可以自由選擇要吸多少海洛因,或攝取多少反式脂肪。
慈父的波登
我只希望她(女兒)快樂,即使是又怪又快樂也沒關係。她會覺得受到關愛,享有食物和庇護,也會看到這世上不是每個人都過得像她一樣。希望她有時間和越南鄉下漁民或農民的孩子赤著腳玩耍和奔跑,知道如何使用筷子,什麼是真正的乳酪。
- 譯者序 「能翻到波登寫的東西真是太好了 !」/洪慧芳
- 聚會
- 01 自打嘴巴
- 02 圓滿結局
- 03 有錢人和你吃的不一樣
- 04 獨飲
- 05 你想當主廚是吧?
- 06 美德
- 07 恐懼
- 08 慾望
- 09 肉
- 10 幼兒教育
- 11 我跳舞
- 12 「去問華特斯」
- 13 英雄與壞蛋
- 14 亞倫.瑞奇曼是混蛋
- 15 「我在《頂尖主廚大對決》上輸了」
- 16 「不是你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 17 幹勁
- 18 壯志
- 19 週一的魚
- 20 我們都還在
- 附錄一 與波登對談
- 附錄二 波登談《半生不熟》徵文比賽得獎短文
- 附錄三 得獎短文〈深夜〉/邁克.普萊歐羅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